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述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层流冷却和水幕冷却及其控制系统存在的难点。掌握这些情况对于中厚板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控冷系统的改造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技术的发展 ,重点介绍层流冷却和水幕冷却及其控制系统存在的难点。掌握这些情况对于中厚板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控冷系统的改造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厚钢板热处理技术及设备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厚板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发展应用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中厚板新型高强度均匀化冷却技术——Super OLAC及在线热处理技术——HOP(在线淬火及回火工艺)。同时,介绍了国内当前中厚板热处理线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情况以及国产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厚板辊式淬火机设备及应用情况。随着国内中厚板企业冶炼和轧制装备及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厚板轧后辅助工序和技术,尤其是提高钢板强度和性能等级的轧后热处理技术,已成为国内中厚板生产厂家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快速冷却技术能够满足先进钢铁材料的开发需求,实现低成本减量化工艺生产。新一代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技术因具有高的冷却强度、良好的冷却均匀性,大的、可调的冷却速率范围,灵活、精准的冷却路径控制等特点,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以2800 mm中板生产线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超快速冷却的新一代TMCP工艺的基本思想、设备特点以及产品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济钢中板厂为实现与新建中厚板厂产品结构的互补,加速产品的低成本生产与升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对本厂的技术装备、工艺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后,采用超级钢开发的先进技术思想,结合本厂控轧控冷系统的不断完善,着重进行了以四辊轧机为中心、机前机后控温为手段、轧后加速冷却为保障的多种生产模式的工艺完善与优化。  相似文献   

6.
单机架中厚板轧机的控轧控冷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振声 《宽厚板》1996,2(6):1-6
1 引言 由于人们对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加之现代化的设备和检测控制手段,使控轧控冷技术日趋完善,广泛用于钢材生产中,尤其在中厚板生产上更加普遍。但是,控制轧制对轧机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各国中厚板生产厂家,努力开发适合自己情况的交叉轧制方法,并配以必要的轧后冷却装置,以使产品强韧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一代TMCP(控轧控冷)工艺技术理念,充分利用细品强化、相变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化等综合强化手段,进一步挖掘钢铁材料潜能,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水是最廉价的合金元素”,采用节约型的成分设计和减量化的生产方法,较低成本实现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开发与大批量生产,获得高附加值、可循环的钢铁产品,不仅是新一代TMCP工艺的技术目标,同时也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众多中厚板企业的强烈诉求.实施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的关键是要开发出中厚板超快速冷却装备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从而为热轧中厚板生产过程实施新一代TMCP工艺提供装备支撑.传统中厚板控制冷却装备自1980年日本NKK开发成功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至今已历经三十余年,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内中厚板轧线控制冷却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企业工艺技术人员对控制冷却技术所涵盖的设备和工艺的认识及理解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提高.实际上,在中厚板企业冶炼和轧制装备及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生产工艺组织及管理水平近趋成熟的前提下,决定中厚钢板组织和性能等级以及平直度质量的轧后控制冷却技术及工艺,已成为国内外中厚板生产厂家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中厚板轧后冷却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现场使用的数学模型。对水冷模型这一关键控制环节给出了详细说明及程序流程图,并说明了已用于生产的模型算法及自适应方法。这为中厚板轧后冷却控制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和可控气氛石英管式炉研究了不同的精轧开轧温度和终了温度、精轧后冷却速率和冷却气氛对中厚板表面氧化铁皮物相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半定量分析了氧化铁皮中各个物相重量百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在870~950℃,随着精轧开轧温度的升高,氧化铁皮中Fe_3O_4相含量逐渐增加,Fe2O3相含量逐渐降低,在930℃时Fe_3O_4相含量达到最高值,因此选择高的精轧开轧温度能减少红锈的产生。精轧后在550℃用氮气冷却,氧化铁皮中没有Fe2O3相,只有Fe_3O_4相,用氮气代替空气冷却中厚板能明显减少中厚板表面红锈的产生。此外,中厚板精轧终了温度和轧后冷却速率对红锈产生的影响也被研究了。  相似文献   

10.
任庆海  李岩 《宽厚板》1998,4(4):14-18
1 前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迫使生产厂家对产品的质量愈来愈重视。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来生产廉价的高强度新品种,可以减轻重量、节省合金加入量及热处理的能量,因而成为中厚板生产的菊趋势。近些年来中厚板生产中轧后控制冷却成为一种新工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可以使中厚板强度提高而不减弱韧性,而且因含碳量或合金元素的减少而改善了塑性和焊接性能。这正是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这一新工艺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中厚板轧后层流冷却过程各阶段的传热分析、数学模型及初始边界条件的建立和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模拟数值求解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数学模型的精度与钢板组织性能的密切关系,并展望了数学模型在轧后冷却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唐钢基于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发的3 500 mm中厚板生产线超快速冷却装置,并结合即时冷却装置应用,开发出Q550以上级别高强钢、X70级别管线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新一代TMCP工艺以超快速冷却技术为核心,利用细晶强化和相变强化相结合的机制,改善了材料强度、韧性及焊接等性能,缩短了中厚板控轧待温时间,提高了生产率,既满足了中厚板产品板型及组织性能要求,同时还降低了对合金元素的依赖,真正实现低成本、合金减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三种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安钢中板的现有工艺条件,指出了安钢中板发展控冷工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涛  魏玲 《冶金设备》2011,(Z1):95-97
主要介绍了济钢中厚板轧后冷却ACC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厚板冷却过程高精度温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高满意度轧后冷却控制目标必须依赖于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系统高精度的温度场计算模型。以钢板内部热传导、空冷及水冷换热系数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轧后冷却数学模型,回归了空冷和水冷换热系数,采用Crank-Nicolson有限差分法求解钢板温度场。将该模型嵌入到国内某中厚板厂轧后冷却控制系统,对不同钢种不同厚度钢板进行轧后冷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终冷温度和目标终冷温度偏差±10℃的命中率在90%以上,很好地实现了冷却过程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冶金》2020,(2):53-55
以酒钢炼轧厂中厚板生产线超强气雾冷却系统的实际应用为基础,介绍了酒钢炼轧厂中厚板生产线超强气雾冷却系统的现场布置,研究和分析了超强气雾冷却系统在酒钢炼轧厂中厚板生产线的控制原理,总结了其冷却工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红  余广火  王鑫  陈应明 《宽厚板》2001,7(1):11-14
研究控制却工艺与中厚板性能的关系,通过对船板、容器板等的轧后控制冷却试验,并与控制轧制相结合,有效地提高重钢中厚板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厚板轧后在线快速冷却系统ADCO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厚板生产中的轧后控制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工艺。通过快速冷却系统ADCO可提高钢板的力学性能,并因含碳量或合金元素的减少而改善了塑性和焊接性能。它对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质量的板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中厚板生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本文介绍国内第1套在线快速冷却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供的热轧中厚板控轧控冷时轧制温度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程序,可供轧制中厚板控轧控冷制订压下规程使用,亦可根据模型给出的温降确定相应条件下的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高品质节约型中厚板产品的生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2012年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lling and Automation, RAL)为南钢2800mm中板生产线新建一套具备常规加速冷却(Accelerated Cooling,ACC)功能、超快速冷却(Ultra—fastCooling,UFC)功能、直接淬火(DirectQuenching,DQ)功能的多功能轧后先进冷却装置(Advanced Cooling System for Plate Mill,ADCOS-PM)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水处理系统和预矫直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新一代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技术(New Generation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NG—TMCP)为指导,充分发挥ADCOS—PM系统的技术装备优势,使低成本高强低合金钢、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管线钢以及低温容器钢等一系列高品质节约型中厚板产品得到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