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  相似文献   

2.
利通区是宁夏引黄灌溉、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养殖业为发展的典型农业区域。近年来,随着全区冬麦北移和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免少耕种植冬小麦”和“麦后免少耕复种青饲玉米”生产应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至2005年,利通区通过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建设项目,共推广免耕播种冬小麦、麦后免耕复种青饲玉米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4800hm2,2006年至2007年滚动发展两年,使该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2010年又通过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60余万元,建成机库1164m2,机棚2132m2,购置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115台套,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利通区应用基本成熟。经过近十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试验示范,共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1.45万hm2,实现节收增支1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今后世界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始终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这体现在:农机技术是保护性耕作实施的必要前提;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必选手段;农机设备研发是农业保护性耕作的硬件保障,在基础性概述的基础上,就推广农机技术,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措施建议,从政府负责牵头,各方协调运作,统一调配;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调动民众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补贴力度,扩大保护性耕作普及面等几个方面做系统阐述,以期为推广农机技术,发展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祁顺 《农机导购》2012,(9):31-33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兴农业耕作技术,这项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节本增效、培肥地力等方面有明显成效。互助县是典型旱作农业县,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互助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刚刚起步,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存在诸多困难,但改革耕作方式,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是大势所趋,政府和农机部门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促进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坚持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积极引导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县被列为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县之一,我们在试验示范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保护性耕作与当地农民"精耕细作"的传统耕作习惯有着质的不同,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时间内不易接受,大多数持怀疑的观点.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原小麦免耕播种机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模型,通过改进基本上满足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需要,为我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4年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的研究分析,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具有七大优点、节本增效显著的项目,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变革,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要更快、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就要找准突破点、对症下药,使保护性耕作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年来山西省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从技术创新、综合效益和增效机理3个方面,对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山西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其增产机理和节本增效经验,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机械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子县地理、气候、水资源等基本情况的分析,阐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长子县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已成功地创造了长子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晋城市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8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通过分析研究、总结,提出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加大政府的推广力度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的重要保证。现在各级政府部门都把保护性耕作列入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来抓。有效地组织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推广示范。同时各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经常到项目区检查、督促。不定期的召开各种形式的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通过观摩现场交流经验。教育培训了一大批领导干部,传播推广了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中对杂草生长控制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示范监测效果分析与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孝义市承担了省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任务,今年又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申报市,为做好今年工作,该市采取"五轮驱动"的措施,全力推进全市机械化保护性技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保护性耕作概念及机理分析,指出少耕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涵.通过对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讨论,提出发展免耕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机具发展的需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保护性耕作概念及机理分析,指出少耕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涵.通过对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讨论,提出发展免耕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机具发展的需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进行实地田间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对秸秆粉碎覆盖浅旋播种与传统耕作模式的效果对比分析,提出了其增产的机理、技术发展优势,以及在当地的推广应用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20.
当今,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全新技术,正在世界各地传播推广。在有着悠久农耕文化的中国,从1992年农业部中澳合作项目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开始,18年来全国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53.3万hm2。回眸这18年的历程,可谓步履艰难。这里既有因地制宜,技术创新因素,又有面对传统耕作、习惯势力的挑战。为此本刊征集了山西省在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中基本形成的包括从晋南一年两熟,到北部高寒冷凉地区一年一熟、轮作倒茬的几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推荐给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农机工作者参阅,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