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建筑》2006,(6):74-76
现有的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院区成为所有将要新建建筑的基调,伴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其土地资源也相应增加,借此契机,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决定开展其新院区扩建工程,新的扩建院区重新界定了院区的功能分布和流线系统,包括医院,研究中心和公共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布局将被赋予不同的建筑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内外交织的各种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医院建筑.通过医学上介入治疗的概念隐喻,“介入”被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来审视医院改扩建中这些联系的变化:改扩建活动“介入”城市、空间、行为、功能及时间五个联系层面中,并以此构成医院建筑时空的连续整体性.而作为一种更新方法,“介入”根据特定医院对象的院区与城市、各功能之间的联系情况,通过城市协调、流线组织、功能整合、空间梳理及时序规划对这些联系重新定义,进而实现医院系统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10年的医院建筑正面临扩建的当务之急。如何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以扩建或接建的方式,完善医院院区的功能流线,合理增加必要的医疗设备与医疗使用空间,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并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就成为这类项目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心城区医院作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是医院高效运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旨在对医院总体规划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宜的更新改造策略。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对医院现状布局模式及面临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广州中心城区医院主要面临的用地面积不足,院区功能流线、交通组织及户外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优秀的医疗建筑规划设计经验提出适宜的更新改造策略,为中心城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中建筑》2021,39(4)
北京市属医院历史院区历史悠久,承载着城市和院区的历史,承担着城市医疗主体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医疗功能价值。由于建成后时间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加之缺乏规划维护,多数院区存在着风貌杂乱、设施老化等问题,既影响院区风貌保护,也影响功能运行效率,难以满足新时代首都功能定位的新需求,亟待保护和改造。该文综合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多专业学科知识和医院功能特点需求,从历史建筑保护和性能提升发展角度,提出了"总体风貌保护与综合性能提升一体化"的保护理念。同时结合市属医院运行特点,对不停业、少停业和半停业的保护改造模式进行了探索,对市属医院历史院区和一般历史建筑保护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设计从环境基地入手,在有限的场地范围内,尊重用地现状,创造适宜的室内外空间,赋予建筑清晰的功能流线,合理的功能布局,做到新建外科大楼既与老院区协调一致又具备先进的流程和现代化设施,创造经济、高效、便捷的就医环境和体验,最大程度体现出医院设计中以人文本、建筑与功能流程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到建筑流线的概念。建筑流线主要是指人们在建筑活动中的基本活动路线,该研究对象主要应用于对建筑平面的研究。建筑流线根据人们的行为方式将一定的空间互相联系,通过流线对空间进行分割,进而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城市综合体建筑是展示城市风貌、表达城市文化理念的建筑尸体,同时也是浓缩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运转效率的集约化空间组织形式。本文对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流线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设计规划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医疗投入的增加,城市中心区老医院往往无法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亟须改建和扩建。与郊区新建医院相比,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高层医疗建筑综合体不仅面临来自建筑自身的问题,更需解决来自外部城市环境的矛盾。文章基于实例分析,探索上述问题的设计应对方法,通过对总体布局模式、功能流线设计及公共空间营造的解析,为医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倩  陈立鸿  张晨曦 《江苏建筑》2021,(3):23-25,44
文章结合无锡市北创园并入妇幼新院区项目为例,通过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功能布局、功能流线等介绍,解读医院建筑内外部功能流线的设计特点归纳既有建筑改造为医院建筑的常用手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建筑的流线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医院建筑。本论文是基于医院分级系统基础之上的流线系统研究,综合医院流线系统是综合医院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综合医院的内外交通流线组织对建筑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面积分配、功能流程和空间设计等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以系统的观点分析医院的流线组织,目的在于构建医院各级功能框架,寻找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评价并确立其之间的关系。具体方法是依据医院分级系统,以动态流线为主,静态流线为辅,从医院系统的最高级到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层层剖析.从而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完整流线体系.使医院建设真正达到理性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山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更新换代医疗科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及时更新老化基础医疗设施、进一步扩大医院总体规模,改扩建旧院区已然形成一种趋势.但是,山地市中心在改扩建医院时,常常会面临土地紧张及复杂地形等问题,同时山地建筑多变的形式,又可以更有效地融合于医院内部复杂功能.基于此,从某医院建筑改扩建工程出发,主要探讨了在复杂地形下,设计医院建筑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的设计过程,从总体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阐述其在实现高效医疗流程、营造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为今后儿童医疗建筑的设计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锡璆 《建筑创作》2005,(12):22-25
近期我国医院建设蓬勃发展。许多城市医院都在进行改扩建,有的在原有用地进行改扩建,有的在院区附近征用新地,扩大院区进行改扩建。还有的因为用地条件限制,原有院区窄小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功能需要,只得在院区之外另择新地新建。以上情况各不相同,后二种因为得到较为宽松的用地条件。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可以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医院成为了重要的生命续航站,文章以安徽省胸科医院肥西院区为例,结合方案设计特色综合分析,从功能、心理等层面提出现代一站式综合医院设计策略,为此类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合理排布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2)建筑布局应当紧凑合理;(3)注重视觉所带来的场所体验感;(4)布置供患者康复活动的绿化景观专用绿地;(5)对标识导向做人性化设计;(6)预留发展用地,增强应变韧性。  相似文献   

15.
医院是一种功能关系多样、流线组织复杂的建筑类型,通过对业主需求的认真分析研究,以及对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组织,我们采用与之相应的设计逻辑,解决场地空间与建筑布局、功能与建设量等种种矛盾,同时获得了形体大气整体,空间变化丰富,功能组织合理,流线清晰简捷的具有医院性格特征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更新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心城区大型医院改扩建项目中存在的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影响复杂、原有院区功能分区不适应需求、流线设置急需优化、功能可拓展性差等问题。提出将BIM与中心城区大型医院改扩建项目结合,并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为例,分析BIM在该项目中的实施要点,为BIM技术应用到中心城区大型医院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筑》2006,(6):79-8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处大连市联合路51号,院区用地覆盖了整个街区,交通便利。建筑外观为现代欧式风格,简洁并具有当地特色。院区的绿化景观面向市民完全开放,加之错落有致的建筑体量,使院区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而采取同样管理方式的大陆医院屈指可数。新建的住院塔楼与医技裙房通过空中连廊与原有病房楼连接,并以环绕的消防车道来满足消防要求。同时,合理的功能组织使患者与工作人员能够有秩序并高效率地在其中活动。医院内部管理与感染管制的重点体现在部门的配置组合、各种人流动线的安排、部门内医疗功能空间和设备的满足以及空气…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复杂的公共建筑之一,医院因其功能的专业性,决定了其流线的复杂性。组织好医院的各条流线,使医院能够高效运转,是医院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论文以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二期设计为例,在分析各种因素对医院流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做出调整的基础上,从医疗建筑整体的规划及内部设计等方面,浅析医院的流线衔接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任洁 《规划师》2004,20(10):33-35
城市连续性设计强调在城市动态生长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和流线空间的结构性要素的把握,控制住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减少空间变化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最终达到建筑空间和流线空间的整体性和有序化。其中流线空间的结构性要素包括分量、分时、分形、分流、分离、分层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晶  张宇星 《规划师》2004,20(9):90-93
城市连续性设计强调在城市动态生长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建筑空间和流线空间的结构性要素的把握,控制住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减少空间变化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最终达到建筑空间和流线空间的整体性和有序化。其中流线空间的结构性要素包括分量、分时、分形、分流、分离、分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