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放大转发协同正交频率复用(OFDM)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疏信道估计方法。首先,构造协同OFDM系统模型,利用循环矩阵理论,将该系统模型变换成类似于传统的点对点系统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协同卷积信道矢量和等效的观测矩阵组成;然后,通过压缩感知理论证明,该等效矩阵以很高的概率满足严格等距特性(RIP);最后,利用压缩感知算法重构卷积信道脉冲响应。与传统的线性信道估计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能够利用较少的训练序列达到稳健的信道估计,有效地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且具备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传统压缩感知算法进行信道估计需要已知信道稀疏度等消息,且算法复杂度高,重构时间长的问题,提出改进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进行OFDM信道估计。该算法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信道估计转化为贝叶斯压缩感知重构问题,在不需要预先知道信道稀疏度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重构过程中的基函数选择方法,将基函数从1个开始逐渐增加,而不是删除,进而得到信道估计值以及误差范围,使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不需要信道的稀疏度信息,并且重构精度更高,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估计效果更好,提高了运算速度,降低了复杂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OFDM系统中传统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方法需要大量导频估计精度却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SaMP)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新方法.利用发送信号,接收信号和信道的频城关系建立基于压缩感知的数学模型,再采用CoSaMP算法对信道进行重构.仿真结果表明,与LS算法相比,基于CoSaMP的压缩信道估计方法能利用少量的导频信号达到与之相比拟的信道估计性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与现有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基追踪(BP)与正交匹配追踪(OMP)相比,在使用相同导频数目条件下,具有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信道估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水声通信系统具有良好性能的保证。针对水声信道稀疏性的特点,在传统的LS(最小二乘)和LMMSE(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的LS-MP(Matching Pursuit,匹配追踪)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并在OFDM水声通信系统下,对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LS和LMMSE)和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LS-MP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对这三种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5.
由于许多通信系统的信道具有稀疏多径的特性,因此可以将信道估计问题归结为稀疏信号的恢复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道估计方法,采用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压缩感知算法对OFDM信道时域脉冲响应进行估计。克服了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需要预先知道信道冲激响应稀疏度才能重构信道参数的不足,在信道稀疏度等信道先验知识未知情况下可得到较好的信道估计性能,降低系统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系统中成对训练序列(POP)法信道估计技术性能较差且受噪声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的POP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压缩感知技术应用于POP法信道估计之中,将传统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转化为时域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压缩感知技术准确地重构出时域信道信息,减少导频开销,提高频谱利用率,得到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与传统的OQAM/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使用较少的导频符号的同时得到更高的系统性能和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通信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超宽信道具有的稀疏多径和含噪声特征,将信道估计问题转换为稀疏信号的重构和优化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和粒子滤波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定义和描述了OFDM数学模型,然后在对压缩感知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正交匹配算法对OFDM超宽信道进行重构,为了进一步减少信道重构的误差,将由于正交匹配算法得到的重构信道作为初始的粒子,并将OFDM数学模型转换为动态参数模型,并通过粒子滤波来更新模型中的参数和频率响应,通过不断迭代获得信道的估计值;为了验证文中方法的优越性,将文中方法与经典的正交匹配算法与粒子滤波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地对含噪声的稀疏信号进行估计,具有较小的重构误差,且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小的归一化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精度,根据频谱资源的无陑信道特性,提出基于因子图的 OFDM 系统信道估计算法,包括二维联合信道估计算法和2个级联的一维信道估计算法。将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建模为一阶自回归模型,使信道参数之间的交互信息近似为高斯分布,利用和积算法实现OFDM系统的联合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逼近最优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9.
无线信道在时域上具有稀疏性,为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应用前提。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就转变为稀疏信号的重建。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中的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 Sa MP)算法在MIMO-OFDM的信道估计中表现出较好的抗噪性能和较高的重构精度,但其需要稀疏度作为已知信息,而在实际中很难获得信道的稀疏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度自适应算法(Co Sa SAMP)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同时在原算法的基础上使用了矩阵分块的方法,提高了其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和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并将矩阵分块前后的估计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块后的估计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环境多径干扰的特点,建立了正交频分复用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模型,将信道估计转换为压缩感知理论中稀疏度未知的号重构问题,首次采用压缩感知的稀疏自适应匹配追踪方法重构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信道的冲击响应;仿真表明与其它常用信道估计算法相比,所提出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在频谱利用率以及估计性能方面比传统方法有显著提高,在未知稀疏度的情况下,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稳定、可行的信道估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微型机与应用》2015,(12):70-72
提出一种基于OFDM水声信道模型的信道自适应稀疏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估计得到信道初始稀疏度,结合已有的压缩感知自适应算法的思想确定算法迭代停止条件完成信道估计,解决实际运用中水声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时稀疏度未知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精确重构估计信道信息,大大减少自适应算法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2.
通信系统中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均基于多信道密集型假设,导致频谱利用率低下,压缩感知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压缩感知基本理论,探讨了压缩感知应用于信道估计的可行性,详细分析了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技术的MP算法、OMP算法、CoSaMP等几种重构算法。研究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能利用较少的导频信号达到与传统方法相比拟的估计性能,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精确估计OFDM系统信道响应,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OFDM信道盲估计方法。该方法将OFDM信道建模为一阶时变自回归模型。利用基于子空间分解的方法得到初始信道响应,通过带反馈的粒子滤波方法更新信道响应和模型参数,实现对OFDM信道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非时变信道进行有效估计,而且可以较好地跟踪时变信道,算法能够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重构算法的复杂度,提高重构的精确度,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的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SAMP),并将其运用在OFDM稀疏信道估计中。蒙特卡洛仿真证明,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于原算法在CPU运行时间上减少了44.7%,并且在较低的信噪比下也能达到较好的估计效果。此外,针对OFDM稀疏信道估计问题,结合压缩感知理论中观测矩阵的构造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导频图案分布设计方法,仿真证明该导频图案设计方法比现有方法在估计精确度方面提高2~4dB。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压缩感知的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未充分利用信道的稀疏性。利用信道冲激响应的稀疏特性,提出了将FOCUSS(Focal Underdetermined System Solver)压缩感知算法应用到信道估计中,从均方误差和正确检测率方面分别与传统最小二乘估计和正交匹配追踪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均方误差较小,正确检测率较高,能够以较少的导频信号获得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中需要对极窄脉冲采样,要求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率极高,但目前的硬件制作水平达到采样速率要求较为困难.为降低超宽带信道估计对采样速率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新方法.利用超宽带信道在时域上的稀疏性,通过准Toeplitz测量矩阵将信道估计模型转化为压缩感知理论中的稀疏向量重构模型,在接受端只需对输出样值进行较低速率的采样,即可准确重构信道抽头系数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法仅需1/5-1/10奈奎斯特采样速率即可准确估计信道,且同等信噪比条件下估计的均方误差较传统信道估计算法下降约6-8dB,可以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皓天  龙敏 《计算机工程》2014,(12):316-320
通过分析超宽带信道本身特性,利用混沌序列良好的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混沌序列的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通过Logistic映射产生伪随机序列,对准托普利兹矩阵进行正交变换,产生新的改进型矩阵,并将该矩阵作为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建立贝叶斯压缩感知数学模型对超宽带信道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的实验条件下,与传统的重构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抗噪声性能和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双选信道下OFDM系统需要同时获取精确的载波偏移和信道状态信息, 而采用贝叶斯MAP算法进行联合载波频率偏移和信道状态估计复杂度过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EM-MAP的联合CFO双选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利用基扩展模型解决信道状态由于快时变带来的可辨识问题, 然后引入期望最大化(EM)算法对系统的载波频偏和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联合估计, 避免大规模的矩阵求逆, 降低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获取与MAP算法相当的估计性能, 且大幅度降低了复杂度, 有效地解决了双选信道下进行联合估计复杂度过高的问题,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彭一文  任文平  钱蓉蓉 《计算机仿真》2020,37(4):151-154,334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存在的硬件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混合模拟-数字的收发机架构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却成为一个挑战。在考虑正交频分复用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模型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使用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来估计信道的方法。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可以在稀疏信道先验知识不完备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精度的信道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相比,在信噪比为30dB时,归一化均方误差降低了约25dB。  相似文献   

20.
《微型机与应用》2015,(18):59-61
针对多载波系统信道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的MC-CDMA多载波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信号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是一种压缩感知算法,详细研究了该算法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将该算法与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及基于压缩感知的OMP算法做比较,仿真结果表明,SAMP算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MSE)和系统误比特率(BER)均更小。对于在稀疏度未知的多载波系统信道中,该算法可以获得很好的信道估计性能,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