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对感光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感光乳剂的卤化银晶体生长过程有很大影响。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和评价其分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明胶溶液作凝胶渗透法测定得到色谱图,以此来评价明胶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 明胶是非均一水溶性蛋白质的混合物,它具有很宽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从几千至上百万。明胶的物理和照相性能取决于其分子量分布,所以控制明胶的分子量分布极为重要。以分子量来分级明胶方法很多,如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CPC)、乙醇凝聚等。也有一些降低明胶分子量的方法,如明胶溶液的超声波辐射法、水解或酶分解明胶分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明胶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明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与其它高聚物一样分子量不是均一的,是由不同分子量的明胶分子混合在一起,因而具有多分散性。一般所测的明胶分子量都是平均分子量。众所周知,高分子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和它的物理机械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两个相同平均分子量的高分子而言,分子量分布宽的有较好的流动性,而分布窄的则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及耐动态疲劳性质。明胶亦是如此。因此明胶的分子量及分布是明胶的重要物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上一讲中,针对明胶分子量多分散性的问题,讨论了统计平均分子量的几种方式: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Z 均分子量(Mz),粘均分子量(Mn);并对表示分子量分布的累积重量分布曲线(积分重量分布曲线),微分重量分布曲线,以及表征分布特性的多分散系数(Mw/Mn)与多分散指数(M_(0.9)/M_(0.1))作了说明。从本讲开始,我们要着重介绍测定明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几种方法。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加工性能,都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密切相关,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由测定所了解到的规律性,做到在工艺  相似文献   

5.
用水喷射法控制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和物理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胶的物理性能及照相性能依赖于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因此,控制明胶分子的分子量分布很重要。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控制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及物理性能。将明胶溶液用泵加压,然后从喷嘴高速喷射到一个碰撞盘,或者让喷射液相互碰撞。高分子量级分如H1和H2级分减少,γ和β级分增加或者减少,而样品中α级分增加;低分子量级分稍稍有所增加;样品黏度下降,但凝胶强度变化几乎不变。研究发现,水喷射法不仅在控制明胶分子量分布方面十分有效,且能有效地控制明胶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明胶是感光材料重要原料之一。国外从60年代起,已大量采用除去了活性杂质的明胶—纯胶。为了制备重复性好、性能一致的纯胶,需要对纯胶的平均分子量,尤其是分子量分布规律有较好的了解。这是因为,纯胶的物理力学性能平几分子量分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另外,研究纯胶的分子量分布还有助于深化明胶大分子链对乳剂微晶形成与生长的影响规律的了解。凝胶层析法是60年代兴起的一门分离科学,它为研究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分布提供了一种快速而又有效的手段[1]。基于分  相似文献   

7.
<正> 1.前言 骨制照相明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钙,这些钙不仅影响明胶的冻力,粘度,表面张力和结构,而且还会影响乳剂的感光性能。因此控制照相明胶的钙含量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深入理解明胶钙的影响,我们曾研究过照相明胶中钙的化学形态,发现照相明胶中的钙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其分子量小于明胶α组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杂质及明胶分子量分布对物理抑制度/pH相互关系的影响。系用超过滤法对明胶进行分级。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明胶的分子量分布。用改进的PAGI法测定了明胶物理抑制度与pH的相互关系。用液相色谱法分折了明胶中的某些杂质,如核酸碱、硫代硫酸盐等。结果表明,明胶中的这些杂质对于物理抑制度/pH的相互关系有影响,而分子量分布则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正> 明胶中含有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一般在百万分之几,个别明胶中的含量较高,可达万分之几。明胶中的亚硝酸盐是由硝酸盐被细菌还原而生成的。亚硝酸盐的存在对于明胶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当明胶用于制作感光乳剂时,亚硝酸盐将起还原剂的作用,并影响乳剂的还原增感效果及其感光性能。在食用明胶中,亚硝酸盐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杂质而受到限制,特别是亚硝酸盐可能在人体内形成亚硝胺类等致癌物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 全国照相明胶研讨会于1988年6月24日至27日在蚌埠市召开。为适应我国感光工业生产对高质量照相明胶的需要,以及引进生产线对照相明胶及其它原材料国产化的迫切要求,中国感光研究会与中国轻工协会明胶协会经过协商,并委托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感光与明胶化学研究室和蚌埠明胶厂共同筹备召开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胶原多肽及其保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胶原多肽的制备是蛋白酶对猪皮、牛皮及骨头的酶水解产物。胶原多肽是由小分子的多肽组成。通过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胶原多肽的分子量在500~15000之间,其平均分子量在3000左右。明胶是由大量的大分子肽组成,它的分子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含胶原多肽及明胶  相似文献   

12.
明胶的凝胶及溶胶—凝胶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明胶的一个独特的物理性质是它的溶胶与凝胶之间的可逆性转变,这在蛋白质和合成聚合物中都是很少见的。这一性质使它能广泛地应用于照相材料、医用药品和食品的制作中。明胶的这一性质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它的溶胶—凝胶的转变是它的分子链的构象和聚集状态变化的结果。明胶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它所处的环境(如浓度、湿度、pH、离子强度和受热历史等)都对这转变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着明胶的溶液和凝胶的物理性质。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研究成果已能说明一些明胶的分子结构与其物  相似文献   

13.
以三种照相明胶为研究对象,用陈丽娟等改进的SDS-PAGE(+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探讨了在干燥过程中温度对照相明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如从室温提高到55℃,由于发生部分a链降解,明胶数均分子量下降;继续提高干燥温度,如提高到70℃或87℃,明胶数均分子量不变;干燥温度提高到105℃,快胶和惰胶分子量分布朝分子量大的方向变化,数均分子量上升,而PA胶由于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激光光散射与色谱柱联用(SEC-MALLS)的方法对酸法皮明胶(A型明胶)、碱法骨明胶(B型明胶)及酶法骨明胶(E型明胶)的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从SDS-PAGE谱看,酸法明胶没有明显的电泳带;酶法明胶为4.3×104gmol-1~1.0×106gmol-1,多分散系数为1.470。B型明胶和E型明胶均具有明显的电泳带,B型明胶各主要组分的分子量为9.6×104gmol-1,9.7×104gmol-1,1.96×105gmol-1,2.89×105gmol-1,分别对应为α1链、α2链、β链以及γ链,E型明胶除具有这三个组分外,还具有1.65×105gmol-1,1.20×105gmol-1,及6.4×104gmol-1分子量分布比较集中的组分。通过对分子量分布、冻力和粘度的综合分析,我们推测α组分对冻力的贡献最大,LMW组分对于冻力也具有一定的贡献,但作用小于α组分,高分子量组分会降低明胶的冻力。HMW组分对于粘度的贡献最大,α组分对于粘度的贡献仅为高分子量组分的1/72,低分子量组分会降低明胶的粘度。  相似文献   

15.
高压处理法萃取鱼皮明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250和400MPa高压处理10或20min用于制胶的两个阶段之一:在10℃下作酸预处理以促进酸易变交联的破坏;或在45℃水中进行萃取(提胶)以加速胶原的水解。测定所得明胶的萃取产出率、分子量分布(SDS-PAGE法),和新溶解的与冷成熟过夜的明胶的黏弹性质。压力的大小和处理的时间诱导分子量分布出现易察觉到的变化,结果影响到其黏弹性质。鱼皮明胶的高压萃取是一种有用的替代常规操作的工艺,其效用基本上在于能使工艺中最长的处理阶段得以大大地缩短,以致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制得具有高凝冻性能的明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明胶科研十年简要回顾(二)(1981~199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7.提高照相明胶物理机械性能的研究 明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直接影响到感光材料的性能,因此,提高明胶物理机械性能就成为当今明胶科研一项重大课题。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内蒙古轻工科研所等对明胶的物理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简述我国照相明胶的发展曾经历了三个里程,65年以前是惰胶占有主导地位,到70年末期列为特惰胶,学者们和工程技术人员曾称之为纯胶或空胶,到80年是活性胶;即微量杂质以三个硫为统一的时代。全国感光界与明胶界经历几十年的奋斗努力,特别是我国两界的开拓和组织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碱法骨明胶和IAG明胶的分子量分布。讨论了这些明胶的分子最分布与物理性质、粘度、凝冻强度的关系。根据α、β、γ组分将色谱图分类。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对粘度有影响,凝冻强度与碱法骨明胶的α组分比(fα)有关。可以认为,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和原材料的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胶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仔细分析已发表的文献表明,迄今为止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明胶分子量分布仅限于分出<α、α_1、α_2、和β组份,而γ及>γ的组份未能检出,也就是说,分子量大约30万以上的组份未能进入凝胶板内(以下简称“入板”)。这对明胶构象的全分析和对明胶质量的判断都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了γ及>γ组份的入板问题。所采取的办法有:有效地控制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剂)的相对含量,选择合适的交联度梯度和孔径大小,使之既适用于α和β组份迁移,也能让γ及>γ的组份入板。此外,在小交联度和大孔径情况下,还能符合凝胶板对凝胶强度的基本要求。实验结果表时,操作过程缩短,分辨率改善,成功地得到了从几万到30万以上的分子量分布的明胶全部构象的图谱。  相似文献   

20.
明胶本身的结构、分子量分布等与物性的联系;氨基酸组成的分析与氧化或还原性的联系;与坚膜相关的明胶的反应性、作用;以及这一些与照相性能联系等诸方面研究内容,94年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