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牛山金矿综合信息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简称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胶北花岗岩-绿岩地体东部,区内荆山群和胶东群变质绿岩建造是金矿化的矿源层。金牛山金矿床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的北段,主要控矿构造为NNE、NE向断裂。通过系统研究矿床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综合信息,预测新的探矿靶区,工程验证后取得了显著的探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牟平—乳山金矿带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平—乳山金矿带位于胶东半岛东部,金成矿条件较好。荆山群、NNE向断裂及昆嵛山花岗岩岩体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含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地质等资料进行构造解译,研究了牟乳金矿带的构造特征。通过对金矿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断裂带的特征及形成机理、矿床的构造成因、牟乳金矿带的构造及成矿特征等进行分析和归纳,认为本区金矿床具有呈斜方网状排布、等距性和斜列性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金矿找矿靶区,筛选出7个有利成矿区,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3.
狗皮溪-凤坪界金矿为赋存于赋存于元古界高涧群韧性剪切带蚀变岩中,以充填方式形成,属于受构造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床,本文主要对狗皮溪-凤坪界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并对矿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为该区域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青海东昆仑区域地层与构造情况,对区域矿床(点)类型、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等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区域金矿找矿模式与找矿方向,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沙旺金矿区是胶莱盆地北东缘近年来新发现的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特殊性,为压扭性断裂控制的脉状硫化物矿床。在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对矿区内矿化带、矿体、矿石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类型进行了详细总结,并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各类找矿标志,指明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和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6.
天井源金矿区位于赣东北地区,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对接带北侧。该区区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在分析天井源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矿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金青顶、三甲、英格庄金矿位于胶东隆起区东部的牟平-文登隆起南缘,牟平-乳山金成矿带的中部。区域内NNE向断裂最为发育,为金矿热液的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赋存空间。牟乳矿带金矿床多数产在昆嵛山花岗岩与胶东群变质岩接触带的花岗岩一侧, 体现了时、空、岩控矿特点。牟乳地区可以划分出4个NW向构造条带,其中只有金牛山-金青顶成矿带、午极-三甲成带是较强的构造成矿带,而其他2个带成矿较弱、岩脉不发育、极少出现工业矿床。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金矿富集规律等入手,分析矿床的控矿因素,提出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断裂带中段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典型金矿点地质特征研究,总结该区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溶液在先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中和岩石裂隙中不断循环渗流,并选择有利的构造部位、有利的岩性交代充填矿床。此类矿床在澜沧江中段地区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安溪沟金矿位于甘肃省西成矿田铅锌金成矿有利地段。笔者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结合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区内金矿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化产于一定的有利层位,与区内构造破碎带、层间挤压片理化带及岩脉发育程度关系密切,金矿贫富与黄铁矿多寡、蚀变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位于"金三角"地区,在勘查区域范围内矿产资源丰富,从上世纪开始至今已经实施了多次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发现了多处金矿床,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集中地区。通过前期的勘察工作,我们发现勘查趋于的矿床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为提高,需了解勘查区域过去地质工作情况,同时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地质勘查作业和区域成矿分布、找矿工作的影响,还要了解黄金矿权信息、矿床成因等。通过探索研究,总结出该地区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才能以此为依据做好找矿潜力分析。本文在分析勘查区域地质特征、矿石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金矿找矿技术进行分析,然后探讨金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长地儿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文华  张成江 《铜业工程》2010,(1):34-37,45
根据矿床所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对长地儿金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该金矿的区域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认为峨眉山玄武岩、韧性剪切带与该区金矿形成关系密切,采用地质物化探综合手段,对该区已发现的化探异常进行查证,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在胶莱盆地及其周边部位, 已发现许多金矿床(点), 典型矿化类型主要有: 受滑脱拆离断层控制的中温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乳山蓬家夼)、受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砾岩型金矿(牟平发云夼)、中温热液改造型金矿(平度大庄子)、次火山岩型金矿( 五莲七宝山)。对比分析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以及演化历史, 认为这些矿床是在不同构造位置、不同成矿流体参与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以期推进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研究、指导进一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年来的地质工作,认为南门岭金矿属热液充填断裂破碎带型矿床,其矿化体产于近东西断裂破碎带中,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及矿化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该区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陕西双王金矿床含金角砾岩带赋存于秦岭泥盆系星红铺组地层中,地质特征独特,金矿化主要产于角砾岩的含铁白云石-黄铁矿胶结物中。通过对双王金矿床角砾岩带外围进行地质勘查,在角砾岩带南部发现了新类型微细浸染型KT8-1金矿体,金矿化与石英脉、黄铁矿关系密切。为了进一步分析双王金矿床的找矿前景,对矿床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等综合研究,对比分析凤太金、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内超大型的典型金矿床为八卦庙金矿床、双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提出双王金矿床成矿(分带)模式,总结了矿床成因,建立了找矿模型,初步确认角砾岩上下盘围岩中,尤其是KT8-1金矿体深边部具有非常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华北地区不断有新的矿床、矿种被发现和勘探,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这也充分显示了该区域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华北地区金矿的找矿工作为例,主要就该区域金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圩金矿是于1987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在对河塘岩体东侧内外接触带进行了1:2.5万土壤测量时被发现并进行普查。本文通过系统的矿床学研究,揭示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线索,以期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天子坪金矿地质特征的描述,通过对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天子坪矿床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成矿物质来源为岩浆岩(八卦山)和地层(下古生界泥盆纪舒家坝组),高桥一罗坝断裂及其两侧的张性次级断裂为矿床的导矿、容矿断裂,在总结了天子坪金矿找矿标志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黑石梁金矿是新疆哈密市发现的一个小型规模大小的金矿床,该矿主要分布于康古尔断裂的南部区域上,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东侧区段上,该矿成因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中酸性岩浆岩亚型金矿,主要由石英闪长岩中后期石英所形成,该区的断裂构造比较发育,矿体明显受控于这些断裂构造。下文中结合实践,探讨该矿区域地质、矿床地质以及矿体地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矿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希望能对区内同类型的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天望台山岩金矿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属于小型金矿床。通过对天望台山岩金矿的区域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该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总结,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重要金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上百处金矿床(点)。近几年在牟乳成矿带北段的邓格庄金矿开展的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以邓格庄矿床为典型矿床,对牟乳成矿带带内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带内金矿体严格受NNE向断裂控制,并对牟乳成矿带进行了找矿潜力分析,认为该区已知矿床主矿体外围工作程度较低,仍有较大找矿空间。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内地质、物化探资料,预测了两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