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山地园林及其景观营造的原理,以中国园林博物馆室外展区染霞山房的建设为例,探讨了山地原有植被的合理利用以及山地水土保持等实践,总结出山地园林建造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与绿化景观营造和工程措施,以期对山地园林的建造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戴志中 《新建筑》2007,(5):68-72
合理建造是传统山地建筑的优势,也是当代山地建筑学研究、实践并发扬的核心内容.通过重庆万州江南新区管委会办公综合楼的创作分析,阐述了当代山地建筑合理建造的重要意义、评价要素、设计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霍慧霞 《华中建筑》2008,26(5):92-93
原始的山地地形不能支持山地建筑的建造,人们必须去改造地形,搭建建筑,这样就出现了与平地建造不同的建筑接地方式。正是由于建筑接地界面与山地场地基面的多种组合方式使得山地建筑的接地形式呈现出多种丰富的类型,同时也暗示了接地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4.
陈晋安 《福建建设科技》2023,(5):103-105+120
为增加山地住宅小区可建造用地面积,减少成本造价,建筑形式常采用设置结构空腔的做法,小区的室外排水系统是小区给水排水设计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理设计。山地住宅小区的室外排水系统较为复杂,本文以福州罗源某山地住宅小区为例,探讨在室外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及采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但是不断激增的人口却导致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地空间无疑可以让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得到缓解,山地建筑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山地资源,不仅仅可以开拓人们生存的空间,而且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回顾我国几十年的山地建筑实践,我们既有骄傲的成绩,同时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很多地区在山地上建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建筑群及城市环境,但是在我们的山地建筑实践中,也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建筑。其设计水平低下、与当地环境不协调、随意对本来山地环境进行破坏、破环山地植被覆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敏 《四川建筑》1995,15(4):15-16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3%。除已开发的城区、郊区的平坦用地外,山地、坡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已是一个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如能充分利用山坡地建造,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从保存耕地、降低土地单方面积费用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地台阶式住宅由于其良好的视线、绿化.独特的造型成为一种极具建设意义的住宅类型。而一些山地国家.如挪威、芬兰、瑞士则有一定数量的建成实例。台阶式住宅较其它一般的多层、低层住宅.特征主要表现为:1建造爱地形限制少.可随坡而筑:…  相似文献   

7.
谌拥军 《江西建材》2014,(2):119-1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完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中,各地项目投资建设工程达到了空前的建造发展速度。随着建设市场的开拓,山地建筑工程不断在各地被广泛发展和建设。当然,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每一道工作程序的完成,尤其在山地建筑工程中更是要小心谨慎,因其山地地理位置比较险要。那么接下来本文就简单对山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建造工序,高挡土墙的施工阶段进行分析,对高挡土墙的施工技术的内容、施工技术和应用展开探析,从而准确把握高挡土墙的施工技术以及在山地工程建筑中的应用范围,围绕工程项目建设展开一个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高挡土墙的施工建造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来建造,在视觉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本文分析了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特征,希望对山地建筑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自古就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建造技术的交流与传承逐渐积淀在当地住宅的建造样式里并形成自己的特点。按照地理属性对呼和浩特山地、平原、丘陵农村的调研,以编织建构理论作为分析视角,结合当地环境,归纳梳理出关于编织建构在呼和浩特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及肌理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访谈,探讨了冬奥会延庆赛区的设计背景和挑战,以及大规模建设与复杂山地环境的融合,结构的“自然建造”与传统转译,冬奥八景的山水感知与想象等创作的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1.
山地景观建造方法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形和景观小品两方面对山地景观的建造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山地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出山地景观的设计应以适应自然环境、追求精神文化价值、体现经济与生态价值为出发点,对各个景观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从而营造出特有的山地景观。  相似文献   

12.
山地乡村新民居建设往往存在环境破坏严重、设计形式单一、建造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展开对山地乡村聚集式新民居设计新思路的探讨。文章以真实项目基地为载体,提出山地乡村新民居设计既要与自然地形地貌有机结合,节约用地,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在实现高效及可推广性设计建造的同时,保证村落形象的多样和自由;还应具有乡村风貌特色,能够引领乡村高品质生活生产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北方寒冷地区山地民宿建筑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与其影响因素,对济南市章丘山地地区采用传统石砌建造手段的没口村民宿、采用实心黏土砖砌筑建造的赵庄村民宿两种不同建造手段的山区民宿建筑夏季室内外热环境做了测试。结果显示,采用传统建造手法与建造材料的没口民宿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要优于赵庄民宿。数据表明,没口民宿四周的天然绿植、庭院以及游廊、遮阳等要素的存在是其可以保持较好的室内热环境的原因。研究结果为该地区的乡村发展绿色民宿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农村住宅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展 《城市建筑》2014,(24):21-21
在民居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种类多样性设计。本文针对山地生态民居的现状,提出了山地民居的设计与建造的原则,以期为生态民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民居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种类多样性设计。本文针对山地生态民居的现状,提出了山地民居的设计与建造的原则,以期为生态民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娟  刘加平  霍小平 《华中建筑》2011,29(8):124-12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埋灭的成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及理论,挖掘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生态建造经验及生态适宜性技术,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已有土地越来越感到不足,为了尽量少用平坦良田,很多建筑在山地建造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旅游、休疗养事业的发展,多数风景区地处山区或临海山地,研究山地建设问题就更为重要,如何从环境出发使山地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互相增色,是建筑师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拟通过新疆石油职工太湖疗养院的设计,探讨山地建筑与风景  相似文献   

18.
2013年落成的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轻钢复合建筑系统所应用的第五座建筑物。文章介绍了这一成果及背后的设计思考,特别分析了项目对轻型运输系统(原本用于柑橘采摘的单轨缆车)的集成。提前修筑轻型缆车使得山地建造变得容易,宣教中心的进入也变得有趣,而且日常使用更方便舒适,边角坡地变得更有价值。这一集成定义了山地建造时交通与建筑的新关系——两者应当互为关联,即选择恰当的运输工具并通过它去整合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与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典型的山地城市,其山地条件增加了径流流量、流速、水质的控制难度,降雨条件增大了径流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难度,土壤条件增大了低影响开发工程设施的建造难度,针对上述地域性挑战提出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的主要应对策略,梳理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简要流程,探讨了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等主要类型在典型坡地条件下的LID设计方法,旨在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不断推陈出新的热潮之中,在地性对建筑设计的价值便凸显出来。本文针对山地建筑,从在地性角度出发,结合新疆大学活动中心的创作历程,从自然建造、人文脉络、生态营建三个维度,阐释分析其对山地建筑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