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整体防雷角度出发,对驼峰过程控制系统采取雷电的直接防护设计和感应雷电即雷电的间接防护设计,提高设备对雷电的抵抗能力,减少或防止雷电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对某系留气球的瞬态雷电电磁环境及其球载雷达电子设备的雷电感应特性进行了电磁仿真研究。应用EMA3D电磁仿真软件及针对几种典型避雷索雷击附着方式,仿真分析了该系留气球的主要雷电电磁场分布演化特性和规律,并研究了相关典型球载设备互联电缆的雷电瞬态电磁响应特性,获得了典型雷电间接效应数据。从仿真结果看,搭载于气球副气囊挂架上的电子设备处的瞬态雷电磁感应强度达到了10 Gs(1Gs10-4T)左右,变化率约5 Gs/μs左右。挂架上各典型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雷电感应电流则在1~100 A之间不等,但各电缆的感应电流其波形模式却较为单一。比较于飞机雷电防护标准-RTCA DO-160F标准,球载电缆其特征雷电响应波形模式为少,且波形特征时间参数有一定差别。分析表明,对开展球载电子设备防护设计和试验而言,直接采用飞机雷电防护标准可能并不完全合适,应进行恰当的波形修订和裁剪。  相似文献   

3.
当前电磁环境日趋复杂,超宽带、高功率等强电磁技术已经成熟,对信息化装备构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限幅器的应用需求越发迫切。文章从半导体限幅器的防护原理及电路结构入手,结合电磁脉冲防护及高功率微波防护的典型应用,详细介绍了电磁防护限幅器的技术路线,对比了Si、GaAs限幅器的特性,指出兼具Si及GaAs限幅器优势的高频、低插损、耐高功率GaN限幅器将是未来电磁防护限幅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省数据通信网设备的雷害情况调查出发,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广东省数字数据通信网(DDN)设备雷害日趋频繁而严重的原因,并对过去广东省的通信机房雷电防护系统工程建设提出了反思。同时,还针对广东省作为我国雷暴活动异常活跃地区,指出了雷电电磁脉冲(LEMP)感应的防护已成为数据通信等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重点之一,并就此初步提出了今后数据通信机房和设备的雷电防护原则和措施,对于提高广东省数据通信设备的抗雷电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限幅器利用入射的高功率微波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反射和吸收微波能量,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来袭高功率微波损毁.基于射线跟踪理论,研究高功率微波透射功率随等离子体频率和电子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加热效应对等离子体限幅器件防护性能的影响.对于长脉冲高功率微波,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等离子体频率增高,使得微波透射功率减小,防护效果得以改善.在低气压限幅器中,考虑电子碰撞频率影响,选用Xe作为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能使限幅器更有效地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6.
校园内建筑物众多,在雷电现象多发的地区,很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并设计一套科学的雷电防护体系,在实际校园雷电防护中进行合理的应用,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主要对校园雷电防护设计提出了一些基本设计依据和相关的应用措施,希望可以对校园防雷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铁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铁路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信号设备越来越多,要想更好的保证铁路系统运行的稳定于安全就必须加强铁路信号设备的建立。由于铁路信号设备的独特性,在其运行过程中受到雷电损害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信号设备一旦被雷电损害那么所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加强铁路信号设备的雷电综合防护体系的建立于完善对于促进整个铁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人体模型电压波形的基波频谱范围,使用射频滤波器对人体模型电压波形的基波滤除,以实现对射频功放器件输出口的ESD防护。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移动基站系统遭受雷击损害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移动基站系统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认为移动基站系统的雷电防护应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要强调全面防护、综合治理。在具体的防护技术上,应采用“躲-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系统,以防止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并有效地解决雷电磁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首先比较了不同试验所采用的雷电测量手段,而后介绍了雷电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并且根据真型试验方案搭建感应雷试验系统,模拟雷击过程在线路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采集到了多次感应过电压波形;最后仿真计算了真型试验工况下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其结果与真型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蔡伟 《电子测试》2016,(6):128-130
面对广泛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中存在的雷击概率,如何在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日常工作中做好机房及附属设备的防雷工作,更好地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发送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台特别是高山台站防雷减灾工作,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中心主题,也是广东省信宜732台综合防雷系统技术改造工程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浅谈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1429-2006)、《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等相关技术规范,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对其遭受雷击的典型事故进行总结;并结合多年来对移动通信基站进行防雷检测的工作经验,提出在对其进行防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技术上如何进行把关,以防止和减少因防雷检测的疏忽而导致的雷击事故的发生。文中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日常检测中需要注意的"共用接地问题、接地电阻问题、线缆引入问题、等电位连接问题、SPD设置问题、接闪器保护范围问题"等六大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便于有效地开展基站的防雷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雷电的危害及南岳山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防雷现状,然后概述对其进行综合防雷改造方案设计、施工、检验全过程,最后对改造中新技术的应用、施工细节、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期能为县级广播电视发射台综合防雷新建或改造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雷电对铁路通信系统会产生严重损害.本文分析了雷击对通信设备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包括的各个子系统,如收费、通信、监控、供配电等设计日趋完善,但是其防雷保护系统通常设计过于简单和不充分,机电设备由于防雷保护不利所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有必要采用完善的综合防雷手段构成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保证高速公路各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基站具有RRU拉远的特点,给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营带来了新的雷击风险和安全隐患.本文依据其防雷特点及差异性,结合现网实际运营经验,重点研究了分布式基站防雷保护的关键指标,如BBU/RRU设备雷击保护水平、交/直流馈电防雷系统配置、基站机房等电位连接、光缆的综合保护、GPS防雷要求等.  相似文献   

17.
浅议通信局(站)防雷接地中的等电位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等电位的概念和联合接地系统,叙述了通信设备的防雷特点和接地引入线在地网上引入点的选取,提出了对防雷规范中某些条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对民航空管铜仁雷达站遭受雷击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雷击造成INDRA雷达编码器故障、MICA02板故障的原因,发现该站在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及接地、信号系统防护等方面均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防雷保护改进措施,为该雷达站的防雷改造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民航空管系统雷达站设备防雷,特别是雷达系统的防雷提供了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中论述了微波通信站的通信系统遭受雷击的各种途经,分析了雷击的特点及原因,仔细探讨接地网和分流、均压的关系,并给出了各种有效的防雷措施,完善了微波通讯设备、电源设备及网络防雷保护系统,为确保输油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多普勒雷达在工作中遭受雷电等过电压的侵害,在对雷达操作和控制系统低电压工作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雷达站雷电和静电防护的技术路线,从直击雷防护、设备仪器雷击防护、机房雷电电磁屏蔽等方面提出了接闪、引下、接地、分流、等电位处理等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具体施工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实施和应用,收到显著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