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永定新河原本是一和检工排洪河道,但目前实际为顾排污任务,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第5类的要求。河口建闸是永定新河治理,确保天津市共安全的关键性工程,河口建闸后,闸上将成为河道型污水库,由于缺少了稀释作用,水质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在污染未解决前,河道不宣蓄水。由于牺息在永定新河河口处的鱼类不移,数量不大,大型经济鱼类几乎没有,所以建闸对河口渔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永定新河纳潮冲淤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海河口建闸后,闸下淤积是普遍而严重的问题,针对永定新河河口建闸方案,利用河口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本河口泥沙的基本特性,对纳潮冲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北方河口水源匮乏的情况下,利用纳潮冲淤是解决上淤积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永定新河河道泥沙的大量淤积,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近年来,虽然每年清淤,仍改变不了泥沙不断淤积的发展趋势。为了达到永定新河永久治理的目的,应抓紧在河口建闸并对闸上河道进行清淤。  相似文献   

4.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洪涝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上起漳卫新河辛集挡潮闸,下至大口河,目前存在滩涂无序开发、管理不完善、河槽淤积严重等诸多问题,加大了河口地区洪涝风险,使河口成为漳卫河系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河口存在问题,提出河口治理工程措施;根据海河流域河口存在的管理问题,探索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管理措施,保障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河口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漳卫新河位于冀鲁交界,河口段为辛集挡潮蓄水闸至入海口,全长37 km。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范围不清、治理开发目标不明确、开发建设与河口治理保护不协调等原因影响,造成河口地区违章建筑的形成。分析违章建筑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河口违章建筑的建议,以期对河道管理部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永定新河河口水文情势,采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流方法计算各种组合工况下河道的水位、流速等要素,进一步分析了下边界潮位、河道计算工况对永定新河河口洪水位、流速的影响。该成果可为永定新河河口的工程设计和防洪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漳卫新河河口泥沙冲淤分析及防洪治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河口属感潮河段 ,由于受海相来沙影响 ,河道淤积严重。分析了河口泥沙冲淤规律、冲淤量并研究了多个治理方案 ,通过泥沙淤积预测、工程措施及综合分析比选 ,推荐导堤方案治理漳卫新河河口。  相似文献   

8.
加强漳卫新河河口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为两省边界河口,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范围不清、治理开发目标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建设与河口治理保护不协调等,给河口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简要分析了河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漳卫新河河口海岸演变规律、感潮河道演变规律以及河道冲淤变化机理,对河口治理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永定新河是天津市北部的防洪屏障,但建成以来,由于海潮输沙造成河道泥沙淤积,使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严重威胁着天津市的防洪安全。永定新河治理工程设计选择的方案是河口建闸清淤方案,该方案治理彻底,阻泥沙于河口之外,河道行洪能力能得到保障,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方案存在着闸下淤积量大,工程对两岸虾池影响大等问题。着重从防淤减淤、新闸型、闸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文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永定新河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永定新河自建成以来,河道受潮汐水流控制;随潮水上溯的大量海域来沙,不断在河道内淤积,使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为缓解永定新河洪水对天津市的威胁,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拟在河口处新建防潮闸一座,拒海沙于河口之外,避免海沙继续淤积闸上河道,工程实施后使永定新河可抗御20年一遇洪水.针对永定新河治理工程的主要生态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保护减免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入海河流众多,上游水库和河口地区滩涂围垦的建设,给防洪(潮)、治涝以及河口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河口建闸是河口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河口建闸,可减轻闸上河道淤积;提升沿江两岸防洪(潮)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水环境和景观环境改善,继而又可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本文在分析各河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部分河口建闸的构想,分析建闸工程效益、影响及对策措施,为入海河口建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到的泥沙、潮汐、波浪和地形资料,对永定新河河口泥沙特性、泥沙来源和泥沙运移特性进行分析,在分析水流动力、泥沙起动和运移的基础上,对河口海域冲淤演变分析,初步揭示了永定新河口冲淤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在滨海河口地区修建的挡潮闸在河口建闸后普遍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六垛南闸等处的实测资料,分析该挡潮闸下潮汐引河通道冲淤特性,指出挡潮闸下引河的潮流特性、潮流挟沙特性及引河淤积的原因。认为对闸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有效利用上游有限的泄水量和闸下落潮水流拖淤来防淤减淤是较为简便易行且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建闸河口冲淤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解放以后,我国沿海的许多中、小型人海河口,由于闸下河道的严重淤积,导致河口河道束窄变浅,严重地降低了原有航道的通航能力,有些若不采取清淤措施,甚至完全失去了航运价值.因此,研究人海河口建闸后河道的冲淤特性,弄清其一般规律,以便对建闸河口采取合理的整治措施,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主要建闸河口河道冲淤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物质组成、不同类型的河口以及同一河口闸上、闸下河道在不同时间内的冲淤特性,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海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三河口 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河口一定规模的生态用水需求,是恢复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依据沈焕庭的河口定义,参考有关文献水文模型界定了海河、永定新河及独流减河河口区域。据此计算了永定新河、海河、独流减河河口的适宜生态需水量。与多年入海径流量及文献数据对比,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口的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但海河口的计算结果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海河口开发利用强度大,填海造陆,原有河口海域被大量侵占,水域面积大量减少等等。  相似文献   

17.
关莹 《治淮》2012,(5):32-33
一、引言 本文以怀洪新河山西庄闸隔堤挡土墙除险加固设计为例,针对水利工程某一部位出险,在经费紧张、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研究工程特殊部位除险加固的最佳设计方案,在不影响工程正常运行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山西庄闸建于1998年,位于安徽省怀洪新河香沱引河上,主要承担怀洪新河串沱湖分洪及香涧湖向沱湖引水的任务,设计分洪流量1150m3/s.该闸共7孔,单孔净宽10m,闸室为开敞式,两侧岸墙为空箱式,闸室及岸墙均为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18.
永定新河河口潮流动力及泥沙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永定新河河口1997年潮汐观测资料及河道1990~1997年潮汐观测资料,通过实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揭示了永定新河河口潮流动力及泥沙特征,为河道的治理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海河流域诸多河口入海径流量大幅减小,导致河口生态严重退化.选择盐度为河口栖息地关键环境因子,利用河口潮流和盐度数学模型模拟栖息地盐度与入海径流量的关系,以20世纪70年代塘沽海洋站年平均最大盐度值为控制标准,计算得到该标准下的河口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漳卫新河河口年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19亿m3.20世纪80年代以来,漳卫新河河口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1.55亿m3,约84%年份无法保证河口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可为流域生态调度和河口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型对漳卫新河河口近岸海域盐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考虑鱼类的盐度耐受能力,分析了不同来水情景下漳卫新河河口的鱼类盐度适宜范围分布面积。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来水条件下,漳卫新河河口鱼类盐度适宜范围分布面积较小,生境较差。根据不同来水量与鱼类盐度适宜面积的关系曲线,分析得出维持漳卫新河河口生态系统稳定所需要的最小生态流量约为10m3/s,最适生态流量为160m3/s;最小年需水量为9.4亿m3,适宜年需水量为15.2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