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水基防锈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金属因生锈每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的金属防锈技术存在很多缺点,相比之下,环保型水基防锈剂在金属材料保护方面有许多优点.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水基防锈剂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几种新型水基防锈剂的防锈机理和性能,并简要概述了美国水基防锈剂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水基防锈剂的发展趋势,即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或农副产品提取防锈剂的有效成分,经改性后制成高效低毒的复合水基防锈剂.  相似文献   

2.
1.前言水溶性防锈剂在防锈性、耐水性等方面都不如油溶性防锈剂,但在节省资源、工序合理化、省劳力等方面则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水溶性防锈剂的发展历史不长,应用实例不多,不象油溶性防锈剂那样标准化,所以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这里,以水溶性防锈剂的大致分类、概括说明以及将其作为机械工厂工序间临时防锈剂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经历的事故事例为题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新型水溶性高分子基钢铁防锈剂。通过对水基钢铁防锈剂各种组分的选择发现:将聚乙烯醇与聚乙二醇两种高分子复配使用时成膜效果最好,所制防锈剂防锈效果最佳。在水基防锈剂中加入水溶性高分子成膜剂和防锈添加剂DC11P替代亚硝酸钠后,其防锈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油酸酰胺作为防锈添加剂的防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天源  衣守志  袁博  焦斌 《表面技术》2015,44(9):122-126
目的以油酸酰胺作为防锈添加剂自制防锈剂,优选配方,考察防锈性能。方法以环保型缓蚀剂水溶性硅酸盐为主要原料,以酰胺型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制备工序间水基防锈剂,通过电化学测试、耐候试验和扫描电镜等评价其性能。结果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涂抹自制防锈剂后,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9.12×10-7A/cm2,腐蚀电位提高到-0.4206 V。结论与市售防锈剂对比,以油酸酰胺为添加剂制备的水基防锈剂可以明显提高碳钢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无毒水基防锈剂的研制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雪丽  杨志霞  郭培宽 《表面技术》2014,43(3):115-119,128
目的研制一种无毒、高效的水基防锈剂。方法以植酸、聚天冬氨酸为主要成分,添加钼酸钠和苯甲酸钠作为助剂,筛选出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作为高分子成膜剂,配制防锈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防锈剂的最佳配方,并与亚硝酸盐型防锈剂进行防锈效果对比。结果植酸与聚天冬氨酸有较好的复配作用,助剂和高分子成膜剂的存在可有效增强防锈膜的耐蚀性。防锈剂最佳配方为:植酸60 mL/L,聚天冬氨酸25 mL/L,钼酸钠6 g/L,苯甲酸钠22 g/L,聚乙二醇4 g/L,聚乙烯醇5 g/L。该防锈剂成膜后,平均CuSO4点滴时间达75 s,耐盐水浸泡23 h,耐中性盐雾28 h,防锈效果良好。结论无毒型防锈剂的防锈效果与亚硝酸盐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其不含有毒物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快干型硬膜水基防锈剂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水基防锈剂就是将水溶性防锈添加剂和其它辅助剂溶于水中而构成的防锈液,过去广泛使用的亚硝酸钠防锈水就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这种防锈剂一般说来价格较低、使用方便,因此常用于钢制品的工序间防锈及短期防锈.但过去用的防锈剂均有以下弱点:一是制品上涂上防锈剂后表面总是“湿”的,具体地就是或者粘手或者留有滴液,这对包装和贮存极为不利;二是原来使用的防锈剂使用面窄,只能用于黑色金属,而对其它有色金属如铜合金、铝合金或者带镀层的零件都不适用,有的甚至会引起腐蚀;三是防锈期很短,工件浸涂后防锈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拓宽水基防锈剂的应用范围,根据机械行业的需要,我们研制成功HX-941型快干硬膜水基防锈剂,它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气相防锈剂是一种新型防锈材料,具有如下特点:(1)在较密封的情况下,防锈期长;(2)由于气相防锈剂挥发时的蒸汽无孔不钻,所以能进入结构复杂的零件内外表面而防止生锈,这是其它防锈材料难以解决的问题。(3)包装简单,启封方便,可节约包装费用等,用途比较广泛。目前国内外均已大量生产应用。但一般气相防锈剂多半只能用于一定种类的材料,因而对使用多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组成的复杂产品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白1964年开始,我们两单位研制并协作生产了适用于铸铁、钢和铝合金的气相防锈剂,这是一种综合型的气相防锈剂,由无机气相防锈剂(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有机酰胺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 化学工业公司与东芝グル -プ公司协作开发成功一种在便携式信息机器壳体等所用镁合金上适用的有机防锈剂“シャダンMG系列”。作为镁合金防锈剂 ,历来多用铬酸或磷酸锰 ,但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和再循环处理时带来合金成分变化而损害其加工性等问题。此次开发成功的防锈剂 ,可在镁合金壳体表面上形成一层纳米级的薄膜 ,既保持了它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又具有很好的覆层附着性。这种有机防锈剂已正式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器上 ,并已投放市场。保持镁合金电磁波屏蔽特性用的防锈剂@启明  相似文献   

9.
HJ-20-2气相防锈剂在造船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HJ-20-2气相防锈剂的溶解度,熔点,堆密度,实密度等物理化学性能,通过气相防锈甑别试验,气相防锈能力试验,封存试验评价了该气相防锈剂的作用性能,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对碳钢的阴极作用型气相防锈剂,对铜等有色金属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采用密闭空间挥发减量试验考察了其气相挥发能力,介绍了HJ-20-2气相防锈剂在船舶压舱盖和舵叶非涂装防蚀保护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丝束电极方法研究了防锈油防锈剂的添加量对防锈油膜不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防锈剂的添加量不影响防锈油膜腐蚀电位分布和阳极极化电阻Ra分布所遵从的分布规律;但对防锈油膜腐蚀电位的分布区间和极化电阻分布区间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随着防锈剂的增加,阴极极化电阻Rc分布从不连续二项分布转变为连续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的一次加药干式停备用防锈保护方法在现场实机应用的结果,从其耐蚀性等方面表明研发的新方法及DAK新型停用防锈药剂是有效的,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黄秉升 《表面技术》1994,23(6):252-255
从逐渐不采用强酸碱的角度回顾了除油、除锈、发黑及电镀等技术近年的进展情况,介绍和评价了这类技术涉及的一些市售商品,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些材料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RUST-X稳化型水性带锈底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UST-X稳化型水性带锈底漆是以高分子成膜树脂、含锈草剂、铁锈转化剂、金属清洗剂、表面活化剂、结合剂、各种助剂等合成反应而制成,是单组份涂料和双组份涂料二种。单组份搅匀后直接涂刷乳兰色液体,涂刷10分钟后,转化成黑色表面涂层,双组份将单组份液体70%+红棕色粉末30%合并后充分搅匀,熟化15分钟及可涂刷,深红棕色液体涂刷后10分钟转化成深红棕色表面涂层,单组、双组都是表干20分钟,实干8小时。RUST-X稳化型水性带锈底漆是完全采用美国最新技术与进口材料,而且该涂料涂刷面积大,干燥快,坚硬牢固,无毒环保,无污染,无危险,涂刷一次(单层)完全使铁锈转化成有用成份。(单层)在户内10年左右不会再生锈,在户外1年不会生锈。  相似文献   

14.
XPS和AES研究ACN复合剂在青铜表面上形成的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XPS和AES方法,研究了含AMT的复合物ACN处理青铜和含粉状锈青铜的形成膜中组成及成分,结果表明膜中含有N,S,C,O和Cu,其中Cu元素以+1价存在,且膜中无Cl元素。  相似文献   

15.
耐候钢及其腐蚀产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耐候钢的发展、国内外使用及研究状况,概述了合金元素对耐候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腐蚀产物的组成、锈层形成及其演变的电化学过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对今后耐候钢的研究与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智峤  胡裕龙 《表面技术》2018,47(5):113-121
带锈涂料可以在有一定锈蚀的钢铁表面进行涂装,适合于表面处理质量不易达到要求的钢铁表面的防腐,尤其适合于船舶、桥梁、海港码头、海洋工程等大型钢结构维修时的涂装。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前使用的转化型、稳定型、渗透型和功能型带锈涂料的原理、性能、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带锈涂料的基料、颜料、转化剂、渗透剂的使用和研究现状,综述了带锈涂料的测试方法。对于船用带锈涂料,应着重考察漆膜的附着力、抗起泡性能和耐浸泡性等指标,研究锈在涂层中的转化行为,对船体用带锈底漆还应着重考察漆膜的耐阴极剥离性能。深入进行带锈涂料的机理研究,开发高性能树脂、颜料、锈转化剂和渗透剂,研发经济、环保、高性能的带锈涂料,尤其是研发高防腐蚀性能的带锈涂料,是我国涂料行业亟待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输电杆塔长期运行后表面热镀锌层严重锈蚀,通过探讨锈层转化和锌层磷化的作用机理,研制了一种能同时转化锈层和磷化锌层的磷化液,确定了其关键组分锈层转化剂CUT-051和锌层缓蚀剂CUT-052。试验结果表明,该磷化液可在锈蚀热镀锌表面形成磷酸盐保护膜,作为涂装前处理剂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锌、钙、镍、锰为主要成膜物质,硝酸盐为促进剂,有机酸为稳定剂,研制了一种中高温拉拔型磷化液。该磷化液不含亚硝酸根,磷化过程中无需添加调整剂、沉渣少、性能稳定,其磷化膜特点在于耐磨、耐压,具有可塑性,主要用于金属标准件加工的前处理。通过钙离子浓度对磷化膜影响的研究,考察了总酸度、游离酸度、磷化时间以及磷化温度对膜重的影响,并得出了较佳的磷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高速线材表面红锈的形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义  赵建平 《轧钢》1998,(4):13-15
通过对高速线材轧机生产工艺的分析,找出了高速线材表面红锈的形成原因,讨论了反向空气清扫压力、吐丝温度和冷却水质量对线材表面红锈的影响,提出了避免线材表面出现红锈应采用的工艺参数。经实践检验证明,其选择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水解聚马来酸酐缓蚀分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失重法研究了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的缓蚀和分散 性能.结果表明,在HPMA的浓度为50 mg/L渗透剂的浓度为0.5 mg/L有最佳缓蚀效果,缓蚀率为69.3%(80℃).HPMA的分散性能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HPMA的浓度为10.0 mg/L时,其平均分散性能达到630×10-2mg/cm2·h,而在渗透剂T为1.0 mg/L时,平均分散能力达到了6.83×10-2mg/cm2·h.分散性能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温度为20℃、pH值为6或9时,HPMA分散性能较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