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Mbit/s高速信令链路是在传统的64kbit/s七号信令链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现有七号信令技术的延伸.文中通过对2Mbit/s高速信令链路原理、特点的介绍,阐明了该技术在现阶段使用的实际意义,并给出了用2Mbit/s高速信令链路架构移动通信七号信令网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2Mbit/s高速信令链路在移动通信七号信令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Mbit/s高速信令链路原理、特点的介绍,阐明了该技术在现阶段使用的实际意义,并给出了2Mbit/s高速信令链路在移动通信七号信令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钱康 《电信科学》2001,17(9):46-48
2Mbit/s高速信令链路是在传统的64kbit/sNo.7信令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具有No.7信令技术的延伸,本文通过对2Mbit/s高速信令链路原理,特点的介绍,阐明了该技术在现阶段使用的实际意义,并给出了用2Mbit/s高速信令链路架构移动通信No.7信令网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中兴通讯自行研制开发的2 Mbit/s信令链路顺利通过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主持的入网测试,并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各种通信新业务的引入,信令网中信令链路的业务负荷不断增加,在STP互联的B、D链路上存在链路拥塞的危险,因而引入高速信令链路成为我国七号信令网今后发展的必然。 中兴通讯2 Mbit/s信令链路此次顺利通过测试,充分验证了该产品的高度安全可信性,对中兴通讯进一步推广包含七号信令系统的相关设备具有关键意义。 中兴通讯2 Mbit/s信令链路通过入网测试@熊钢 @高锦…  相似文献   

5.
随着No.7信令在全国范围的普及,使用No.7信令的业务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移动No.7信令网中使用的64kbit/s信令链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网上业务量的需求。为了能够使我国No.7信令网合理发展,运营部门和交换设备的厂家提出了对2Mbit/s高速信令链路的需求。该文论述了2Mbit/s信令链路与64kbit/s信令链路的  相似文献   

6.
<正> 2001年5月29日,信息产业部的信部科[2001]402号文发布了22项通信行业标准。这些标准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各标准的名称、编号如下: YD/T 1123-2001 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 YD/T 1124-2001 号码可携带业务技术要求 YD/T 1125-2001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2Mbit/s高速信令链路 YD/T 1126-2001 No.7信令系统测试规范—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相似文献   

7.
吕军 《通信世界》2001,(36):17-18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2Mbit/s高速信令链路》(在以下介绍的过程中简称2Mbit/s高速信令链路)行业标准,是于2001年5月信息产业部以YD/T1125-2001标准号名称颁布的。、No.7信令网为电倍网的重要支撑网之一,其可靠运行及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电信网的运行效率。为了使现有No.7信令网能够在不进行较大改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供更高的传送带斑,简化维护工作量,在No.7信令网中引入高速信令链路已经成为No.7信令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品传真     
上海贝尔 S12 STP 又添新翼上海贝尔S12增强型STP版本CHI7S,在保留原有S12 STP的强大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STP计费、2Mbit/s高速信令链路、SCCP屏蔽、七号信令链路集中监测接口等新功能,所提供的信令链路信息的集中监测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实时输出信令网中多条链路信息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七号信令网对STP提出的新要求,全面符合国内NO.7信令网信令转接点STP设备技术规范的补充规定,适用于所有的STP局。同时S12增强型STP软件所提供的各项新功能满足ITU-T及国内相关规范文件中的技术要求。S12 S…  相似文献   

9.
詹达天  赵莹 《通信世界》2001,(22):18-19
近日,信息产业部以“信部科[2001]402号”发布了《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号码可携带业务技术要求》、《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2Mbit/s高速信令链路》、《No.7信令系统测试规范—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No.7信令与IP互通的技术要求》、《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补充件1)》、《适用于电信网络环境的机顶盒(STB)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吴晓汉 《电子技术》2011,38(1):59-6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2M高速七号信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通信领域.文章介绍了如何在PCI总线模式下计算2M高速七号信令链路PCI的使用效能.并以一款有SS7支持功能的HDLC芯片为例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上海贝尔自主开发的新产品“S12 2Mb/s高速七号信令链路”顺利通过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实施的有效性测试,成为首个通过有效性测试的 2Mb/ s高速七号信令链路系统。2Mb/ s高速七号信令链路可增加链路带宽,扩大容量,解决日益快速增长的电信、智能网、移动和数据业务给七号信令网带来的负担,满足我国七号信令网的进一步发展需求。由上海贝尔自主开发的“S12 2Mb/s高速七号信令链路”符合ITU-T Q.703附录A提出的技术要求和信息产业部 2Mb/s高速七号信令链路技术规范,具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新电话线和 2Mbit/s业务的需求一直在稳步地增长。在很多情况下,采用最新的技术,可以扩展现有铜线网络的容量。HDSL(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传输设备是爱立信公司提供的一种采用普通电话线传输2Mbit/s业务的先进技术. HDSL是在无中继非加感电话用户环路网中提供的高速数字接入技术,典型速率为2Mbit/s(nx64kbit/s)。HDSL可实现双向宽带通信(全双工)。  相似文献   

13.
对退网涉及的2Mbit/s复用设备进行重点研究,并归纳出利用长本高速转接系统解决一干老旧2Mbit/s复用设备退网的难题,该方法对各省省会城市一干SDH系统的老旧2Mbit/s复用设备退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WinSystems高速PC/104-Plus USB2.0 卡WinSystems公司推出PPM-USB2,一种高速、满足PC/104-Plus USB 2.0标准的4端口模块。这种外加式模块据称比USB 1.x的器件快40倍,而且支持高达480Mbit/s信令。该板卡非常适于需要多种与USB兼容外设的工业应用。板卡上的任何一个端口都支持1.5Mbps的低速(LS)、12Mbps全速(FS)和480Mbps高速(HS)等传输速率。具备HS能力,即可实现高速网络外设应用,如存储、成像、视频和通信装置。PPM-USB2模块采用NEC uPD720101 USB2.0主控制器。符合全/低速信令方面的通用串行总线规范修改版2.0和开放…  相似文献   

15.
刘宝明  尹树华  袁妙峰 《半导体光电》2007,28(2):248-250,257
根据机动光传输网的特殊性及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面临的问题,研制了2 Mbit/s智能管理链路.整体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功能集成和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方法,解决了从2 Mbit/s复帧结构中提取和插入信令时隙、数字话音通路无阻塞交换、2 Mbit/s链路实时在线监测、网络远程监控的难题,实现交叉连接、光传输设备的性能监视、线路自动调度与维护功能.在机动光传输网中采用两种方式开通应用,网络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6.
AT&T paradyne公司最近宣称与AT&T贝尔实验室研制出新的对称数字用户环路(SDSL—Syme tric Digital Subscrb Line),作为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技术的补充。ADSL从电话网络到远端用户侧提供1.5Mbit/s或2Mbit/s,最大可达6Mbit/s的信道,反向则提供16或64Kbit/s低速率的信道。SDSL提供双向由128kbit/s到T1/E1(1.544Mbit/s/2.048Mbit/s)的信道。Paradyne公司的ADSL采用对载频幅度与相位同时调制(CAP)技术,可在现有铜线上提供点播电视等业务。SDSL可以支持远程学习,远端LAN(局域网)接入,远程工作,高速Internet(一种国际计算机网络)接入以及交互  相似文献   

17.
七号信令是国际标准化公共信道信令,介绍了七号信令的网络结构和功能结构,及其在公用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移动通信网和智能网中的应用。随着现代通信网的快速发展,七号信令有必要引入高速信令链路以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同时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影响到现有七号信令的网络结构与协议,七号信令也要与下一代IP网络的融合,以实现电信网与下一代网络体系的互通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城域传输网现状按照业务的流量、流向来划分,中国电信目前的城域传输网可分为中继层和接入层,接入层又可细分为主干层和用户层。其中,中继层以2.5Gbit/s和10Gbit/s的SDH环网为主,设备主要提供2Mbit/s和155Mbit/s接口;接入层的主干层以622Mbit/s和155Mbit/s的SDH环网为主,设备主要提供2Mbit/s接口。网络各层之间主要以2Mbit/s颗粒进行连接、调度。城域传输网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承载数据业务:一是将数据业务电路直接承载在光缆网上,以星型方式为主组网;二是对速率的要求不高时,可将数据业务电路转换为2Mbit/s电路进行连接。现行城域…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的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为介质接入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性能的标准规范,在介质接入控制方法方面介绍耻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两种工作模式,在物理层性能标准规范方面分别介绍了1Mbit/s,10Mbit/s,100Mbit/s,1000Mbit/s以太网的物理层性能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20.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0,(36):25-26
在LTE大势下,HSPA+在提升移动宽带用户体验上仍有巨大的空间。MIMO(多输入输出)、双载波的应用使HSPA+历经了21Mbit/s、28Mbit/s、42Mbit/s,产业链在21 Mbit/s HSPA+引入了下行64QAM高阶调制技术、在28Mbit/s阶段引入了MIMO技术后,爱立信、华为、中兴、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等占据HSPA+市场主要份额的设备巨头又在42Mbit/s阶段则引入了DC(双载波)技术,实现了84Mbit/s这一峰值速率,甚至以四载波方式将HSPA+带入了112Mbit/s这一历史新高度,明显提升了HSPA+网络在体系吞吐量、单用户体验、频谱利用率等方面的性能。随之迅速增长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的全球运营商双载波HSPA+网络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