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宁万科大厦北楼采用下部剪力墙-上部框架剪力墙(带桁架转换)的结构体系,首层落地斜墙建筑造型新颖,施工难度大.本文主要围绕这种特殊高落差倾斜劲性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不同时变边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分析,合理确定分五段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案,同时重点介绍了落地斜墙"钢结构支撑+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支撑体系中三角墙及斜墙和雪糕筒斜墙支模架搭设控制要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安全可靠,满足工程质量与规范要求,对类似工程的高支支模体系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铝模板系统的结构组成、施工方法以及在新加坡Shenton Way工程的应用实例.铝模板系统是目前在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广泛应用的现浇混凝土模板系统之一,不同于其他的模板系统,铝模板系统既适用于工程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也适用于一般类型的工程项目.铝模板的特殊设计可以有效的提供高层建筑的快速施工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包括各种结构的面板、窗台板、楼梯和洞口等.铝模板简易施工操作的特性使非熟练的工人也可以熟练使用,同时较轻的模板质量满足工人施工操作的提升要求,并简化了各种吊装设备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大型工业厂房中高大截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模板支设难度大且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等问题,提出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半装配化工艺,其利用柱模板钢托架使柱模板与柱钢筋笼组装为一起,整体吊装直插入预留柱基础后再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本文对半装配化现浇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和工艺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必要的力学分析.数值分析及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4.
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集建筑保温和墙体围护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墙体寿命的新型建筑保温.结合燕郊某房建工程外墙保温体系施工过程的研究,总结并优化了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变性的混凝土建筑施工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期间,临时承载结构是由模板支撑和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时变结构.其特征参数包括弹性特征值,混凝土弹性模量发展系数,模板支撑薄弱层以及施工周期、支模层数、拆模时间等,它们直接或间接决定楼板承担施工荷载的大小.根据各特征参数对楼板承担施工荷载的影响规律,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特征参数的调整原则,实现施工方案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现浇结构清水混凝土具有施工进度快,减少施工环节和节省抹灰材料等诸多优点。本文以工程实践为实例,在人员素质、钢筋、模板、混凝土及成品保护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标准、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施工期早龄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模板支撑系统组成临时承载体系为时变结构,其承担的荷载主要有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与包括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以及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冲击和振捣荷载在内的施工活荷载。将多层连续施工时变结构体系模拟成一组弹性支撑连续板,根据该模型分析了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以构件有效承载面积为统计对象,计算了混凝土施工荷载的统计参量,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以95%的置信度对施工期活荷载标准值进行反演,建议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取2.5 kN/m 2。  相似文献   

8.
针对碗扣式钢管架顶托式受力支撑+胶合板面板的模板体系在现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工艺制作方面提出一些完善措施,以保证现浇混凝土外观和实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层或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经常会出现高断面的混凝土梁进行结构转换或满足大空间的需求,而且这种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大、跨度长,每米自重往往多达几吨.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模板、支撑进行深化计算并编制周详的施工方案,方可保证生产安全及工程质量.主要介绍了石油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工程一条距地近25m高、跨度22m、截面尺寸为500mm×1800mm的混凝土梁的施工计算及安全、质量控制等技术问题.另外,由于该梁与柱所用的混凝土强度不一样,故介绍了如何控制梁柱接头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曹娥江大闸胸墙结构较复杂,自重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施工工期短.施工过程中经过对模板系统采取非常规的施工工艺,达到了确保胸墙工程施工质量优良、实现节点工期的目标.通过对模板系统的设计施工、钢筋制安及混凝土浇筑等几个方面的系统论述,阐明了胸墙施工的主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施工阶段自承重楼盖体系设计中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套建增层结构的发展,提出施工阶段自承重混凝土楼盖体系,利用钢结构自身可承重的特点,在施工阶段用钢桁架主梁以及钢箱次梁组成钢结构楼盖体系承担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钢结构内置于混凝土内形成组合楼盖体系承担新增荷载,这种楼盖体系在套建增层改造工程中具有结构受力和施工措施一体化的优点.结合绥芬河清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阶段自承重混凝土楼盖体系的设计思想,对楼盖体系中预应力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外套框架柱的选取以及梁柱节点锚固长度、主次梁连接构造等问题也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侧煤仓方案成为大机组主流,侧煤仓间横向框架主要有4列柱、3列柱、2列柱布置结构型式,其中以2列柱单跨结构布置的空间及投资最小.单跨布置时,框架跨度大,承受煤斗的荷载大,如何使结构合理经济成为结构方案布置的难点.某百万机组侧煤仓间的煤斗层梁采用混凝土桁架的结构方案,桁架具有受力合理、构造简单、自重较轻、材料节省、承载力高等优点.桁架的缺点是平面外刚度弱,很难通过自身的刚度抵抗水平地震力,结构布置中需采取措施解决桁架平面外刚度弱的问题.百万机组的侧煤仓间设置混凝土桁架比混凝土实腹梁有利于"强柱弱梁"的概念设计,对控制顶层位移、层间相对位移等有一定的优势,混凝土桁架方案比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更利于抗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游泳馆工程篮球馆屋面结构为造型复杂的大跨度钢网架结构,施工质量要求达到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要求,且施工周期非常短,周边环境复杂.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钢网架结构常用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比5种吊装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最终选定了高空散装方案施工,并详细介绍了大跨度复杂造型钢网架结构高空散装方案的关键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直接空冷技术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建造世界上首台1000MW直接空冷机组,结构地处高烈度区.该工程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钢斜撑的新型结构体系,为保证结构安全,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研究表明,该结构体系相对传统结构体系更适合高烈度区,能够保证小震不坏和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青岛市高新区创业中心工程,分析了转换桁架设计与施工的特点、难点,介绍了该工程转换桁架的设计构造和主要施工技术,探讨了型钢转换桁架的设计问题,提出了腹杆采用钢结构杆件的思路.借鉴型钢混凝土及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并成功创新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结构的施工工艺,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索桁架点支式弧形玻璃幕墙施工的技术特点和难点,以及狭窄场地全玻幕墙脚手架搭设、曲面幕墙空间定位、索桁架支承结构及大玻璃安装、注胶密封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细长钢管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应变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钢管混凝土桁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管内混凝土应变状态是定义这种结构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其弦杆管径较小而长细比较大,很难准确测得弦杆管内混凝土应变。本文结合钢管混凝土桁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开发了内埋式混凝土应变计及其定位构造,并设计了配套的普通强度等级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艺。应用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小管径、大长细比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管内混凝土应变测试技术,可以减少结构损伤,造价低廉,而且设计和施工简便,可推广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桁梁等新型组合结构的室内小比例模型。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施工新方法,简称VSHS工法.把超静定柱面网壳结构改变成三铰拱桁架机构进行装配,用机械使该机构一侧滑动铰支座在地面作水平滑移运动并使之快速施工成形,将成形后的机构改变成结构.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机构特性可避免强迫安装行为,有利于消除施工次应力并提高施工质量.而结构装配高度的降低又有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缩短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工程算例介绍了施工实施过程,并对结构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的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工法施工最不利受力状态是在顶推滑动铰支座的初期,而机构特性却使得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所经历的最大内力和变形具有临时性特点,因而不会影响结构的最终受力.用常规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该工法的施工力学分析计算是可行的.提出了工程算例结构中各种铰结点的构造和设计尺寸,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某公共建筑施工所用高支模体系为背景,研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高支撑体系的内力与位移响应。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模板高支撑体系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应力变化以及变形最大的区域,为施工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施工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并说明了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路径和时间对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应力应变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预制装配式桥梁凭借施工质量好、对环境的影响小、现场作业时间短、施工安全水平高等优势,已成为桥梁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既适合于交通复杂的城市道路桥梁,也适合于施工环境艰苦的铁路桥梁建设。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梳理2020年度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进展。根据桥梁结构类型,从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两个方面论述了该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构造以及典型工程应用。经过粗略总结,在上部结构中,节点的连接构造、抗裂性能与耐久性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下部结构中,随着预制装配式体系在高烈度地震区桥梁中的应用,预制装配式桥墩的构造与抗震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下部结构的耐久性与抗裂性能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