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设计处理能力1 836t/d(以含水率80%计),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处理工艺,主要承接其他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车载运输污泥。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调试与运行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并与国内、行业内同类项目进行对比。针对项目特点,对于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设计规模为50万m~3/d,设计出水满足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中B标准的要求。污泥处理采用预脱水+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深度脱水工艺。介绍了项目背景、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平面布置,着重分析了钢制消化罐工艺设计的技术特点,并提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安屯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水处理规模20万m3/d,主体工艺为AAO+砂滤池,污泥处理中心规模1 836 t/d(污泥含水率80%),主体工艺为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对比了不同碳核算标准,确定了高安屯再生水厂碳排放计算边界。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项目采用节能降耗、回收能源、利用清洁能源的方法,是泥水共治、餐厨协同、多能耦合、能源自给的大型碳中和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4.
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可提高污泥的水解效果和有机物降解率,增加沼气产量;杀灭污泥中病菌;缩短厌氧消化的停留时间、提高消化池内的污泥浓度,节省占地面积和土建工程投资;同时使消化后的污泥易于脱水,污泥体积减少。与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比较,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强化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目标,当与后续热干化工艺结合时,可降低运行成本。从热水解技术的原理和形式出发,结合实际工程方案,对热水解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槐房再生水厂污泥处理采用板框脱水系统,对污泥板框脱水系统进行简述及工艺设计分析,并结合北京市已投运的板框脱水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设计方案。由于板框脱水系统较为复杂,涉及的各分系统及设备较多,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多种运行工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宋晓雅 《给水排水》2020,46(8):52-56,62
热水解作为高级厌氧消化的预处理工序,其排放的废气——工艺气,一般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处理。通过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项目运行实例,分析通入热水解工艺气的消化池与未通入热水解工艺气的消化池在有机物分解率、沼气成分、污泥理化指标、沼气产率等方面的差异,总结热水解工艺气对于厌氧消化运行的影响。针对生产运行实际,提出对于工艺气处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热水解厌氧消化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污泥处理新的发展应用方向。选取小红门污泥处理中心项目的运行数据,比较热水解厌氧消化与常规厌氧消化的运行操作、进泥泥质、消化效果、产气量、沼气成分、附属系统等的差异,分析项目运行中存在的负荷、余热利用问题,总结热水解厌氧消化的运行特点,提出建议及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卫生处理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厌氧滤池 SBR工艺对深圳市卫生处理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 ,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的各项指标都满足GB8978- 96三级标准 ,同时该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9.
合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污泥高干度脱水项目采用浓缩机、隔膜式板框压滤机作为核心脱水设备,通过投加PAM、PAC进行化学调理改性,可将泥饼含水率控制在60%以下.介绍了板框压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参数,对板框设备选型与运行成本进行了详细阐述,使用同一来源污泥对三套污泥脱水系统进行了比较,其中板框压滤机生产每吨干泥需投加PAM...  相似文献   

10.
在压力5 MPa、温度130~170℃条件下进行15~45min的剩余污泥高压热水解试验,考察了挥发性悬浮固体溶解率,污泥SCOD、TCOD浓度、上清液中有机酸浓度变化等污泥热水解特征,分析了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高压热水解可有效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与传统热水解法相比缩短了污泥的处理时间;高压热水解温度为150℃和170℃条件下,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相差不大,从节能方面考虑,建议高压热水解控制条件为5 MPa、150℃处理30min,在此条件下,VSS去除率为57.6%,SCOD/TCOD由4.9%提升至31.9%,BMP试验污泥产气率较初始值提高了79%。  相似文献   

11.
南宁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量逐年增加,通过数据分析各厂污泥性质,可知该市污泥有机质较低,重金属含量少,发热量不高,营养成分不高。确定污泥处理处置的两条工艺路线:生物沥浸+板框脱水+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和生物沥浸+板框脱水+水泥窑协同处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笔架山水厂采用的德国耐驰隔膜板框压滤机在运行中出现的进泥量减少、压滤周期变短等问题,进行了聚丙烯酰胺(PAM)投药点的改造及投药量的优化,改善了板框设备的运行工况及污泥处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板框污泥脱水系统的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出发,结合工程设计实践,论述了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与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一般包括储泥、污泥浓缩、污泥调理以及污泥深度脱水4个工艺段。以某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采用离心浓缩—铁盐、石灰调理—隔膜式板框压滤机工艺实现了污泥深度脱水的工程应用,出泥含水率可降至60%以下。  相似文献   

14.
注重资源利用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排水》2014,(4):17-22
襄阳污泥处理工程设计规模300t/d(以含固率20%计),采用脱水污泥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干化处理工艺。工程实践证明: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有效提高了传统厌氧消化的技术水平;在高温热水解的作用下,有效杀灭了病原菌,实现了卫生化;有效提高了厌氧消化效率和处理产物的稳定化水平,处理产物不再发臭;大幅度降低了沼气中的H2S含量,提高了难溶重金属硫化物的生成比例。产物之一——生物质能源(沼气),在满足自用后,部分经提纯用于向社会车辆供气;处理产物之二——生物质炭土,用于苗木栽培和移植。两种生物质产物在环境中的消纳方式,解决了处理后的产物出路问题,诠释了污泥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同时,从产物的利用中得到经济收益,让治污投入有了效益产出,使被动治污变成为主动治污。襄阳污泥处理工程模式,为我国污泥处理探索和实践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和生态污泥处理处置之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板框压滤机用于污泥脱水时的工艺分析,结合工业废水产生污泥的特点,对板框压滤机的选择、设计、计算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设计、计算公式及部分参数。同时对板框压滤机配套污泥泵的选择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厢式板框压滤机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  张砺彦 《给水排水》2007,33(7):96-98
通过板框压滤机用于污泥脱水时的工艺分析,结合工业废水产生污泥的特点,对板框压滤机的选择、设计、计算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设计、计算公式及部分参数.同时对板框压滤机配套污泥泵的选择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珠海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二期工程采用了中温厌氧(UASB)+膜生化反应系统(MBR,含两级硝化反硝化)+膜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主体工艺,浓缩液采用"高级氧化"处理工艺,污泥采用污泥减量化+脱水干化处理工艺。介绍了工程的设计参数并分析了设计特点与流程,处理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的控制出水水质要求。通过优化设计工艺达到低能耗高效率处理垃圾渗滤液并解决了浓缩液和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总规模为200万m3/d,其污泥处理工程规模1020t/d(以含水率80%计),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项目。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在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了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的处理工艺,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选择和具体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9.
净水厂污泥脱水机选型及使用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净水厂排泥水特点,通过对常用污泥脱水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析,提出脱水机选型及使用设计要点。脱水机选择,应该以实物试验为基础。一般,净水厂污泥脱水,不宜采用带式脱水机,可选择离心脱水机或板框脱水机。当污泥脱水比较困难,或对脱水污泥含固率要求比较高时,宜优先采用板框脱水机。  相似文献   

20.
碱-热法预处理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传统热化学法(简称同步法)促进污泥水解,将污水厂浓缩污泥预先用NaOH处理24 h,然后再进行热处理(简称碱-热法)。以生物化学甲烷势(BMP)试验后污泥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来评价碱-热法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BMP试验结果表明:经碱-热法处理的污泥,SCOD去除率是同步法预处理污泥SCOD去除率的1.06~1.31倍,产气量是同步法预处理污泥产气量的1.08~1.31倍。可见,碱-热法能有效提高污泥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减少厌氧消化后污泥的剩余SCOD浓度,提高生物气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