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量子查找算法是一种利用波的特性进行查找的新方法,它以量子位作为描述问题 的基本信息单位,为 NP-完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量子查找算法的主要特 点 是查找的高度并行性、非结构化查找和巨大的信息存储容量。该文介绍了量子查找的基 本思 想;综述了量子查找的典型实例及其广泛应用;分析了量子查找算法的特点及其与传 统算法 的关系;指出了量子计算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量子计算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一种量子神经网络模型学习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量子神经网络模型及学习算法. 首先基于生物神经元信息处理机制和量子计算原理构造出一种量子神经元, 该神经元由加权、聚合、活化、激励四部分组成. 然后由量子神经元构造出三层量子神经网络模型, 其输入和输出为实值向量, 权值和活性值为量子比特. 基于梯度下降法构造了该模型的超线性收敛学习算法. 通过模式识别和函数逼近两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量子计算有望加速解决经典计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质因子分解、量子化学模拟等.已有单个量子系统可集成大于50个含噪声的固态量子比特,并在特定的计算任务上超越了经典计算机,标志含噪中尺度量子(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NISQ)计算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可在单个系统中集成越来越多的量子比特,如何将量子比特与控制硬件、软件开发环境、经典计算资源集成得到完整可用的量子计算系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对比了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在控制及执行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NISQ时代的量子-经典异构系统.以一个典型的NISQ算法(迭代相位估计算法)为例,介绍了量子算法从软件描述到硬件执行的整体流程,及与该过程相关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量子软硬件接口和硬件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流程中各个层次在NISQ时代面临的挑战.旨在从工程实现的视角,从宏观层面为读者(尤其是量子计算初学者)介绍量子计算系统,希望可以促进人们对NISQ时代下量子计算系统整体结构的理解,并激发更多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量子隐形传态将Broadbent等人提出的通用盲量子计算(universal blind quantum computation)模型和辅助量子比特驱动型量子计算(ancilla-driven universal quantum computation)模型进行结合, 构造一个新的混合模型来进行计算。此外, 用计算寄存器对量子纠缠的操作来代替量子比特测量操作。因为后者仅限于两个量子比特, 所以代替后的计算优势十分明显。基于上述改进, 设计了实现辅助驱动型通用盲量子计算的协议。协议的实现, 能够使Anders等人的辅助驱动型量子计算增强计算能力, 并保证量子计算的正确性, 从而使得参与计算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获得另一方的保密信息。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典计算发展日趋缓慢,量子计算正逐渐成为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该文简要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接着,从当前量子计算领域中的两个活跃研究方向——量子算法和量子衍生技术研究出发对整个量子算法领域主要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总结目前量子计算研究的发展规律.最后,该文针对这两个方向提出了若干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综述和展望,对后续量子计算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处理某些大规模并行问题时,量子计算因量子位独特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特性,相比经典计算机在并行处理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现阶段,物理量子比特计算机受限于可扩展性、相干时间和量子门操作精度,在经典计算机上开展量子计算模拟成为研究量子优越性和量子算法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量子比特数的增加,模拟所需的计算机资源呈指数增长。因此,研究大规模量子计算模拟在保证计算准确度、精度及效率的情况下减少模拟所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从量子比特、量子门、量子线路、量子操作系统等方面展开,阐述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背景知识。同时总结基于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模拟基本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设计思路和优缺点,列举目前常见的量子计算模拟器。在此基础上,针对量子计算模拟的通信开销问题,从节点拆分和通信优化2个方面出发,讨论基于超级计算机集群的量子计算模拟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量子搜索及量子智能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士勇  李盼池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7):1239-1242,1263
为了提高智能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及优化性能,目前国内外将量子计算机制和传统智能优化相融合,研究和提出了多种量子进化算法及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提出的多种量子搜索及量子智能优化算法,其中包括量子搜索、量子衍生进化、量子神经网络三个方面内容;总结出目前改进量子搜索算法的主要机制和量子计算与传统智能计算的主要融合方式,并展望了量子搜索和量子智能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量子计算的并行性、进化计算简单、通用性好等优点,采用量子编码构造进化算法的染色体种群,再将二者引入到核聚类中来,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进化规划的核聚类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量子态的叠加性以及量子比特的概率表示,能够表示出许多可能的线性叠加状态,具有更好的种群多样性,因此将其用于解决核聚类算法中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进化算法收敛速度慢以及早熟等问题.对Brodatz纹理图像及SAR图像进行分割,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改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位编码的混沌量子免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个体均采用基于量子比特测量的二进制编码方式,在用于连续问题优化时,由于频繁的解码运算,严重降低了优化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混沌量子免疫算法.该方法直接采用量子比特的相位对抗体进行编码;用量子旋转门实现优良抗体的克隆扩增,通过在量子旋转门中引入混沌变量动态改变转角大小实现局部搜索;用基于Pauli-Z门的较差抗体的变异,实现全局优化.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由于优化过程统一在空间[0,2π]n进行,而与具体问题无关,因此,对不同尺度空间的优化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改善普通免疫算法的搜索能力和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量子计算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评述量子计算的历史、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着重论述量子算法的机理,对已知量子算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归纳量子计算与经典智能计算的结合模式,比较其与传统智能计算的异同.在总结量子计算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链路预测是复杂网络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链路预测的方法,其中大量的链路预测方法是基于经典随机游走。量子游走是经典随机游走的量子模拟。大量研究表明,在诸如图匹配、搜索等很多领域,基于量子游走的量子算法的性能远优于其对应的经典随机游走算法。但目前关于基于量子游走的链路预测算法几乎没有研究报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时间量子游走的链路预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时间量子游走链路预测结果的AUC值和经典随机游走的结果非常接近。而在Precision和Recall指标上,远优于经典随机游走的链路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We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 maximum of a function from the Hölder class on a quantum computer. We show matching lower and upper bounds on the complexity of this problem. We prove upper bounds by constructing an algorithm that uses a pre-existing quantum algorithm for finding maximum of a discrete sequence. To prove lower bounds we use results for finding the logical OR of sequence of bits. We show that quantum computation yields a quadratic speed-up over deterministic and randomized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3.
We consider how continuous-time quantum walks can be used for graph matching. We focus in detail on both exact and inexact graph matching, and consider in depth the problem of measuring graph similarity. We commence by constructing an auxiliary graph, in which the two graphs to be matched are co-joined by a layer of indicator vertices (one for each potenti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 pair of vertices). We simulate a continuous-time quantum walk in parallel on the two graphs. The layer of connecting indicator vertices in the auxiliary graph allow quantum interference to take place between the two walks. The interference amplitudes on the indicator vertices are determin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two walks, and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probabilities for matches between pairs of vertices from the graphs. By applying the Hungarian (Kuhn-Munkres) algorithm to these probabilities, we recover a correspondence mapping between the graphs. To calculate graph similarity, we combine these probabilities with edge-consistency information to give a consistency measure.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measure, we define two graph similarity measures, one of which requires correspondence matches while the second does not. We analyse our approach experimentally using synthetic and real-world graphs. This reveals that our method gives results that a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most sophisticated iterative techniques available, and simpler less complex ones.  相似文献   

14.
作为量子搜索算法研究的一个基本工具,量子行走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同时,击中时是衡量量子行走到达某一目标顶点速度的标准,对量子算法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开放量子环境下,给出开放量子行走的四种击中时定义:单次击中时、并行击中时、平均击中时和极限击中时。区分四种击中时,说明前两种用于刻画开放量子行走局部到达目标顶点,而后两种从全局和极限角度分析目标顶点到达情况。针对同质开放量子行走、异质开放量子行走和嵌套开放量子行走,分别给出四种击中时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在各种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何有效提高各种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硬件设备上的执行效率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深度学习框架通常将深度学习模型表达为由基础算子构成的计算图,为了提高计算图的执行效率,传统的深度学习系统通常基于一些专家设计的子图替换规则,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来优化计算图.它们的不足主要有:1)搜...  相似文献   

16.
图划分是大规模分布式图处理的首要工作,对图应用的存储、查询、处理和挖掘起基础支撑作用.随着图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真实世界中的图表现出动态性.如何对动态图进行划分,已成为目前图划分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不同动态图划分算法的关注点和特点出发,系统性地介绍当前可用于解决动态图划分问题的各类算法,包括流式图划分算法、增量式图划分算法和图重划分算法.首先介绍图划分的3种不同的划分策略及问题定义、图的两种不同的动态性来源以及动态图划分问题;然后介绍3种不同的流式图划分算法,包括基于Hash的划分算法、基于邻居分布的划分算法以及基于流的优化划分算法;其次介绍单元素增量式划分和批量增量式划分这两种不同的增量式图划分算法;再次,分别介绍针对图结构动态的重划分算法和针对图计算动态的重划分算法;最后,在对已有方法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动态图划分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7.
In the future, quantum computers will become widespread and a network of quantum repeaters will provide them with end-to-end entanglement of remote quantum bits. As a result, a pervasive quantum computation infrastructure will emerge, which will unlock several nove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istributed quantum computing, that is the pooling of resources on multiple computation nodes to address problem instances that are unattainable by any individual quantum computer.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vestigate the issue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new environment. Then, we define the problem of how to select which computation nodes should participate in each pool, so as to achieve a fair share of the quantum network resources available. The analysis is performed via an open source simulator and the results are fully and readi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8.
在Shor发现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有效量子算法之后,量子计算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密码系统。隐含子群问题是量子计算在群结构上的推广,它暗示通过考虑不同的群和函数来解决更困难的问题,以期找到新的指数倍快于其经典对应物的量子算法。有限交换群隐含子群问题的研究已有相对固定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而非交换群隐含子群问题的研究一直很活跃。研究表明,二面体群隐含子群问题的有效解决可能攻破基于格的唯一最短向量问题的密码体制,图同构问题可以转化为对称群隐含子群问题。文中对隐含子群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研究者对隐含子群问题的注意。最后为隐含子群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Algorithmic cooling is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making scalable NMR quantum computation feasible in practice. Given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is approach to quantum computing, the most likely cooling algorithms to be practicable are those based on simple reversible polarization compression (RPC) operations acting locally on small numbers of bits. Several different algorithms using 2- and 3-bit RPC operations have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se are the algorithms I consider in this note. Specifically, I show that the RPC operation used in all these algorithms is essentially a majority vote of 3 bits, and prove the optimality of the best such algorithm. I go on to derive some theoretical boun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algorithms under some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errors.   相似文献   

20.
图匹配试图求解二图或多图之间节点的对应关系.在图像图形领域,图匹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基础性问题.从优化的角度来看,图匹配问题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且在一般情形下具有非确定性多项式复杂程度(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NP)难度的性质.在过去数十年间,出现了大量求解二图匹配的近似算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受限于优化问题本身的理论困难和实际应用中数据质量的种种限制,各二图匹配算法在匹配精度上的性能日益趋近饱和.相比之下,由于引入了更多信息且往往更符合实际问题的设定,多图的协同匹配则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且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经典的二图匹配方法,随后着重介绍近年来多图匹配方法的最新进展和相关工作.最后,本文讨论了图匹配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