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孔祥松  贾卓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8):1453-1455,150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先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该文在两种技术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最后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移动节点在两个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而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快速移动IPv6和层次移动IPv6切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快速层次移动IPv6的切换方案,减小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HMIPv6的LT-TMAP快速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勇  王康华  孙为 《计算机工程》2010,36(5):125-127
分层移动IPv6(HMIPv6)作为移动IPv6的一种改进技术用于解决宏移动和微移动之间的切换管理问题。针对移动锚点(MAP)的选取不合理造成移动节点服务时延增加、MAP负载过于集中等问题,提出HMIPv6的授权给临时移动锚点(LT-TMAP)快速切换方案,在理论上描述该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MAP资源,具有更好的实时性,提高了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种具有AAA功能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目前WCDMA/GPRS、WLAN网络中的移动性相比,移动IPv6是一种网络层移动性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垂直切换.但是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和安全性影响了其商业部署,提出了一种将快速切换和AAA结合起来的机制.并在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接入路由器和Linux主机上实现了该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小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6.
移动且不需要改变IP地址是移动IPv6的关键所在,而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就在移动过程中的切换。如何降低切换延时是衡量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标准。为此,针对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内的频繁切换已提出层次移动IPv6,用以降低时延,针对二层网络触发的切换预期已提出移动IPv6快速切换。本文提出一种以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HMIPv6)为基础的改进方案,首先针对快速切换的链路层时延引入缓存机制,然后主要针对域间切换MAP无法减少注册时延的问题,引入功能路由概念,提出最优功能路由算法,以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率。实验分析表明,相比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有很大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蕾  杨鹏  何剑锋 《计算机工程》2008,34(24):85-87
针对层次型移动IPv6协议中存在的域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交互式实时应用的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快速无缝切换方案,该方案能够优化移动IPv6的切换延迟以及分组发送延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802.11WLAN环境给出了能够有效减少移动IPv6快速切换延迟的关键因素.描述了在实现该协议的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技术难点问题,提出并实现了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本论文给出的设计以及实现对于WLAN环境下的快速移动IPv6协议标准的制定以及实现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移动IPv6技术和原始IP技术,以及对三角路由问题的解决,通过对两种技术的网络吞吐量、包延迟时间以及包抖动率的对比,阐述了移动IPv6路由技术的优越性,并针对当前移动IPv6技术的切换延迟以及返回路由测试机制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v6(MIPv6)的切换性能是保证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MIPv6中移动节点切换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免重复地址检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重新划分IPv6地址的64位接口标识符为1位移动标识位、32位家乡代理IPv4地址和31位随机数,可保证移动节点接口标识符在全网的唯一性,使移动节点在不同链路切换过程中不再需要重复地址检测,进而可有效提高移动节点的切换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需要进行任何重复地址检测即可完成移动节点无缝切换,且缩短移动节点切换时延约25%。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和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在移动网络中引入因特网协议第六版(IPv6)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移动网络补充接入手段,用于解决在热点地区分流数据业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首先分析了终端的兼容性,其次介绍了WLAN接入的网络架构,提出了一个在WLAN接入场景下的IPv6演进方案,优...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移动IPv6切换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移动切换性能测量指标,提出了移动IPv6切换性能测量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移动IPv6切换性能测量原型系统.该系统能测量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移动切换性能,解决了现有测量工具部署繁琐的问题.用该系统在实际的测试网上进行测试实验,实验发现移动IPv6切换对各种网络应用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切换性能随着网络层次的增加越来越差,从网络层往上到应用层切换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IPv6强大的寻址方案和对移动性的支持,使其在WLAN中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WLAN为用户提供了便捷接入的同时,也带来相较于有线网络更大的安全威胁,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和自动配置功能等这些特点使得WLAN的接入安全变得更为复杂。设计一个IPv6 WLAN环境下的安全网关,能够检测到网络中潜在的漏洞和威胁,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并对未授权接入、DAD DOS攻击和重定向攻击三种安全威胁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安全网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Linux下实现MIPv6 AAA系统的接入路由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红梅  郭巧  刘雅静  廖斌 《计算机应用》2005,25(5):1193-1195
针对有效控制MIPv6移动节点在不同管理域间的资源访问问题,提出了采用DiameterAAA协议完成授权、认证和计费的解决方案,并利用Linux内核自带的netfilter框架实现了WLAN接入路由器,使得接入路由器不仅具有接入控制功能,还可以实现Diameter的客户端功能,取代了采用MIPv4协议时的外地代理实体,完成了MIPv6与Diameter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移动用户在改变接入网时仍能保持与网络的通信,并对移动节点提供安全保护,在已有IPv6路由器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PSec的移动IPv6功能.文章介绍了安全移动IPv6的设计和实现,对移动IPv6路由器截获、转发数据和用IPSec保护移动IPv6等设计难点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王峰  闵志松  王清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1):2575-2576,2695
IPv6协议取代IPv4已经成为趋势,IPv6对移动IP的具有更强的支持,但是现阶段防火墙存在无法正确处理移动IPv6数据包的问题.在分析移动IPv6的通信机制以及现阶段包过滤防火墙特性的基础上,针对移动节点在通信过程中位置变换的情况,分类探讨了移动IPv6的通信机制与现阶段防火墙过滤规则的各种冲突现象,总结了冲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Multicast IPv6 is an efficient way of transmitting data simultaneously to a group of IPv6 users.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the required bandwidth of IPv6 data delivery compared to unicast transmission. The data rate of multicast transmission over WLAN is confined by the user with the lowest rate in the multicast group, which is called the fixed base rate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livery method that incorporates both multicast and unicast transmissions to solve the fixed base rate problem. The proposed method divides the IPv6 network into two levels: multicast mode for the upper level of the network [IPv6 server to Access Point (AP)], and unicast mode for the lower level (AP to mobile nodes). To maintain the end-to-end multicast transmission, the AP is responsible for converting multicast packets to unicast packets. Such a combination enables the proposed method to inherit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ulticast and unicast transmissions.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in a test-bed environment that considers the transmission of real-time video application. The proposed multicast-unicast is able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and video quality experienced by the end user, with low packet loss and transmission del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