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304不锈钢连铸板坯振痕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在连铸过程中,结晶器振动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阻止了坯壳与结晶器的粘结。由于结晶器的振动,板坯表面形成振痕。如果振痕质量较差,就可能会在板坯及其最终产品上造成某些缺陷。板坯表面与振痕有关的典型缺陷是微观裂纹、偏析带以及夹渣。特别是中碳钢板坯的角部裂纹,主要是由振痕引起的。由于在重新加热阶段不锈钢表面产生的氧化铁皮远少于碳素钢,  相似文献   

2.
由钢铁研究总院和攀枝花钢铁公司共同完成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结晶器弯月面行为对初生坯壳影响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是 :   (1)提出高拉速条件下 ,液面允许波动的最大值和合理值 ;   (2 )提出保护渣覆盖和熔融渣层厚度的最佳值 ;   (3)铸坯表面无大块夹渣和表面渣点达到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   (4)铸坯皮下无大颗粒夹杂物和无保护渣卷入。  针对板坯连铸实现高拉速条件下 ,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的凝固行为 ,保护渣的润滑、振动形式及振动参数、浇铸过程中钢液的流动以及液面波动对保护渣卷入的可能性 ,同时用金相方法检…  相似文献   

3.
首钢二炼钢160 mm×160 mm小方坯连铸使用高碳钢类型FRK-45型保护渣生产碳质量分数为0.35%~0.50%钢时,连铸坯表面出现大量的纵向裂纹和横向凹坑缺陷。通过降低连铸机拉速,提高保护渣的碱度,延缓保护渣熔化速度,改善铸坯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渣膜的传热等技术措施,使铸坯的表面缺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由钢铁研究总院和攀枝花钢铁公司共同完成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结晶器弯月面行为对初生坯壳影响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是 :(1)提出高拉速条件下 ,液面允许波动的最大值和合理值 ;(2 )提出保护渣覆盖和熔融渣层厚度的最佳值 ;(3)铸坯表面无大块夹渣和表面渣点达到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4)铸坯皮下无大颗粒夹杂物和无保护渣卷入。  针对板坯连铸实现高拉速条件下 ,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的凝固行为 ,保护渣的润滑、振动形式及振动参数、浇铸过程中钢液的流动以及液面波动对保护渣卷入的可能性 ,同时用金相方法检查铸坯表层夹杂物的含…  相似文献   

5.
在板坯连铸机实际生产操作中发现,生产包晶钢的时候明显存在结晶器液面波动的问题。结晶器液面波动的问题致使生产出来的成品表面有裂纹缺陷,直接造成铸坯的不合格率上升。介绍了连铸机的分类、包晶钢连铸工艺以及结晶器液面波动表现形式。分析了连铸机液面波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措施。认为连铸机坯壳厚度不均匀、板坯拉出结晶器阶段产生"鼓肚"、设备精度不够、钢种特性、保护渣的状态以及冷却温度的设定均有可能导致结晶器液面波动。通过对保护渣性能、冷却制度、液面控制系统等方面优化调整,板坯连铸机包晶钢结晶器液面波动情况明显改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得知,坯壳在结晶器内冷却不均,使坯壳凝固层厚薄不同,是铸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结晶器内,熔融的保护渣层分布不均,使铸坯表面热传导有所差异,而引起铸坯表面冷却不均,使局部坯壳首先脱离结晶器壁。结果更扩大了铸坯表面冷却速度差异的程度。坯壳局部区域脱离结晶器壁后,若能及时复贴结晶器壁,可改善铸坯表面冷却不均的现象,从而避免裂纹的出现。控制—冷区用水量以达到缓冷,使凝固缓慢区变小,拉伸应变也随之而小,亦可避免裂纹产生。由于铸坯表面裂纹形成的裂纹灶,降低了产生内裂所需要的应力值,易于形成内、外相连的纵裂。同时二次冷却水对刚出结晶器的铸坯进行直接冷却,坯壳表面温度急速下降,致使坯壳内层遭受到很大的热应力,易于引起坯壳产生内裂。这种热应力在坯壳较薄处更为明显。因而增加喷嘴雾化复盖面;对减少内裂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Cho  J 兰岳光 《现代冶金》2000,(2):35-41,48
结晶器弯月面附近凝固坯壳与结晶器间的传递在连铸产品表面裂纹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渣膜与铜结晶器壁间的界面热阻对热传递影响很大,因此,建立一个由坯壳、保护渣膜和铜壁组成的模型模拟连铸中结晶器弯月面附近的热传递。通过测量模拟器铜模内的梯度确定热阻,以前的研究认为,界面热阻与渣膜厚度无关,而经研究发现,界面热阻随潭膜厚度增加而增加,界面热阻点热传递总热阻的50%,对于相同潭膜厚度的保护渣,当浇注结晶  相似文献   

8.
低碳铝镇静钢连铸用结晶器保护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为了研究结晶器保护渣的熔化和流动行为,在新日铁君津厂2号连铸机上进行了实机测试和添加示踪保护渣的试验。为了弄清因凝固坯壳与结晶器壁粘结引起拉漏的机理,还调查了拉漏板坯。 1.实机测试在连铸低碳铝镇静钢的过程中,改变保护渣成分和浇铸条件,研究结晶器保护渣特性、结晶器的散热和其他因素。浇铸期间的测试项目如表1所示。在浇铸中连续测定了结晶器铜板温度、结晶器冷却水入口与出口温差、结晶器下方的保护渣膜厚度以及其他项目。测量数据和操作数据都由高速模拟扫描仪按一秒钟的间隔记录在  相似文献   

9.
针对Mn13钢种在板坯连铸生产时发生表面纵裂纹缺陷的问题,结合Mn13材料凝固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对浇铸过热度、拉速、水口对中、水口插入深度等工艺参数进行摸索,优化了保护渣化渣条件,保证了液渣在弯月面的均匀流入,改善了结晶器润滑与铸坯传热,控制了初生坯壳生长的均匀性,从而解决了Mn13板坯的表面纵裂纹缺陷,实现了Mn13的板坯多炉连铸生产,提高了铸坯合格率,由50%以下提高到96%.  相似文献   

10.
朱祖民  陈荣欢 《钢铁》2005,40(5):29-31
连铸板坯开浇时的浇铸状况恶劣,开浇炉的铸坯表面缺陷发生率较高。使铸坯在结晶器内缓冷是防止铸坯纵裂的有效措施。针对通常使用的低碱度、低结晶温度的发热型开浇渣不能使铸坯在开浇阶段得到缓冷的缺点,开发了连铸板坯中碳钢开浇用发热保护渣,除进一步改善发热性能外,高碱度、高结晶率的开浇渣所形成的渣膜增大了结晶器与铸坯问的热阻,改善了铸坯在结晶器内的缓冷条件,开浇炉的第1、2块板坯的纵裂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凝固坯壳对高拉速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水流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琦  熊霄  邓小旋  王新华  王万军  姜敏 《钢铁》2015,50(1):37-42
 采用全比例的水力学模型,利用刺激-响应法、波高传感器、流速仪研究了考虑凝固坯壳时高拉速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的钢水流动、液面特征与卷渣特征。结果表明:考虑凝固坯壳后钢液到达液面的时间缩短;在高拉速条件下(2.4 m/min), 有坯壳时结晶器液面最大平均波高与表面流速比没有坯壳时分别大31 % 和17.5 %,使卷渣更容易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坯壳后结晶器下部钢液的自由流动空间变小,下回流的钢液流动受到抑制,上回流的能量变大。所以在高拉速结晶器水模拟试验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凝固坯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曹磊 《钢铁》2015,50(2):38-42
 某钢厂宽厚板250 mm×1 820 mm连铸机使用包晶钢类型MB-59型保护渣生产[w(C)]为0.120%~0.150%钢种时,连铸坯表面出现大量纵向裂纹与皮下裂纹缺陷。通过提高保护渣碱度,降低保护渣黏度,改善铸坯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渣膜传热等技术措施,使铸坯的表面裂纹与皮下裂纹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对浇注[w(C)]为0.090%~0.120%钢种时采用MB-59型保护渣连铸坯表面无裂纹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由于选分结晶,优先凝固的坯壳中碳质量分数低于钢液原始碳质量分数,使优先凝固的坯壳中[w(C)]实际已经小于0.090%,不再属于裂纹敏感性强的包晶钢范围,因此表面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连铸板坯在结晶器内凝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立新  张家泉  陈素琼  干勇  倪满森 《炼钢》2003,19(3):22-25,50
在考虑结晶器铜板水槽结构尺寸和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连铸板坯在结晶器内温度场和应力场之间耦合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耦合计算,发现板坯在连铸结晶器中宽窄面方向上的坯壳表面温度、坯壳生长及其受力变形等行为沿拉坯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和解决铸坯在结晶器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设计或优化有关结晶器工艺和结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许庆太  张楠  王宏明  宁东 《鞍钢技术》2004,(2):17-19,22
粘结漏钢具有残留坯壳外表面振痕紊乱、坯壳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变薄和坯壳厚度不均匀系数大的特点.粘结漏钢往往与所使用的结晶器保护渣性能有关.阐述了粘结漏钢与保护渣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防止漏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包晶钢连铸板坯表面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晶钢凝固时处于包晶区(L δ→γ),发生δFe→γFe转变,有较大的体积收缩,导致初生坯壳不均匀,在薄弱处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通过提高钢水的洁净度、稳定结晶器钢液面控制、优化结晶器、保护渣、二次冷却等工艺参数可以有效控制包晶钢连铸板坯表面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优化10PCuRE炼钢工艺消除铸坯表面纵裂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昧茗  陆斌  戚国平  张晓兵 《稀土》2003,24(5):38-42
10PCuRE钢是一种C含量较低、P含量很高的稀土钢种,浇铸时难度大,板坯容易产生裂纹和夹杂等缺陷。针对10PCuRE连铸坯表面纵裂缝问题,对原10PCuRE钢冶炼工艺进行了优化,加强了出钢过程的钢液脱氧,并用合成渣技术和强化吹氩搅拌,以改善钢包中的渣—金反应;结晶器中使用专用稀土保护渣以在浇铸过程中有效地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较好地润滑初始凝固坯壳和结晶器内模壁,降低表面热裂纹的倾向。应用优化后的冶炼工艺后,钢中氧含量和硫含量得到控制,稀土利用率提高,连铸坯表面纵裂缝消失,铸坯角部裂纹和内部裂纹问题大大改善,并且成品钢成分、晶粒组织、夹杂物的级别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差分法,以实测非均匀热流为边界条件,建立圆坯 保护渣 结晶器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圆坯温度场、结晶器温度场和表层保护渣温度场,并通过引入修正的气隙宽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缝隙保护渣的渣膜厚度分布,其计算结果与文献所报道的数据基本符合;计算中引入表面更新理论,实现了连铸过程的稳态模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连铸低合金钢的拉速、二冷配水,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喂稀土丝等工艺,解决了低合金钢连铸工艺容易拉生铸坯表面裂纹,水口堵塞等问题,为攀钢1350板坯连铸机生产低合金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连铸板坯表面纵裂起因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凝固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针对酒钢4号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情况,调查影响板坯表面纵裂的因索,认为连铸板坯纵裂与结晶器冷却强度、钢水成分、夹杂含量、拉坯速度、钢水过热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连铸坯纵裂指数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SPHC连铸板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研究了连铸板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分布、类型、成分特点,探讨了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SPHC连铸板坯表面及皮下夹渣按分布特征可以分为Ⅰ、Ⅱ、Ⅲ和Ⅳ4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夹渣的形成机理各不相同;保护渣卷渣和水口沉积物脱落的大型脱氧产物是连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主要来源。提高钢水洁净度、保持连铸状态的稳定性、减小结晶器液面波动,或提高结晶器保护渣熔渣层的抗波动能力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板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