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5,(23)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因此,了解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发生种类,并进行正确诊断,分析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打好水稻高产稳产基础十分重要。一、发生种类及症状表现1.烂种。种谷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腐烂,谷壳颜色常转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5)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因此,了解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发生种类,并进行正确诊断,分析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打好水稻高产稳产基础十分重要。一、发生种类及症状表现1.烂种。种谷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腐烂,谷壳颜色常转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9)
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因此,了解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发生种类,并进行正确诊断,分析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打好水稻高产稳产基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一、发生条件1.翻根倒芽。一是在扎根未稳时淹水,种谷下陷或土壤通气不良而缺氧引起;二是鳃蚯蚓、稻摇蚁幼虫及藻菌类危害引起;三是灌排水时冲击引起。2.烂种。因晒种不透,种子贮藏不当,损伤了发芽力;浸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会对水稻产生生理性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秧田期水稻秧苗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秧苗死亡。因此,了解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发生种类,并进行正确诊断,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打好水稻高产稳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一、症状表现1.青枯死苗(枯心死、卷叶死)。在二叶至三叶期间,从心叶开始卷起呈污绿色,然后扩展全株,萎缩枯死,拔起秧苗,基部未断裂。2.烂种。种谷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腐烂,谷壳颜色常转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7)
<正>水稻烂秧病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以长江以南各稻区的早稻育秧发生普遍,严重时可造成秧苗不足,打乱品种布局,延误农时,以致影响当季和下季产量。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死亡(即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是指纯属不良环境条件所造成,传染性烂秧则多指不良环境诱致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丝核菌等弱性寄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8)
近些年巴南区低温迹象对当地水稻生长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遭遇到生育最低临界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水稻冷害主要有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三类,巴南区主要遭遇的冷害为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导致水稻空秕率增多,造成稻粒青米较多,千粒重显著下降,不仅减产严重,且米质较差。在低温冷害的条件下,不同秧苗素质对产量影响不同。为了客观分析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巴南区通过在建立定点跟踪调查田块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了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专题调查工作。现将主要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指导今后巴南地区水稻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8)
<正>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林木病害的类型有: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正>水稻秧苗期会遇到秧苗发黄情况,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死棵,影响水稻后期产量,给种植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结合田块实际排查,正确分析水稻秧苗发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补救措施,促使秧苗正常生长,才会避免影响水稻后期产量,实现产量和经济双丰收。1水稻秧苗发黄原因1.1缺乏科学施肥知识。部分种植户在给水稻施肥时往往只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或忽略肥料配比,给水稻施肥都以碳铵、普钙为主,或偏施氮肥,或偏施碳酸氢铵、氨水等肥料,因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23)
<正>水稻是喜温作物,对温度非常敏感,黑龙江垦区属寒地稻作区,平均每3~4年就会遭遇1次较大规模的冷害,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是一种气象灾害,影响垦区水稻生产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垦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1水稻低温冷害的概念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各生育期遭遇发育所需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温度影响,造成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生理障碍,低温冷害是寒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9)
<正>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有些农民对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掌握不好,特别是在水稻育苗上存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因此,掌握科学的水稻育苗技术,对水稻高产、稳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一、正确选择适合的育苗方式是关键我县春季水稻育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低温、霜冻等。低温很容易引起水稻秧苗根系发育不良,秧苗生长弱,造成烂根、烂秧、发病或冻害等现象。所以在水稻育苗时,必须采取搭架拱棚、农膜覆盖的保温措施,提高床温,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在水稻育苗方式上,适宜采用大棚育苗或中、小棚扣膜保温育苗方式。采用透气膜、无纺布、平铺膜等育苗方式,苗床保温效果低,昼夜温差大,出苗慢,出苗不齐,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特别是遇到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时,秧苗容易出现冻害现象。所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7)
<正>一、水稻立枯病的类型及发生规律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于低温寡照、苗床偏湿、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水稻的返青缓苗,使水稻生育延迟,影响水稻单产,严重时造成全床缺苗、毁苗,影响水稻插秧。因此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9)
水稻是紫金县主要栽培的经济作物之一,栽培面积较广,质量好,产量高。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并加以科学的管理,能够给稻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水稻生长过程中,高发常见的病虫害较多,尤其是水稻秧苗立枯病。病害发生后不仅严重影响秧苗正常的生长发育,更会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最终导致收益受损。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3)
<正>2014年春季4月份相对温度高于常年,很多农户在4月上旬开始播种,到4月中旬已播完60%。到了5月初温度偏低,此时恰好是水稻秧苗的离乳期,而此期是水稻秧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最差的时期,加上部分农户苗床管理不当,秧苗根系发育不好,秧苗长势弱,遇到持续低温多雨的气候,导致部分苗床立枯病大量发生(尤其是生理性立枯病),轻者点片发生,重者全床秧苗枯死,造成缺苗现象,增加了种稻成本。所以做好水稻立枯病防治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
<正>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田间鉴别症状;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发生。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潮湿时,可长出青灰色霉。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40-50%,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发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5)
<正>水稻早穗是说水稻秧苗在秧田期间幼穗已开始分化或发育,移栽后早则10d,迟则1个月就开始抽穗的现象。早穗已成为水田地块常出现的现象,一般减产10%40%。一、早穗原因1、本田管理不当水稻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水稻生育期的时间长短可通过栽培措施调节,当田块肥力很差,插植密度大,移栽后肥水供给不协调,施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7)
<正>东北地区早春气候条件好,水稻插秧6月初已基本结束,大棚旱育苗和机插秧面积明显扩大,插秧进度快、质量好。但栽插后温度偏低、光照偏少,导致秧苗生长缓慢,分蘖发生迟,长势不均衡。目前,东北水稻正处于分蘖盛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此,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水稻期田间管理,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全力夺取秋粮丰收。方正县是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以米质优闻名全国。方正县是中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富硒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7)
<正>水稻立枯病是育秧期间威胁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多由不良环境诱致土壤中致病真菌寄生所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旱育秧和抛秧,严重的造成秧苗不足,延误农时以致影响水稻产量。所以做好水稻立枯病防治工作,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壮苗,是实现水稻丰产丰收的保证。一、病原稻苗立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属的(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及无孢目、丝核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9)
<正>一、水稻死苗原因1、青枯与黄枯1.1发生与危害寒潮过后忽然转晴,常引发青枯和黄枯死苗。青枯和黄枯都在低温阴雨过后的暴晴时发生。病苗从心叶等幼嫩部分开始萎蔫,茎部呈污绿色,先卷叶,然后整株萎蔫死亡。以2、3叶龄发生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低温阴雨,秧苗吸水力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气温突然升高,使秧苗生长缓慢,叶绿素形成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生理失水而枯萎死亡。寒潮过境后,气温上升幅度虽不大,但因秧苗抗病力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