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于2000年正式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积极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贷款。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相关商业银行对违约高校亮出了红牌,一边是银行对贷款发放的日益谨慎。另一边是高校助学贷款申请数量的上升,背后是高校贫困学生渴求的眼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还贷高违约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详细分析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并针对高违约率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职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违约的原因主要有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对学生贷款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及学生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等。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严格审核贷款制度,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做好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等措施,以解决高职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违约问题。  相似文献   

4.
住房抵押贷款理性违约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款人理性违约是银行在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论文以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为着眼点,具体分析住房抵押贷款的理性违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确定风险溢价和信贷额度、防范提前还款等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对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仍存在政策设计方面的一些缺陷,致使贷款的实际覆盖率低,推进速度缓慢,违约率较高。通过研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学生、学校、银行四个主体的关系,探索解决办法,希望对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面太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且存在巨大的贷款风险。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难的关键就在于健全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本文对助学贷款风险测算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促进助学贷款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助学贷款之风险与回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本文引入案例,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个体和银行两主体的风险与回报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并就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风险也日益突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借款人每月偿还贷款金额与家庭收入之比越高,违约率就越高;借款人年龄越大,违约率就越高;借款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违约率就越低;借款人工作稳定性越高,违约率就越低.这为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时管理违约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得出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权重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和环境风险.最后提出了规避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助学贷款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强化诚信教育、加强贷款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提高学生还贷能力等措施,以防范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自1999年施行以来,国家助学贷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不再让贫困大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完善国家助学货款制度势在必行,其主要措施为建立大学生信用制度.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进程,建立政策性的中国教育银行和大力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广州市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需求、实施状况和我国未来消费信贷发展趋势三方面数据描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机制的出台背景,归纳出新政策机制的三大亮点,揭示新政策机制留下的两大政策缝隙,提出应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针对不同主体设计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着手,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贷前、贷中、贷后以及信用环境方面对如何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加强贷款管理工作提出应做好学生贷款的贷前准备工作,对贷款学生的在校期间管理,对贷款学生毕业后的管理控制,加强助学贷款的信用环境建设,除了健全的个人信用系统,健全的法律约束制度,严厉的惩罚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助学贷款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成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强化诚信教育、加强贷款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提高学生还贷能力等措施,以防范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爱心助学银行这一非盈利性组织的概念、特点及现实意义,并把爱心助学银行与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其发展的优点,进而对爱心助学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再从爱心助学银行的资源保证、市场需求、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四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可行性,最后认为爱心助学银行是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公益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17.
住房抵押贷款的理性违约及其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中借款人的理性违约,认为因住房贬值而导致的借款人理性违约,实质上是住房的价格风险在供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重新再分配。基于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缺乏违约风险规避机制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建立我国由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提供保险的综合违约风险规避机制的设想。此外,就建立政府性质担保机构的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通过对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的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保险基金(MMIF)的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得出了中国有必要设立政府性质担保机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需求、实施状况和我国未来消费信贷发展趋势三方面数据描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机制的出台背景,归纳出新政策机制的三大亮点,揭示新政策机制留下的两大政策缝隙,提出应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针对不同主体设计激励一约束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最基本条件是健全信贷学生的诚信机制。通过在诚信机制健全与否条件下,对国家的贷款机制的分析,提出了健全与完善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美助学贷款制度的比较,指出美国的助学贷款资金来源充足,运行程序化,偿还机制完善,形成了较成熟的体系,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制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助学贷款在国家、银行、学生、高校4个主体间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文章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