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LF15-1油田ZJ10灰岩储层为孔隙型储层,以中、低孔低渗为主,储层孔吼较小,裂缝不发育,钻完井液对储层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从储层基本特征、储层敏感性评价及目前所用钻井液性能评价着手,分析了储层潜在的损害因素,开展了储层保护钻完井液体系优选研究。基于选择性暂堵技术,得到了PRD钻完井液体系具体配方,建议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0.7%PFVIS和2.0%PF-FLO;在完井液体系中加入5%PF-JPC和2%CA101-4。动态损害实验评价表明,优选的PRD钻完井液体系对储层保护效果显著,液相侵入深度及表皮系数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2.
渤海X油田储层为典型欠压稠油油藏,随着长期注水开发,表现出地层欠压、原油黏度高、储层污染等问题,常规完井液体系易发生液体入侵污染、水化膨胀、原油开采困难等现象。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结合渤海X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强抑制、强降黏、强储层保护的完井液体系优化方案,利用室内实验对常用的3种完井液体系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出的有机胺完井液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适合渤海欠压稠油油藏的改进型有机胺完井液体系,通过高温长期浸泡实验验证了该完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该完井液体系的优化方案和体系配方对类似油田开发时完井液体系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有望在渤海及其它类似油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文  李建山  刘祥 《化学工程师》2011,(3):48-50,55
以吴起油田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了储层岩心的矿物成分,优选了用于储层岩心酸化体系的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粘士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考察了HCl、HF和有机酸用最对储层岩心溶蚀率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吴起油田酸化的酸化体系配方.模拟岩芯酸化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用于吴起油出酸化的酸化体系配方可有效的溶蚀岩心空隙间的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油田疏松砂岩的储层特征,分析了速敏、水敏、油水乳化堵塞及固相颗粒侵入等储层主要伤害因素。目标区块储层存在较严重的速敏和水敏损害现象;当钻完井液滤液与原油的体积比为3∶7时,油水乳化堵塞现象较严重;钻井液固相颗粒侵入深度和损害程度随天然岩心渗透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强。提出了储层保护措施,优选了黏土稳定剂、防乳破乳剂及暂堵剂,研究出1套适合疏松砂岩油藏的油气层保护钻井液体系,进行了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对不同渗透率的天然岩心,使用该钻井液体系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均能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疏松砂岩储层钻井对储层保护效果的要求,保障了油田的高效稳定开发,同时为疏松砂岩油藏的高效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评价了涠洲12-1C平台调整井目标储层损害因素,提出了完井液体系优化与产能释放措施建议,并优选了核心处理剂,系统评价了优化后完井液体系性能。结果表明,钻完井过程中主要损害因素为低渗水锁和储层水敏;优化后完井液体系具有溶蚀性好、防膨性强、腐蚀性小、防水锁性好等特点,优化后的单项流体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性能和储层改造性能;提出的涠洲12-1C平台调整井钻完井液体系使用建议有利于充分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种泡沫酸体系进行了起泡剂、稳泡剂、粘土稳定剂及铁离子稳定剂优选,最终确定泡沫酸体系配方为15%HCl+2%HF+0.5%起泡剂A+0.5%稳泡剂B+1%缓蚀剂A+1%粘土稳定剂A+1%铁离子稳定剂E,泡沫酸化体系缓速性能良好,能够实现深穿透,达到深部解堵的目的,且能够有效解决层间矛盾突出地层布酸不均的问题。泡沫酸体系的稳定性及综合性能良好,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增产增注措施,该泡沫酸体系成功应用于埕北油田243井,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修井过程中修井液漏失严重,造成储层污染,修井作业后产能下降明显。在分析海上A油田储层伤害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修井液技术对策分析。研究出一套适合A油田的低伤害无固相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具体配方(w)为:海水+2.5%~3.0%防膨剂+0.5%~1.0%超低界面张力表活剂+1.5%~2.0%流型调节剂+0.05%~0.08%阻垢剂+1.2%~1.5%抑制助排剂。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够有效防止黏土水化膨胀造成储层伤害;具有较低的表面/界面张力以及良好的阻垢能力。体系与地层水和地层原油的配伍性良好。另外,修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封堵性能,并且自返排时突破压力较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可以满足海上疏松砂岩油藏修井作业对储层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孙睿 《辽宁化工》2013,(10):1235-1237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属于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油气藏,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开采难度大。现有的钻完井液体系不能满足安全快速钻井和储层保护的要求,进行了该项目的研究。室内对该区块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储层物性、敏感性及水锁等方面的评价,确定了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储层损害因素。通过室内试验优选优化了KCl钻完井液体系,并根据储层孔喉大小分布对该体系进行了广谱屏蔽暂堵技术改造。室内评价表明KCl钻完井液体系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体系的润滑性和抑制防塌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可以满足探井的需要,渗透率恢复率均在82%以上,暂堵深度〈1.1cm且易反排。可满足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王53断块的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得出,储层存在着中等强度以上的水敏,所以对于油井转注井,一定要进行转注前的防膨预处理。采用岩心流动试验仪模拟注水过程进行岩心流动试验,优选出了适合王53区块注水预处理使用的、防膨和稳定性能均好的一种粘土稳定剂,确定了预处理半径、粘土稳定剂的用量,并进行了注水防膨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0.
《粘接》2020,(5)
为提高低渗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解决因长期注水过程造成储层堵塞,井口注入压力较大的问题。分析了研究院长6段储层敏感性及注入水水质,利用长6段储层岩心进行了室内实验,对土酸、氢氟酸、氟硼酸等多种酸液的酸蚀效果进行了测定,优选了复合酸作为主酸液体系。实验筛选了表面活性剂、缓蚀剂和粘土稳定剂等,最终优选出11%HCl+8%HBF4+5%HAc+1%HF+0.5%AE169+2%LHH+1%QCNW/0.3%BNFPJ作为深度穿透酸液体系,配伍性实验反应出该酸液体系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无粘土相甲基葡萄糖苷水平井钻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甲基葡萄糖苷的作用机理并构建了无粘土相甲基葡萄糖苷水平井钻井液体系.确定无粘土相甲基葡萄糖苷水平井钻井液体系配方为:甲基葡萄糖苷基液∶海水(4∶6)+0.2%Na2CO3+0.5%流型调节剂VIS+1%降滤失剂HFL+0.1%抗氧化剂,用CaCO3将体系密度调整到1.15 g·cm-3.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无粘土相...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海油田钻井过程中油基钻井液在井壁和筛管上形成的泥饼难以清除等复杂问题,室内经过有机溶剂、有机酸、增溶剂等处理剂优化筛选,研制出一套油基泥饼解除液体系,其配方为:55%5#白油+45%增溶剂HZRJ+5.5%有机酸HTS+5%有机溶剂RJ;通过API滤失实验、配伍性实验、渗透率恢复值实验对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泥饼解除效果和较强的储层保护能力,且与钻井液及储层岩石、原油具有较好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3.
油田开发过程中,粘土矿物容易发生膨胀和运移,为了减少对储集层渗透率的伤害,需要在压裂液中加入粘土稳定剂。本文根据粘土稳定剂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体积压裂用粘土稳定剂的筛选试验,确定评价粘土稳定剂的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温度和加热时间对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粘土稳定剂的耐水洗性能的评价,从而对粘土稳定剂进行筛选。研究表明:可以采用离心法测定防膨率,可知无机盐类中氯化钾的防膨效果最好,但是长效性差;有机类中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乙二胺盐酸盐防膨效果较好。温度及加热时间对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效果的影响较小。耐水洗实验方法大体可以说明无机类耐水洗性差,有机类较好;但是其室内评价方法还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主要针对深海钻井作业设计了一种白油基恒流变钻井液。我们主要通过添加有机土和高分子聚合物来达到钻井液恒流变的目的。还评价了有机土的种类与含量、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油水比和钻井液密度对白油基钻井液流变性(动切力Y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完井液技术在保护储层的钻井工艺技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完井液作为钻完井作业的最后一种入井工作液,不仅要对储层具有优良的保护效果,而且要与其他入井流体配伍性好,具有改善前面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很好的综合保护储层效果。从环保方面要求生物毒性小,对人体无害无毒,对水生物群落影响小,容易生物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针对海上某油田的储层特性以及前期钻井液的使用情况,所研制的低伤害环保型水基完井液各项性能良好,与储层岩石、地层水以及原油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左右,生物毒性小。说明此完井液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以应用于海上油田平台的完井作业。  相似文献   

16.
张克琼  安崇清  严冬 《辽宁化工》2013,(11):1371-1373
为了认识钻井过程中非常规储层的伤害机理,以煤层储层为例,系统地调研煤层气成藏机理,分析煤层气储层特征、储层伤害机理,目前煤层钻井储层伤害研究主要体现在钻井技术和钻井液两方面,结合煤层气钻井储层伤害研究的现状,开展钻井对储层伤害机理的讨论,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对其钻完井过程中的储层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转向酸使用成本高,耐温性差以及现有胶凝酸破胶不完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稠化剂和有机锆交联剂,然后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水溶液(下同)中将稠化剂通过有机锆交联剂进行交联,得到耐高温交联酸基液,再根据压裂液性能要求添加高温缓蚀剂、助排剂、铁离子稳定剂和黏土稳定剂,研发了一种耐180 ℃高温的交联酸压裂液。采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压裂液摩阻测试仪和表界面张力测定仪等对交联酸压裂液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交联酸压裂液在180 ℃、170 s-1条件下剪切120 min后,黏度仍可维持为73 mPa·s,加入0.15%过硫酸铵破胶后,黏度降为3.2 mPa·s,高温流变性和破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全面铺开。页岩失稳坍塌是目前困扰中国页岩气水平井大规模钻探的关键因素之一。合成基钻井液因其强抑制性强,在国外被广泛用于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借鉴国外相关经验,设计实验优选出油包水合成基钻井液的配方:矿物油(OA)+白油(OB)+水+3.0%乳化剂(纳米级SiO_2)+1.6%醋酸钾+1.0%有机土+3.0%降滤失剂+2.0%润湿剂+重晶石。以在实验室内合成低毒、价廉的矿物油OA和白油(OB)为基础油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生物降解,对环境污染小。采用纳米级SiO_2做乳化剂,不仅有很好的粘结性、耐高温性、成膜性,而且对高速搅拌下产生的气泡有一定的消泡作用。采用醋酸钾替代氯化钙作为水相抑制剂,既增强了体系的抑制性又简化了配制工艺。该钻井液体系加重至2.40 g/cm~3的流变性能良好,破乳电压较高;在130℃条件下热滚老化后流变性及破乳电压变化都不大。该体系很适合用于高地层压力梯度的四川盆地页岩Ⅰ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上奥陶统五峰组约86 m层段)含气泥页岩段目的层的开发。其良好的润滑性能也有利于在该区块进行大位移水平井开发。  相似文献   

19.
全红平  吴洋  黄志宇  张太亮 《化工进展》2015,34(5):1427-1432
选用对苯乙烯磺酸钠(SS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单体为原料,利用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得到一种抗高温耐盐聚合物降滤失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合成产物结构与设计结构相符.当降滤失剂加量为1.8%时,室温下和210℃下淡水基浆的滤失量分别为7.9mL和13.5mL;在25%NaCl和3%CaCl2的盐水泥浆中,钻井液的滤失量分别为14.8mL和11.0mL.通过扫描电镜(SEM)可以分析钻井液形成的滤饼的微观结构,由此得到降滤失剂作用的机理是:当降滤失剂吸附在黏土表面时,降滤失剂可以使黏土颗粒在钻井液中分散,从而形成致密的滤饼来减少滤失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