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礼波  覃宁 《电信科学》2015,31(2):169-174
在新型业务需求和新技术涌现的双重驱动下,软件定义网络(SDN)成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运营商、IT系统和网络设备提供商共同关注的新型网络架构和技术。这种网络控制与转发能力分离的架构,可以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控制和业务能力提供。从SDN的概念和总体架构出发,分析IP RAN对SDN的需求,提出了在IP RAN中引入SDN技术的目标网络结构和网络模型,并对基于SDN的IP RAN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1,(14):30-30
作为一个以宽带IP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移动互联网所具备的高性能与高带宽的特性是传统网络所无法比拟的。思科方面认为,基于IP NGN架构的无线接入IP RAN解决方案完全顺应了移动与固网融合的趋势,能成功为客户打造基于IP  相似文献   

3.
IP RAN网络可以作为3G及LTE基站的回传网络,也可以承载政企客户VPN、互联网专线等业务,而OTN网络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两者都符合未来移动通信的IP化和宽带化等业务需求,具有一定的融合优势。本文从IP RAN网络和OTN网络现状入手,分析了IPRAN的网络架构及需求分析,描述了IPRAN和OTN的融合网络架构及融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刁永平  刁玉平 《通信世界》2009,(15):I0004-I0004
移动接入网(RAN)IP化的最大的问题将是使IP地址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即时恶化,选择合理的IP网络架构,采用实用、有效的IP网络技术方案对移动接入网IP化的成败和发展进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RAN的全IP化是UMTS实现全IP架构过程的一部分。在RAN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移动性管理。原有的基于ATM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在全IP的RAN架构中并不适用。在分析全IP的RAN架构中对移动性管理的新的要求基础上,提出了结合MPLS技术和移动IP技术来解决移动性管理的新的开放的应用架构,并且描述了在这种应用架构下移动IP的协议过程;简要分析了这种应用架构带来的好处,提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实现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6.
重点研究开源SDN控制器,并对其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以ODL为底层平台.根据现网IP RAN网络发展,业务随选能力的开放,形成网络即服务NaaS目标,采用开源架构技术,设计一种可持续演进,基于互联网研发模式系统架构和ODL开源平台的IP RAN资源编排系统,进一步提高网络业务开放能力.  相似文献   

7.
摩托罗拉一直是移动通信行业的创新者和技术先驱。在移动宽带技术领域,特别是在OFDM技术和扁平化全IP网络架构方面,摩托罗拉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全球网络部署经验。作为LTE标准RAN1和RAN2的主要编撰者之一,摩托罗拉正积极投身到这一主流技术的演进大潮中。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全IP架构的RAN接入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全IP架构的RAN接入网络构建方案作了相关探讨,主要分析了MSTP、RPR、TMPLS、PBT等各种技术在全IPRAN接入网络中的选择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勇 《电信技术》2014,(5):50-5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业务的IP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不断满足客户高速率、大带宽的业务需求,目前以路由器为主的IP RAN承载网络技术已成为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首选,结合IP RAN技术及其在甘肃联通本地网的应用来探讨IP RAN的技术优势、实际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杜伟 《电信技术》2009,(10):103-103
移动网络的IP化只是一个接口的改变,而承载网络的IP化则涉及端到端的网络演进,涉及网络管理、保护、故障定位等诸多因素,因此会更加复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网络Marketing解决方案部副部长杜伟在“2009 IP RAN技术发展和移动回传应用研讨会”上介绍了他对IP RAN承载网相关技术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IP RAN配套接入光缆优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TE对承载网的需求以及IP RAN组网特点,提出了IP RAN接入光缆网优化的原则,并结合现有ODN网络资源,给出3种接入光缆优化模式,提升接入光缆的多业务承载能力,提高IP RAN网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秦云 《广东通信技术》2012,(10):15-18,62
IP RAN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电信集团定义的承载网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的大规模部署,网络组织方式的选择、网络保护的部署等成为决定网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就IP RAN网络规划及保护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结合5G的三大应用场景及其网络化需求,探讨了IP RAN网络的5G回传承载架构和增强型技术,对网络切片技术、Segment Routing技术、EVPN技术和网络智简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中国联通在IPRAN增强技术方面的部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技术》2010,(6):79-81
3G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移动网络中数据业务的流量比重将快速、大幅度地增加,并大大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而占据主体地位,最终随着2G/3G语音业务的IP化,ALLIP将是大势所趋。面对接入层2G/3G基站IP化需求,如何规划部署RAN的IP化承载网,成为大家最为关注和积极探讨的问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OmniRAN多业务互通传送方案》一文介绍了中兴通讯基于IPTN的OmniRAN方案充分考虑了RAN业务传送中的互通灵活性问题,从业务需求、网络保护、网络维护、时钟同步和投资保护等多个方面确保了RAN的IP化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5.
韩伟 《通讯世界》2016,(11):31-32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4G无线数据的高速增长,IP化的无线接入网,也就是IP RAN网络逐渐替代传统的MSTP网络,成为当前的主流承载网络,它不仅可以更好地保障业务端到端,还可以满足更高的传输要求.本文就主要结合IP RAN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建设模式,对其网络建设提出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运清  史凡  聂世忠 《电信科学》2012,28(7):119-123
针对当前运营商所关注的MBH网络的建设问题,介绍了需求分析、技术对比、难题攻关等,并结合现网试点情况全面剖析了PTN和IP RAN两种主流技术,指出了以IP RAN为代表推进多业务承载MBH网络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电信技术》2009,(9):97-97
随着业务IP化的发展,移动网络IP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这种趋势下,移动接入网(RAN)侧的IP化逐渐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作为实现RAN侧IP化的一种重要技术,PTN也成为当前运营商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中国移动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应业界要求。人民邮电出版社举办了“2009IPRAN技术发展和移动回传应用研讨会”,并在研讨会期间推出了《分组传输技术与测试》一书。该书主要作者,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阐述了IP RAN传送技术,重点说明IP/MPLS的LSP隧道技术及其应用场景,最后从拓扑结构、IP地址规划、路由部署及隧道设计、可靠性设计、同步及QoS设计等方面提出了IP RAN网络的整体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IP RAN国内部署道路坎坷 应用前景仍被看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33):26-26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内部对于PTN、IP RAN的争论仍在继续,内部多次讨论,但仍未形成定论。近日来,中国联通IP RAN二期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9个城市的IP RAN网络不仅用以承载HSPA+业务,同时叠加了部分现有业务,单就IP  相似文献   

20.
邵翀 《电信快报》2012,(5):39-41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数字化和运营商网络IP化趋势逐渐增强,承载网特别是移动承载网的IP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国内外讨论和应用比较多的移动IP承载技术主要分为PTN(分组传送网)和IP RAN(无线接入网的IP化传送方案)。两者各有优缺点,也都已进入实际的商用阶段。文章主要阐述IP RAN的关键技术,对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