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没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品牌,就谈不上整车的自主品牌。多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制造等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已影响到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重点支持排量1.5L以下,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车用直喷汽油机和排量3L以下、升功率达到45kW以上柴油机的研制;重点支持大功率柴油机及其高压燃油喷射电控系统、后处理系统的技术研发;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用发动机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汽车零部件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尤其是核心技术零部件领域.像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发动机共轨技术等基本上被国外先进厂家垄断,我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发展中受到限制很大.相应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情形亦如此. 锥齿轮应用广泛,也是深入应用于高档轿车、载重大卡、重型客车等关键传动部件,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可靠性和噪声的发生.本期约访到的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郭晓东教授正是此领域的专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初创阶段,国内汽车工业主要以发展商用车为主,因此商用车发动机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了批量,涌现出了锡柴、上柴、玉柴等一批知名商用车发动机企业。但乘用车尤其是轿车的发展,则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起步的。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汽车市场主要被几家合资企业垄断,同时国内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轿车,直到2000年之后,大量的自主品牌轿车才开始出现。受其影响,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动机也基本是在10年前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尤以奇瑞、吉利、长城、华晨和江淮等企业为代表。尽管十年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动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快发展,年产量达到了200多万台,但产量与技术水平都与合资品牌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是发动机高压共轨、涡轮增压等关键技术,仍主要掌握在外资零部件企业手中,国内只有极少数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掌握了这些技术。加快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开发,是业内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龙 《China Equipment》2014,(10):92-94
汽车零部件领域是整车领域发展的基石,反垄断折射出我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弱势,大部分核心技术均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同时也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自主零部件尚未真正掌握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高端零部件产品市场被外资企业掌握,本土企业产品低档化,市场低端化已成为事实。如何组织、引导本土零部件企业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已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为促进关键零部件的发展,我国出台了若干鼓励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鼓励并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有效的作用值得探讨。变速器是汽车关键总成之一,其中自动变速器是我国自主零部件发展最薄弱的领域之一,随着自动变速器在乘用车当中越来越普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我们用了近五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汽车工业150年的历程,现在已经跻身于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不过,我国汽车工业还没有进入成熟期,产业大而不强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综合竞争力弱,在研发设计、品牌、零部件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在高、新、尖等核心技术研发领域,我国汽车企业尚存在空白,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性能、质量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正"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的内容被多次提及。可喜的是,作为中国装备工业的标志性品牌,徐工早已布局核心领域的突破,尤其以徐工液压事业部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坚守以核心零部件技术助推工业强国的崇高使命,用40余年产业积淀,不断逐梦高端。凭借"研发+智造"的双轮驱动,近年来徐工高端液压缸、液压阀产品均取得较大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制造技术是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瓶颈,由大变强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进入世界汽车十强的巨人企业;第二有国际知名的汽车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第三有核心技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一是核心零部件(特别是节能环保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受制于人,缺乏自主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二是制造技术落后,关键制造技术和装备对外依赖度超过80%。  相似文献   

9.
《机械》2007,34(4):I0005-I0005
经过南汽名爵(MG)、英国LOTUS和原MG罗孚几十名中外发动机专家长达一年的设计研发,“名爵动力”NV62.5L全铝发动机日前在南京浦口生产基地下线,一次热试成功,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V6发动机领先水平。NV6的诞生,彻底打破了我国自主品牌无法制造V6发动机的历史,使我国汽车企业在高性能、大功率轿车发动机上实现突破,对我国汽车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提升自主品牌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大而不强的问题亟待解决,自主创新亟待突破.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全球化品牌,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11.
正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而汽车零部件作为整个汽车工业中的上游产业,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面对我国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外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焊接与切割领域的专业媒体,为了使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对焊接与切割技术和装备的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汽车工业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我们用了近五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汽车工业150年的历程,现在已经跻身于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不过,我国汽车工业还没有进入成熟期,产业大而不强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综合竞争力弱,在研发设计、品牌、零部件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在高、新、尖等核心技术研发领域,我国汽车企业尚存在空白,自  相似文献   

13.
《汽车零部件》2012,(7):1-4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电子电器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优势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得以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并使我国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基地.一系列举措为支持汽车工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海外并购、贸易争端、技术壁垒频现,汽车电子电器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发展中心2012年年会召开之际,中国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发展中心(如下简称电子电器发展中心)理事长田亚梅畅谈电子电器行业热点;并介绍了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电子电器行业的行业组织——电子电器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进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仅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再制造企业目前便已达到30余家,但由于旧件回收渠道不畅、再制造成本过高、市场认知度低、再制造技术门槛较高、政策瓶颈难以突破等因素制约,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市场拓展一直处于滞缓状态。5月26~27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再制造峰会"上,来自中国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APRA)、相关政府官员及国际权威协会、整车企业及再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存在六大主要问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零部件发展滞后,整零关系还不协调;产业组织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不够明晰。  相似文献   

16.
从2012年开始,"微增长"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词。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大的基数,要想每年都实现大幅度增长不实际,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实际数量仍然相当可观;从质量上看,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跟随",自主品牌在汽车及零部件技术方面的进展一直扮演的是"追赶者",甚至是原封不动引进,鲜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因此,要想取得技术水平上的突破也相对容易。例如,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而国外却进展缓慢。微增长意味着企业有时间在汽车产品的技术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掌握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做强的着眼点和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本土的汽车安全系统零部件企业,几乎受到外资在华企业的全面围困,他们以核心技术为中心,不断延伸产业链市场的垄断优势;而在与强大的跨国零部件企业面对面的竞争过程中,我们仍处在低端粗放、大而不强、重复分散和自相排斥的窘况,被边缘化的危险性很大。汽车安全系统零部件企业如何避免陷入整体性困境,实现战略性突围,已成为汽车安全系统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传统性特色很强的制动系企业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存在六大主要问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较弱;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零部件发展滞后,整零关系还不协调;产业组织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不够明晰。  相似文献   

19.
当前自主汽车零部件的困状与机遇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整车行业取得的发展成绩令世界瞩目,不仅是整车的产销数量突破了1800万辆大关,而且车型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一些国外先进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国产整车上,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整车整体水平的提升。伴随整车的发展和进步,汽车零部件业也有了一定提升。但是零部件与整车不同步发展的局面仍未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工业水平越来越高。汽车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的发动机设计一直都是核心工艺。在发展中,我国也出现了电控汽车,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更加便捷,电控汽车发动机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与普及,受到了广大市民和研究者的热切关注。虽然在汽车行业,电控汽车发动机技术已经在逐步趋于成熟,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电控汽车却经常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电控汽车的发展为背景,研究电控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探讨,以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