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商品特别标志的商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因此商标翻译既要体现源语商标的民族特色和内洒,又要考虑到目的语潜在消费群体的文化传统、认知心理、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一个成功的商标译名应该是能吸引目的语消费者,激发他们美好的想象与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文学翻译中"信"与"达"的关系,介绍了钱钟书关于林译小说的"讹"的论述.认为翻译在实现"达"的过程中,"信"是基础,"讹"是补充.文学翻译中恰到好处的"讹",有利于实现"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话语,通过类比的方式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翻译传递源语谚语中的喻义和文化信息.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 与"无风不起浪"看似相同,但二者在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上都有所不同.为更有效地传递源语谚语所表达的联想意义,谚语翻译应采用以异化为主、以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释意理论揭示了译者从源语输入到译语产出的认知过程,开启了翻译动态研究的理论先河.该理论重视意义,排斥(源语)词语.认为译者翻译的是意义,不是词语;主张以语篇为翻译单位,反对逐词翻译;也追求"忠实"、"等值","等值"是在语篇层面上的意义等值;在翻译策略上,提倡归化法;对译员素质也提出了要求.今天看来,该理论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此对其"意义出壳"假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浅谈英文外国厂商和商标名称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英语翻译,尤其是在对外经贸翻译中经常遇到外国厂商和商标名称的翻译。译写这类名称是专有名词翻译的一种,似乎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其实,要真正译好这类名称并不那么简单。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名称或一种商品的牌号,如同人的名字一样,不仅是一个代表性的符号,许多还蕴藏着其它特殊的含义,使得一个名称有血有肉。因此翻译这类专有名词只遵循音译或意译原则简单地直接译写出来,恐怕很难体现出原名的风韵。笔者认为译写这类专用名词的最好方法是采用音、意、形兼顾编译法。所谓音、意、形兼顾也就是谐音取义,即并非严格按照音…  相似文献   

6.
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汉英翻译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公示语译文却存在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和美感失真的问题.在此拟从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翻译,以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较之于传统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观念建构"模式以其理念的创新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令人耳目-新.在此指出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介绍了"观念建构"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操作方法和创新之处,展示了应用这一模式的教学效果,并基于该模式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若干粗浅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籍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对<论语>中"仁"的思想含义的英译对比,分析译者在不同时代背景和翻译动机的支配下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指出我们应人性化的去理解译者在其译作中所担负的角色及对作品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音译现象由来已久,人们也习以为常了.但是这种现象以前主要出现在英译汉的翻译当中,自从"不折腾"的音译出现之后,引起了翻译界对该词的热议,也引起了笔者对当前汉译英中的音译现象的关注.本文搜集了近年来在汉译英的翻译之中多个有影响的音译例子,表明这种现象呈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孔子文化影响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包含两种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棱心的"原动力"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外部的"外显"层次.这两种层次的精神缺一不可,二者互为依托,统一于"创先争优"的实践之中.第一层次的精神是推动第二层次精神的精神,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实现的载体、以及与实践结合的介体.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在网络语言、报刊以及口语中,用"么"表示疑问的用法相当多见.一般认为,"吗"是由"么"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将其替代.现如今"么"作为疑问语气词用法出现大规模增长,笔者认为这一用法是对较古用法的激活和继承,并推测这一用法将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经典议会主权理论认为,英国议会具有最高立法权,法院只能服从而不能质疑议会的立法,议会后来通过的法令可以修改或废止此前通过的任何法令.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上述经典议会主权理论受到了欧共体法的最高效力和直接效力原则的挑战,由此引发英国人关于欧共体法优先还是议会主权至上的法理争论,围绕Factortame判案这一争论达到高潮,形成了"革命"论和"建构"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革命"早在英国加入欧共体时即已发生,经典议会主权理论的核心受到冲击,但这种"革命"是有限的,它并没有动摇英国宪法主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自从问世以来就受到文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翻译研究派的重视.文学翻译的产出和接受有着"陌生化"审美可以构建的意义之处.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具体语言实例来分析文学语言在语音、语义、语符三个层面的"陌生化"审美构建及文学翻译中译者对"陌生化"审美的再现,并进一步阐释"陌生化"的审美构建与再现必须适"度"而止.  相似文献   

14.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跨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策略.两种策略各有所长,都能在目标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均有其存在的价值.文章以文化色彩浓郁的英汉习语的互译为例,分析归化与异化在解决源语与目标语间文化冲突问题中的应用,认为两种策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可以也完全能够共同服务于跨文化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5.
商标如同人的名字,是商品的"黄金名片".在国际商品贸易日益增长的今天,商标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翻译童车商品商标已经成为童车生产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商标的基本特点和功能,提出一些如何翻译童车商标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生成语法的中心语理论分析了副词性状语及形容词性状语中"地"的句法行为和句法功能,认为状语中的"De"和体词性结构中的"De"一样是一个功能范畴,能作为句法成分的核心,并决定所在句法成分的最大投射且保留其语类特征,文章提出副词性功能范畴假设,以保持状语成分解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公示语是日常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文体形式,它不仅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而且还具有审美观及价值取向等深刻文化内涵.本文试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国内公示语翻译进行剖析并提出翻译原则和策略,以实现公示语的价值和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的弹性空间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文章以留白的概念为切入口寻求其与模糊语的契合之处,然后从理论视角深入探讨了留白与符号美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三大理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留白作为模糊语翻译的一种新取向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从虚实相生的角度提出了文字留白、符号留白及文字与符号相结合之留白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公示语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较普遍.究其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因指的是译者的语言文化修养,它是形成"中式英语"的直接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疏于管理、不重视此项翻译工作、投入少等方面.为了保证对外宣传的良好效果,我们有必要厘清"中式英语"产生的这诸多原因,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来克服它.  相似文献   

20.
"化形析字"是基于汉字的特殊结构特点,通过离合、增损和假借汉字字形来含蓄机智地表情达意的一种修辞手段.首先概述化形析字,将汉语的化形析字与英语的anagram作比较,并阐述化形析字的语用功能;然后就<三国演义>Moss Roberts和C.H.Brewitt-Taylor两英译本中有关化形析字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化形析字的翻译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