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富氧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锅炉富氧燃烧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其应用的规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讨论了富氧燃烧技术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富氧燃烧技术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膜法制氧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后对富氧燃烧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富氧燃烧技术在节能及环保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富氧燃烧技术的优越性使其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为燃煤发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其所进行的相应研究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富氧燃烧过程中热质传输、煤粉反应和灰的生成特性.与传统空气燃烧条件作比较,提出富氧燃烧改造过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亟待予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膜法富氧试验及富氧燃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膜法富氧的原理和作者进行的富氧试验,阐明富氧燃烧的意义及工程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富氧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柴油机的NOx与碳烟排放是内燃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用膜法富氧燃烧能够提高柴油机燃烧性能,降低排放。本文介绍了膜法富氧技术的原理及其参数设计要求,并以柴油发动机为例,建立内燃机燃烧模型和排放模型,通过针对模型的分析研究膜法富氧技术在柴油机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6.
7.
富氧燃烧锅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天况 《锅炉技术》2008,39(1):25-31
介绍了不同目的的锅炉富氧燃烧技术,重点分析了膜法富氧对于锅炉性能所带来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发展膜法富氧锅炉技术和扩大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锅炉膜法富氧燃烧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涛 《节能》1992,(6):12-15
<正> 1 前言膜法富氧技术是7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用高分子膜将含氧浓度为21%的空气制成氧浓度较高的富氧空气技术。虽然传统的深冷空分法(制氧机制氧法)和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技术较成熟,但在一定规模上,膜法富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因此,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开发。英、  相似文献   

9.
10.
富氧燃烧技术在内燃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分子选择性气体分离膜对空气进行分离,从而得到含氧量≥28%的富氧空气用于工业燃烧,是一种节能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可较少环境污染的高效燃烧技术。但是,这一燃烧新技术在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内燃机上却基本未得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乔明  李雪静 《中外能源》2011,16(11):72-77
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炼厂面临的严峻挑战。CO2捕获是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方案,炼厂可在继续使用廉价化石燃料的同时降低排放。目前许多炼厂已在评估从烟道气中捕获CO2的技术,探索经济可行的捕获方案,这些方案主要包括燃烧后捕获、燃烧前捕获和富氧燃烧捕获等。其中,燃烧后捕获技术相对成熟,可对大多数现有装置进行改造,仅需增加简单的后处理设备,缺点是能耗大,CO2浓度较低,难捕获,从胺溶液中释放的CO2达不到碳封存所需的压力;燃烧前捕获方案的优点是CO2浓度较高,压力高,易于回收,降低了压缩成本及负荷,缺点是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新装置,因为炼厂现有的气化装置较少,建设投资成本高且需要大量的辅助系统;富氧燃烧捕获方案的优点是烟道气中的CO2浓度非常高,分离容易;缺点是空气分离设备投资很高,冷却的循环烟道气必须保持一定温度。对3种方案评价表明,在CO2总量和浓度最高的排放源进行捕获成本最低,例如当气体中CO2浓度从12%下降到4%时,捕获成本将上升25%以上;燃烧前捕获和富氧燃烧捕获比燃烧后捕获可节约35%~40%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针对150 t/h煤粉动力锅炉,利用膜法富氧技术,首次进行了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应用于煤粉锅炉的工业试验.实践证明,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炉膛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大渣及飞灰可燃物含量降低,提高了锅炉热效率,降低了NOx排放浓度,提高了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为煤粉锅炉的安全、经济、低NOx排放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站富氧燃烧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富氧燃烧和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节能机理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介绍了富氧燃烧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富氧燃烧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节能及环保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锅炉的燃烧工况,提高热效率,减少大气排放污染,对大庆石化公司热电厂一台58 MW链条锅炉进行了局部增氧助燃节能技术改造。测试表明,改造以后锅炉平均热效率提高了5.07%,炉膛温度提高了25℃,节能率为5.67%。改造后的锅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冯伟忠 《上海节能》2011,(8):1-6,10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火电消费占其53%。为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大幅度提高火电行业的能效水平乃不二选择。基于研发中的700℃高效超临界计划和IGCC技术尚存在技术和造价等瓶颈的现实,应探索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的低碳煤电之路。事实上,现有火电的技术体系中,设备、设计、调试、运行及控制方式等,仍存在着很大的节能空间,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建设期及投产后,通过全面的优化和持续的创新,目前的机组效率远远超过了设计值,创世界之最。另外,本文论述了采用"一种新型的汽轮发电机"专利技术,结合其它节能创新项目,能将机组的净效率进一步提升至48.5%以上,远超一次再热700℃高效超临界机组的期望值,并能一举打开700℃计划的材料和造价瓶颈,开辟更高效机组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值计算 ,研究了低 NOX燃烧技术 ,包括低氧燃烧和烟气再循环 ,对填充球蓄热室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NOX燃烧技术应用到蓄热燃烧系统上合适与否 ,与燃料的热值水平有关。当燃用低热值燃料时 ,采用低氧燃烧技术是保证高热回收率和低 NOX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低氧燃烧条件下,通过研究变氧浓度对燃煤SO2、H2S析出速率和析出量的影响以及与燃煤分别在空气和惰性气氛下燃烧和热解进行比较,得出了硫析出的规律。为燃煤电站在低氧运行条件下控制SO2排放和消除高温腐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燃煤电站锅炉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我国燃煤电站采取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CCS)的必要性,简述了各种二氧化碳捕集方案,并以350 Mw电站机组为例分析了采取各种方案的经济性,燃烧后捕集碳方法在碳交易费为138元/吨CO2时达到盈亏平衡点.纯氧燃烧在碳交易费为77元/吨CO2时达到盈亏平衡,燃烧后系统强化采油收益为0.06元/kwh,氧燃烧强化采油收益为0.10元/kwh.  相似文献   

19.
低NOx燃烧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果然  石艳君 《锅炉制造》2003,(3):15-16,28
简述各种煤粉锅炉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良好的燃烧,控制煤在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低NOx燃烧技术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低NOx排放特性的工业炉窑燃烧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NOx对环境的危害性很大,控制燃烧过程的NOx生成与排放一直是燃烧技术发展的关键。总结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和抑制方法,论述了蓄热燃烧技术、煤粉低尘燃烧技术和新一代富氧燃烧技术的特点以及低NOx排放的主要原因,展望了这些先进燃烧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