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丹  宋天丹  康敬欣  刘勇 《电源技术》2016,(10):2084-2087
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中的关键部件之一,然而它的性能却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对质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一直在拓展、深入。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质子交换膜,即全氟磺酸、部分氟化、无氟、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情况,综述了质子交换膜材料的改性方法以及高温、阻醇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今后质子交换膜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可用于制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其用于质子交换膜的成膜方法,重点介绍并比较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改性方法,讨论了应用不同方法所制备膜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最后分析了超支化聚合物用于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俊升  潘牧 《电池工业》2010,15(3):187-191
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随着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质子交换膜退化机理的深入理解及对质子交换膜寿命及长期性能的改善已成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前提。因此,相关研究成为目前燃料电池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物理、化学退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近年来在提高质子交换膜耐久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宋二虎 《电池工业》2004,9(1):21-24
针对电动自行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现状,分析了小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和产业化进程,提出了需要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简要介绍了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对现有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阐明了针对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质子交换膜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将推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低成本质子交换膜的开发对于清洁、高效燃料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质子交换膜的性能要求出发,重点概述了本体质子交换膜和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特点、性能优势与不足及其制备技术,并展望了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重要组成部分,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与质子传递特性密切相关。分别对水分子和其他非水载体如杂环化合物等参与的质子传递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分子模拟技术在质子传递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航  庄旭品  王良安  程博闻 《电源技术》2016,(12):2486-248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率高、启动快、无污染等优点,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质子交换膜材料依然存在性能较差等缺点,随着纳米纤维技术的发展,使用纳米纤维作为质子交换膜材料的骨架,不仅能提高在材料机械强度,也提高了质子交换膜寿命,而且可质子传输提供了通道,提高了膜的导电能力。对近年来纳米纤维复合型质子交换膜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一定的归纳与分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热问题模拟现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对模拟相关的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了热模拟。从热源、温度场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的分布情况以及电池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了结论:热源、温度在质子交换膜电池内部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不同电流密度情况下膜电极组件的温差。电池性能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方向包括提高燃料电池效率、减少成本、提高耐久性等。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文中首先概述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工作原理。随后,总结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分类,主要分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部分氟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复合质子交换膜以及非氟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四大类,同时还简述了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工艺。最后,介绍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优化方案,主要包括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改进质子交换膜的骨架材料、调整质子交换膜的内部结构、机械增强型质子交换膜以及自增湿型质子交换膜。  相似文献   

11.
数学模型是分析和优化燃料电池冷起动性能的有效工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模型研究是其技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起动模型研究情况进行了详述,分别介绍和分析了六种典型的冷起动模型,并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起动模型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东方  潘牧  罗志平 《电池工业》2003,8(4):180-184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与工作原理,对燃料电池的膜材料和电催化剂、膜电极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对膜电极的制作工艺和结构优化进行了评述和分析,指出了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燃料电池用高温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静静  张海宁  潘牧 《电池工业》2008,13(5):357-360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有望克服散热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CO耐受性)等技术障碍,成为当今燃料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高温PEMFCs面临的技术挑战之一就是选择能够在高温下运行的质子交换膜材料。结合最近的文献报道,综述了高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专利名称:改性磺酸侧基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0410039114.3公开号:CN1558457申请日:2004-02-06公开日:2004-12-29申请人:清华大学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燃料电池材料制备技术范围的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改性磺酸侧基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将四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种材料及器件的抗辐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辐射分为粒子辐射和电磁辐射。粒子辐射包括电子、质子、中子辐射等,电磁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辐射。有关辐射对铁氧体材料的影响,国外在这方面已作过许多实验研究,本文将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邹华  鲁德平  龚春丽  陆威  管蓉 《电源技术》2004,28(3):191-194
数学模型是分析和优化燃料电池性能的有效工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模型研究是其技术发展和创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和分析了描述质子交换膜的模型,描述电池电极的模型和描述电池性能的经验模型,最后提出了在上述模型研究中须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近几年来燃料电池用聚合物/无机颗粒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全氟磺酸聚合物/无机颗粒复合质子交换膜、磺化聚合物/无机颗粒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贾秋红  李超  常英杰 《电源技术》2016,(7):1523-1525
与阳极出口开放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比较,阳极出口端封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氢气反应完全,系统不需额外辅助设备等优点。因此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阳极出口封闭式燃料电池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重点对阳极出口端封闭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实验研究及模型研究现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质子交换膜燃料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视。其电催化层是多孔扩散膜电极的一部分,也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关键。章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近期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以其高效无污染等特性在发电、交通运载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可靠性和耐久性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技术瓶颈,亟需探究高效的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文在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构成及典型故障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模型方法、数据驱动方法、实验测试方法、融合方法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对,并对在线诊断技术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提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发展趋势及展望,以期为其后续研究及快速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