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N,N,N′,N′-四辛基-2-甲基-3-氧戊二酰胺(Me-TODGA)或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为相改良剂、煤油为稀释剂,对比研究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锶浓度、温度对Me-TODGA-TBP体系和TODGA-TBP体系萃取Sr2+的影响,并采用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2种酰胺荚醚萃取Sr2+的分配比(DSr)随HNO3浓度(c(HNO3)=0.1~2.7 mol/L)、萃取剂浓度(c(萃取剂)=0.05~0.3 mol/L)的增加而增大,随Sr2+浓度的升高略有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种萃取剂的萃合物组成分别为Sr(NO3)2•3Me-TODGA和Sr(NO3)2•2TODGA。萃取反应的ΔH分别为-69.46 kJ/mol和-51.39 kJ/mol,ΔS分别为-190.5 J/(mol•K)和-128.4 J/(mol•K),ΔG分别为-12.68 kJ/mol和-13.12 kJ/mol。相比之下,Me-TODGA萃取Sr2+的分配比不到TODGA的1/5。  相似文献   

2.
以D309树脂为原料,采用甲醇 水溶液法合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R)树脂,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合成树脂对废水中Fe3+、Co2+、Mn2+的吸附性能,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和动力学实验考察了合成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能力随接触时间的变化情况和吸附机理。研究表明,该树脂对Fe3+、Co2+、M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在25 ℃下最大吸附量可分别达25.07、20.58、41.87 mg/g,吸附速率较快,吸附4 h均可达到吸附平衡;在二元金属离子混合体系中,树脂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关系遵守Mn2+>Co2+>Fe3+的基本关系;Ca2+、Mg2+干扰离子存在情况下,树脂对Co2+的去除率基本不变,维持在97%左右,树脂对Fe3+的去除率得到提高,由50%上升到98%,而树脂对Mn2+的去除率反而下降,由92%下降到80%。  相似文献   

3.
磷钼酸铵/聚丙烯酸复合凝胶吸附剂的合成及对铯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为基底合成了磷钼酸铵/聚丙烯酸复合吸附剂(AMP-PA)。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AMP-PA进行表征。研究了振荡时间、酸度、Cs+ 浓度对铯吸附的影响,及多种离子存在下吸附剂对铯离子的选择性吸附。静态实验结果表明:AMP-PA吸附铯大约5 h达到平衡;HNO3浓度在0~3.0 mol/L范围内对铯的吸附量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计算得到的最大吸附量达到4.7 mg/g;采用3.0 mol/L NH4Cl+1.0 mol/L HNO3解吸,解吸率大约为70%;多种离子存在下对铯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动态柱实验发现,AMP-PA对铯的吸附量为4.32 mg/g,解吸率约为50.4%。在高浓度杂质离子Na+、K+、Sr2+、Co2+、Fe3+、Zn2+、Ca2+存在下,AMP-PA柱可以选择性分离铯,在铯的淋洗液中Co2+低于检测限,含量最高的Fe3+分离因子为3,浓度比起始浓度降低四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锡钾(KSnS),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等对KSnS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pH值、接触时间、共存离子和Sr2+初始浓度对KSnS吸附Sr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pH=7.25、Sr2+初始浓度为5.5 mg/L的条件下,KSnS对Sr2+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5 min,Sr2+去除率为99.62%。吸附反应可操作pH值范围较宽,52+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溶液中含有K+、Na+、Ca2+和Mg2+等共存离子时,二价离子的干扰大于一价离子。KSnS对Sr2+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通过Weber-Morris模型和Boyd模型分析可知,液膜扩散是主导吸附速率的步骤。  相似文献   

5.
对高剂量率60Co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测量并校准井型电离室。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方法利用指型电离室测定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进而对井型电离室校准。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为1.061 3×10-2 Gy·m2·h-1,井型电离室的校准因子为9.391×105Gy·m2·h-1·A-1;60Co放射源的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标准值的不确定度为2.11%(k=2),井型电离室校准因子的不确定度为2.6%(k=2)。实现了60Co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量及其井型电离室的校准,为高剂量率60Co近距离治疗源的临床质控提供了量值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铝皂石胶体为原料,用静态吸附的方法,通过计算吸附量和吸附率,探讨铝皂石胶体吸附Cs+时,吸附时间、胶体溶液pH值、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腐殖酸(HA)的投加量以及吸附时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 mL 300 μg/mL的Cs+溶液加入9 mL饱和铝皂石胶体溶液,吸附时间为20 min、溶液pH值为7,腐殖酸(HA)的投加量为3 mg,温度为45 ℃时,铝皂石胶体对Cs+的吸附效果最好。溶液中阴阳离子对吸附的抑制作用顺序分别为:CO32->HCO3->NO3->SO42-,Ca2+>Mg2+>K+。铝皂石胶体对Cs+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热力学模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高庙子膨润土作为吸附介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高庙子膨润土在不同水相环境中对核素239Pu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接触时间、水相pH值、离子种类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对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达到99%以上,且吸附速率较快,4 d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水相pH值增大,膨润土对钚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水相中CO32-、Fe3+和Ca2+对钚吸附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当离子浓度小于0.02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分配系数Kd值逐渐减小;当离子浓度大于0.02mol/L时,分配系数Kd值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黏土岩的组成矿物白云石和方沸石对Sr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时间、初始pH值、初始浓度、离子强度以及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并利用XRD、FT-IR和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能有效吸附Sr2+,初始pH值升高会促进吸附,离子强度增大会抑制两种材料对Sr2+的吸附;吸附均在6 d时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均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Sr2+初始浓度的增加,白云石吸附Sr2+的吸附分配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方沸石吸附Sr2+的吸附分配比不断降低;腐殖酸会抑制白云石吸附Sr2+,对方沸石吸附Sr2+的过程略有促进;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白云石吸附Sr2+的吸附机理较为复杂,而Sr2+在方沸石上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上述结果可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选址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90Sr/90Y放射性衰变平衡体系中分离获得的90Y溶液具有无载体、金属杂质含量高等特点,需要进一步纯化才能应用于90Y放射性药物的制备。本工作研究了AE4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盐酸溶液中对Y3+、Fe3+、Al3+、Zn2+、Mg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E4树脂在盐酸溶液中不吸附Al3+、Zn2+、Mg2+;在3 mol/L以上的盐酸溶液中对Fe3+吸附性能较好;在7 mol/L以上的盐酸溶液中对Y3+的吸附性能较好。含有Y3+、Al3+、Zn2+、Mg2+等元素的混合溶液在3 mol/L HCl溶液通过AE4树脂柱后,Fe3+基本被全部吸附在树脂柱上;吸附余液调节盐酸浓度至7 mol/L,通过另一根AE4树脂柱,Y3+基本被吸附在树脂柱上。最后用0.01 mol/L HCl洗脱吸附在树脂柱上的Y3+,得到纯化后的YCl3溶液。稳定核素和90Y示踪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E4树脂纯化90YCl3溶液的工艺可行,AE4树脂可用于90YCl3溶液中Fe、Al、Zn、Mg等主要杂质金属元素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
榕树叶-活性污泥协同曝气吸附铀的热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及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20~50 ℃榕树叶-活性污泥协同曝气吸附铀的热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调节pH=3.0,吸附时间60 min,榕树叶-活性污泥体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UO2+2的吸附率超过99%,室温20 ℃下最大吸附量达到13.055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来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都大于0.98,体现了单层吸附与多层覆盖相结合的吸附模式;求得反应的ΔH=-45.2 kJ/mol, ΔS=-46.2 J/(mol·K), ΔG分别为-31.7(20 ℃), -31.2(30 ℃), -30.7(40 ℃), -30.3(50 ℃) kJ/mol.根据ΔG<0, ΔH<0及平均吸附能大小判断,榕树叶-活性污泥协同曝气体系吸附铀是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提出一种络合-吸附处理方法。初步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有机络合剂、活性炭作为吸附剂、Co~(2+)作为去除对象,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加入EDTA后可显著提高活性炭对Co~(2+)的去除率,符合理论预期,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络合-吸附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去除率随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振荡16h后吸附达到平衡;溶液的pH值显著影响络合-吸附过程,最适宜pH值约为7.0;EDTA与Co~(2+)摩尔浓度比为1∶1时,Co~(2+)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吸附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活性炭对EDTA-Co络合物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将功能化介孔碳(OCMK-3)与N-烯丙基单体相结合,制备了带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咪唑/有序介孔碳(AIM/OCMK-3)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S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U(Ⅵ)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AIM/OCMK-3吸附U(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4.0时AIM/OCMK-3对U(Ⅵ)的吸附能力最高,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相较于CMK-3,AIM/OCMK-3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容量由40.90 mg/g增大至213.01 mg/g。HCl为最佳洗脱溶液,AIM/OCMK-3在吸附-脱附铀的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分别在pH值为3和8条件下制备具有不同交联度的磁性壳聚糖树脂(TPP-MCR)。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及初始铀浓度对TPP-MCR吸附UO2+2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两种不同交联度TPP-MCR吸附UO2+2的影响差别较大。FTIR分析表明,TPP-MCR中磷酸根为UO2+2主要吸附位。TPP-MCR吸附UO2+2为吸热自发过程,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拟合,293K时最大吸附容量为166.7mg/g。吸附UO2+2后的TPP-MCR可用0.1mol/L HNO3-0.1 mol/L EDTA溶液洗脱再生,并可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14.
《核技术(英文版)》2016,(6):232-241
In this paper,a novel material for Co(Ⅱ)adsorption,titanate sodium nanotubes(Na_2Ti_2O_5-NTs)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and then they were used to remove Co(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 and compared with titanic acid nanotubes(H_2Ti_2O_5-NTs) and potassium hexatitanate whiskers(K_2Ti_6O_(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o(Ⅱ) on the materials was dependent on p H values and was a spontaneous,endothermic process.Specifically,Na_2Ti_2O_5-NTs exhibited much more efficient ability to adsorb Co(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with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85.25 mg/g.Furthermore,Na_2Ti_2O_5-NTs could selectively adsorb Co(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coexisting ions(Na~+,K~+,Mg~(2+),and Ca~(2+)).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a_2Ti_2O_5-NTs were potential effective adsorbents for removal of Co(Ⅱ) or cobalt-60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5.
木屑季铵盐型螯合吸附剂对U(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木屑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木屑季铵盐型螯合吸附剂(MS),用于强化木屑对含铀废水中U(Ⅵ)的吸附性能。对所得MS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探索了MS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S投加量为0.1 g/L、吸附时间为2 h、pH=4.5、吸附温度为30 ℃时,铀去除率达99.7%,较未改性木屑对铀的吸附率提高了26.9%。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脱附剂,初次解吸率达99.9%,表明MS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含低水平放射性过渡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需求,本工作以Co(Ⅱ)为代表,研究了粉煤灰衍生介孔硅钙材料对Co(Ⅱ)的吸附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铝粉煤灰“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提铝”工艺在预脱硅阶段产生的硅钙材料副产品,以水化硅酸钙(C-S-H(Ⅰ))(钙硅原子摩尔比n(Ca)/n(Si)=0.98~1.00)为主要矿相,属于具有高比表面积(733 m2/g)且孔隙发达的介孔材料,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酸碱缓冲性能(pH=2~10)以及一定的阳离子交换性能(Ca2+/H+)。介孔硅钙材料在35~60℃对Co(Ⅱ)吸附容量最高可达209~296 mg/g,整个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吸热反应,吸附可在3 h内快速达到平衡,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占84.5%)。而对实际核电站大修废水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对其中的放射性Co(Ⅱ)去除率大于98.6%,并且其他放射性过渡金属离子也得到去除。在当前放射性核素的水泥固化处置中,介孔硅钙材料不仅与水泥有较高的相容性从而实现放射性核素的高效稳定化,同时还可替代部分水泥从而实现固化产物的减量化,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该介孔硅钙材料在放射性废水核素去除方面具有较大的资源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硅胶对铀的吸附作用,实现了对同时含高浓度硝酸根及微量铀的放射性废液中铀的回收。利用模拟废液进行静态实验,研究了溶液pH值、铀初始浓度、硝酸盐浓度及硅胶比表面积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增大有利于硅胶对铀的吸附;而溶液中铀初始浓度的升高会使铀在硅胶上的吸附效率降低;pH值为8.1时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硝酸根在硅胶上不吸附,且对铀的吸附几乎无影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硅胶有利于铀的吸附。利用实际工艺废液进行的动态柱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8.1时,硅胶对铀的吸附容量可达22.3 mg/g。吸附在硅胶上的铀可被1 mol/L的硝酸溶液淋洗下来,解吸效率达近100%。  相似文献   

18.
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偕胺肟基改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前后MWNTs在不同条件下对铀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2~8的范围内,未改性的碳纳米管(raw-MWNTs)与偕胺肟基改性碳纳米管(AO-MWNTs)对铀的吸附容量均是先增大后降低,pH值为5时达到最大。随着铀初始浓度的增大,raw-MWNTs和AO-MWNTs对铀的吸附容量逐渐升高。当铀初始浓度为10 mg/L时,AO-MWNTs对铀振荡吸附30 min后达到平衡,吸附容量可达18.93 mg/g,而raw-MWNTs对铀振荡吸附60 min后趋于稳定,吸附容量可达9.59 mg/g。AO-MWNTs对铀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最大理论吸附容量为106.38 mg/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级亚铁氰化铜(CuFC)吸附-微滤工艺去除实验模拟废水中的~(137)Cs,研究废水中~(137)Cs初始活度浓度(C0)、吸附时间、pH值、竞争离子以及CuFC投加量对去污因子的影响。分别用去离子水、地表水和海水配制模拟废水,当模拟废水中~(137)Cs的初始活度浓度分别为4.24×10~5、2.84×10~5、2.84×10~5 Bq/L,吸附时间为90min,pH值为7,CuFC投加量为80 mg/L,不投加竞争离子时,本工艺的去污因子分别达到2.06×10~4、1.62×10~4和9.36×10~1,说明CuFC吸附-微滤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含~(137)Cs废水处理工艺,且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溶液pH值、共存离子、Cs+初始浓度等对聚丙烯腈-钛硅酸钠(PAN-NaTS)吸附Cs+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吸附机理和热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NaTS对Cs+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20 h;最佳pH值为3.90~10.87;溶液中含K+、Na+、NH+4、Ca2+或Mg2+时会抑制PAN-NaTS对Cs+的吸附。PAN-NaTS对Cs+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且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共同控制吸附速率,颗粒内扩散是决定吸附速率的关键。PAN-NaTS对Cs+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PAN-NaTS对Cs+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19-298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