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煤层的保护研究首先要进行储层速度敏感性研究,而许多煤层气藏的储层是低渗低孔储层,采用常规的方法无法测试,为了了解致密煤层的实际情况,尝试使用气体作为流动介质进行储层速敏性实验研究。以山西某致密煤层气藏岩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模拟地层水和高纯氮气为驱替介质进行了速度敏感性实验,并对2种测试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越低的区块渗透率损害程度越不明显,采用二次气测速敏实验法得出的渗透率与液测渗透率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对于致密气藏进行速度敏感性实验研究,可以考虑用气测替代液测实验评价。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工裂缝储层中填充支撑剂的运用探索,分别设立了2种不同的填充方式和4种填充程度,采用应力敏感性实验和导流能力测试实验,观察各岩心间的应力敏感性和导流能力差异,探究支撑剂在人工裂缝储层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种铺砂方式均存在当充填层中支撑剂含量较少时,随有效应力或闭合压力的增大,支撑剂难以支撑储层表面,渗透率和导流能力迅速下降;80%铺砂浓度充填层岩心的临界压力为16.08 MPa,80%铺砂空间充填层岩心的临界压力为17.13 MPa,2块岩心均是前半段体现储层裂缝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后半段体现基质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导流能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闭合压力在10~70 MPa时,80%铺砂空间充填层的导流能力明显高于80%铺砂浓度充填层的导流能力,证明支撑剂的排列方式对储层导流能力有着积极影响,并在油气田开发应用中提出了新的见解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德明  贾义洲 《中州煤炭》2016,(10):146-149,153
在综合分析研究大港油田两口预探井储层岩心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压汞分析、X射线衍射、滴定等方法,详细介绍了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及地层水组分,通过敏感性试验,主要包括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等,揭示储层特征与地层损害因素的内在联系,系统评价了储层潜在损害因素类型和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储层临界流速为0.1 mL/min,为中等速敏;临界矿化度为18 000 mg/L,具有中等程度的水敏效应;pH值为11时,储层具有强碱敏;储层岩心对盐酸和土酸均无敏感性,为可酸化处理储层。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长7储层喉道细小、物性差,且矿物组分复杂,外来流体易改变储层的渗流能力。为了识别外来流体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情况,依据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延长组长7储层进行敏感性实验研究。结合X衍射、全岩定量分析、铸体薄片分析等实验方法,分析了研究区长7储层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以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油层组具有弱速敏、弱水敏、弱盐敏、无碱敏、无酸敏(15%HCl)。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富黄探区长7油层组开发中应注意控制注入水的矿化度,使之与地层水矿化度相近;此外,富黄探区长7储层酸敏性矿物有方解石和绿泥石,经酸处理后方解石溶解,帮助改善喉道尺寸,长7油藏组适合进行酸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聚合物钻井液的降解破胶程度是影响煤层气水平井储层保护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煤层气水平井破胶剂评价方法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常用的旋转黏度计评价方法存在误差大、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毛细管黏度法评价方法,相较于旋转黏度计法,毛细管黏度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更准确。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破胶残液黏度直接影响储层损害程度,当破胶残液的毛管黏度低于3.0 mPa·s时,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可达85%以上。山西沁和能源端氏煤矿4口水平井现场实践表明,利用毛细管黏度法判断破胶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裂缝、溶洞储层地质模型一直都是较为关注的难题.通过利用储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确定地质模型的框架;对岩心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的孔隙度范围内都有微裂缝存在;对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裂缝、溶洞出现时显示出较低密度或高孔隙度,因此利用密度孔隙度和基岩孔隙度做裂缝和溶洞的定性描述.在对井间储层预测时,根据不同类型的储层应选取了不同变程,这样确保了不同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分析认为利用密度孔隙度、钻速、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有效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7.
吉林英台地区储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标准岩心分析程序,对吉林英台地区储层岩心进行了室内研究,初步评价了储层敏感性,认为该地区储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盐敏性(中等偏强),水敏性(中等),碱敏性(中等),速敏性(弱)。同时提出了保护储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述川中河包场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气藏的地质概况、储层特征,分析了研究区的岩石矿物组分,认为须二段气藏储层基质物性差,裂缝发育,系次生溶蚀孔和发育的裂缝有机配置的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体储层.从砂岩粘土矿物含量、类型及赋存方式,阐明了水敏效应对储层潜在伤害的影响.以岩心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水敏感性伤害类型、程度及相应的对策.认为:河包场须二段砂岩储层属于较弱至中等水敏性地层.伤害程度达10%~30%.造成水敏的主要原因是伊利石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同时也存在膨胀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储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NNW油田松700区长6储层精细分层对比和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取芯井物性数据、测井数据、选用流动带指标(FZI)方法将取芯井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成A、B、C、D四类,并建立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技术对取芯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学习训练,建立其与测井参数的关系模型,利用非线性关系模型对非取芯井长6储层流动单元进行预测,从预测结果看,非取芯井流动单元的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分布相吻合,PNN的预测精度较高,为非取芯井流动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莉  江山  刘梦佳  石若峰 《中州煤炭》2016,(12):152-157,162
针对准噶尔盆地莫北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低孔低渗透储层开采困难的问题,采用研究储层敏感性特征对其进行储层改造来获得工业油流。采用岩样的流动实验方法,研究了三工河组储层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等敏感性的相应特征,并结合储层薄片分析、X衍射黏土矿物分析结果,综合判断储层敏感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弱—中等偏弱速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强水敏、弱—中等偏强盐敏、碱敏性波动范围大、酸敏程度低的特点,且水敏与黏土矿物和砂岩物性有关,物性越好,孔隙连通性越好,水敏程度越高。根据储层敏感性特征,对油藏后续开发提出在开采作业中应防止发生水敏遇水膨化问题;提高盐度至8 010 mg/L以上;控制施工液的流速低于24.97 m/d;将流体的pH值控制在7~9;酸化时,应加入适量防止酸化产生沉淀而堵塞孔喉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盐间非砂岩储层岩心样品在常温常压和模拟地层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对比研究分析认为,覆压对孔隙度、渗透率影响较大,储层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覆压的影响;高温高压对岩电实验参数影响较大,采用地层条件下所测定的岩电实验参数,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实测含油饱和度误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煤岩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效率低的问题,探索了压力衰减法快速评价煤岩储层工作液损害程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液体压力衰减过程中压差随时间的变化参数,来实现煤岩储层岩心受工作液污染后的液体渗透率损害程度的评价,实验过程效率高,实验参数少,通过与常规稳态法对比,测试结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应力敏感性对煤层气井单相流段产水规律的影响,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基于煤层应力敏感性的单相流段产水量模型,并在拟合研究区生产井排采数据的基础上,预测应力敏感性对产水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岩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呈负指数幂关系,应力敏感性系数越大,煤岩应力敏感性越强;且随着应力敏感性系数的增大,产水量曲线由持续上升型转变为先升后降型,且上升段持续缩短,因此不同的应力敏感性储层应该采用不同的生产压差和降压速度,保障最佳排水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低煤阶储层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对大佛寺井田4煤进行了流速敏感性和压力敏感性实验分析,并研究了储层敏感性对煤层气排采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煤阶煤储层存在流速敏感性,当渗流速度大于临界流速,储层渗透率有所下降。低煤阶煤储层具有强压力敏感性,且存在不可逆性;升压结束后,渗透率损害率高达90%以上;卸压后,渗透率不能恢复到初始水平,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达60%以上。为了降低储层敏感性对煤层气井的影响,就必须遵循缓慢、连续、稳定降压的排采原则。  相似文献   

15.
深层天然气勘探目标深、储层复杂,储层预测工作除了预测储层的发育程度,同时也需要判定储层中所含流体性质,因此流体识别对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深层天然气储层的复杂性及地球物理方法本身的多解性,对流体性质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就需要借助岩石物理学,对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含气异常的电性曲线参数特点,为地震属性异常区流体性质的判断提供依据,最终提供一种快速识别含气区的方法,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储量预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能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模型以及预测剩余油分布,揭示低渗透储层物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坪桥前山二区长6油层为例,以低渗透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求取中高含水期井点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再利用岩芯测试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和日常生产动态数据来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在求取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参数后,应用随机模拟技术,优选模型与模拟参数,从而建立起反映储层参数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与目前常规的储层四维建模方法相比,该模型考虑了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克服了常规测井手段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局限性,能实现对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的预测,对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用人工制取的不规则网状裂缝岩心来进行应力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进行实验研究。应力敏感性越显著;有效压力对网状裂缝性岩心产生的渗透率下降是不可恢复的;网状裂缝性岩心随温度升高,渗透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陈刚  秦勇  杨青  李五忠 《煤炭学报》2014,39(3):504-509
通过开展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高中低煤阶不同含水饱和度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了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不同煤阶煤储层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均呈现负指数函数降低的规律。在有效应力小于5 MPa时,煤储层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加快速下降73%~95%,平均87%,煤储层应力敏感性最强;有效应力在5~10 MPa时,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加而较快下降5%~18%,平均10.4%,煤储层应力敏感性较强;而当有效应力大于10 MPa后,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下降速度减缓,应力敏感性减弱。实验结果表明中高煤阶煤储层应力敏感性随有效应力增加要弱于低煤阶。随着煤样含水饱和度的增加,煤储层应力敏感性也逐渐增强。根据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应遵循缓慢—保压—持续的排采工作制度,才能获得煤层气最大产出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开采中以清水作为钻井液的情况,室内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煤岩膨胀实验和敏感性实验分析了煤层气储层岩石组成及理化性能,同时结合水质结垢预测、水质粒度分析与动态体积流过量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清水钻井液,结果表明清水对煤层气储层造成损害的因素为:与地层水配伍性不好易结垢、矿化度较地层流体低易引起煤层中黏土矿物水化膨胀、自身絮凝能力弱易造成微小固相颗粒堵塞污染、返排能力差不利于煤层气排水开采。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勘探已经进入水平井钻探阶段,对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提出了极大挑战。叠前反演技术作为火山岩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可以有效指导叠前和叠后反演,提高储层预测精度。以徐家围子断陷测井资料和实验数据为基础,主要从孔隙、岩性和流体几个内部因素入手,对基础弹性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确定火山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提取方法,为火山岩岩性和储层预测精度的提高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