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隔夹层发育对水平井压裂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外围薄层油藏属于三角洲外前缘席状砂沉积体系,主要为砂泥互层沉积,区块隔夹层发育差异大,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加之局部发育油水同层,造成水平井压裂投产后的开发效果差别较大。以目标区域隔夹层发育特征分析为基础,研究隔夹层发育对水平井压裂造缝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隔夹层对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隔夹层严重制约了储层垂向渗透性,压裂增产的实质是沟通层间垂向渗透能力,实现油层由‘薄’变‘厚’;另一方面对于存在油水同层或水层的区块,采用压裂控制缝高后,天然隔夹层对水层的阻挡作用有利于压裂水平井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油水同层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油水同层有效厚度小、含油饱和度低、储量丰度低等原因,多年来开展相关研究较少,对油水界面变化规律、同层地质储量及产能潜力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搞清油水同层开发状况和未动用储量潜力,根据区域油水界面深度和测井曲线响应,综合分析对比,重新落实了单井油底、水顶深度资料,逐井落实了油水同层厚度;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研究了油水同层的厚度发育和分布规律,结合动态资料分析了油水同层开发动用状况,并分类计算了地质储量,综合分析评价了油水同层的开发潜力,为搞好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抑制哈得逊东河砂岩油藏外围底水锥进和产量递减、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油水粘度比、油水密度差、油层厚度、油层中夹层的发育程度及位置、水平井井轨迹及射孔段位置、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等因素对该油藏外围水平井合理配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该油藏外围水平井合理配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平井避水高度、夹层发育程度及位置和油水粘度比,并提出了该油藏外围单井合理配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锦612块大凌河油层是一个具有边底水的块状砂岩油藏,针对断块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快,区块储量控制程度低的特点,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技术,重新落实区块构造、储层及油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断块实施水平井开采的有利条件,科学部署了两口高效水平井,单井日产油均达 100 t/d 以上,实现了区块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郭瑞  张晓  牛会玲  黄鹏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1):135-137,177
低幅度构造油藏普遍存在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快、油水关系复杂等问题,而随着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低幅度构造油藏开发中应用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塔河油田二区东水平井开发生产效果较好,初期产能高,无水采油期较长,其开发效果主要受水平段长度、井眼轨迹的控制、夹层发育情况及完井方式等因素影响,并在深化二区东油藏综合地质认识的基础上认为井距并不是制约井网的必要因素,可适当缩短。在区块井控程度较低部位可适当加密部署水平井,以此提高区块原油产量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田的存储空间和流动通道主要是次生溶洞和裂缝,构造复杂多样,油水分布的确定直接有助于开发方案的制定.以3口井为例,利用产液特征分析产层缝洞发育特征;水离子比对分析确定水源位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水体能量,判断油水分布特征;产液剖面分析确定油水分布;水驱曲线研究判断水侵次数;结合多方面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建立油水分布模型.动态资料全面、准确、容易获取,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建立油水分布模型,直接指导生产,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吴兰 《石化技术》2015,(6):100-100
欢17块兴隆台油层是欢喜岭油田在1983年全面投入开发的一个边底水稠油油藏,具有单层厚度大,隔层发育不稳定的特点,油水分布受构造控制,由西向东过渡到边水,油层下部底水发育。文章主要针对区块吞吐采油中后期存在的剩余油和油水的复杂关系等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使油藏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8.
申超鹏 《石油化工应用》2010,29(7):31-34,50
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运动规律将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油藏的油水运动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效果。因此,必须准确掌握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才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油水的运动。为此,将整个区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转化为含水饱和度与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之间的关系曲线。然后结合产水率的含义分析了油井的产水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区块的平均毛管压力曲线研究了油水在垂向和径向上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为油田开发后期调整挖潜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开发技术在底水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元城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开发较早的油田之一,边底水发育,地层能量充足.自20世纪80年代投入规模开发以来,已累计开发20余年,但受底水锥进影响,含水率不断上升,大量剩余油无法采出,开发状况日益恶化.为有效抑制底水锥进影响,2006年开始应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并取得了一些认识: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但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别是隔层的发育特征对水平井开发效果有较大影响,应结合其展布规律指导水平井设计和生产参数的制定.另外,由于底水油藏经长时间开采后,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油水界面存在波状起伏现象,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研究是优化水平井设计,提高油层钻遇率和挖潜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齐2-7-10块为块状气顶底水油藏,通过对该块剩余油潜力进行研究,明确了储量动用程度及水淹规律.该块开发后期油水重新分布,油水界面上移,剩余油在构造高点重新聚集,部署水平井可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延缓水淹速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该块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采取侧钻技术以及水平井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大幅度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实现了区块稳定开发,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平井开发技术在采油三厂的大规模应用,开发矛盾逐渐显现,由于天然裂缝、人工裂缝以及非均质性等因素,容易造成部分层段注水突进,水平井部分层段水淹,由于水平井井网局部水井密集,水平井与定向井交错分布,井网不规则、不完善,导致水平井区域油水对应关系复杂,难以判断水淹层位,影响单井产能。动态表现为高液量、高含水,日产油量较低。为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整体提升采油三厂水平井开发效果,因此水平井找堵水技术研究实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静动态资料,分析了小层沉积微相对注人水运动规律的影响和断层、注采井网、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从储量的水淹状况、剩余油主要分布类型、小层动用状况三方面研究了胡状集油田胡5块剩余油宏观分布形式.结果表明,影响胡状集油田胡5块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受地质构造控制,水驱未控制油层型和受控而未见效的差油层型都有一定的潜力,采出程度在5%-20%间的小层是现阶段的主要潜力层.通过实施调整挖潜措施,油藏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好转,注采井数比和水驱控制程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蒸汽吞吐开采进入后期,井楼油田一区Ⅲ5-6、Ⅲ8-9层,汽窜日趋剧烈,边水推进造成水淹井增多,油层纵横向动用程度差异大,区块油汽比逐渐下降;为改善区块生产状况,分析了区块油井吞吐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状况,提出了氮气化学降粘辅助吞吐、组合注汽、泡沫组合调剖、封堵水、换层补孔、短周期吞吐等综合治理对策。治理对策实施后,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综合递减得到控制,取得了稳产增油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油藏精细描述在对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剩余油储量现状及分布特点认识的基础上,优选了水平井布井区块,论证了水平井可行性, 优化了井位设计。在现场钻井过程中,采用综合录井、岩屑录井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成功实现了断裂绕障施工,并达到了较高的油层钻遇率。投产后水平井产量达到了方案设计产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彩南油田断裂绕障水平井的成功实施, 为挖潜断块底水油藏剩余油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苏丹1/2/4区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在对1/2/4区高含水期水平井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平井实施后的效果及经验。认为高含水油藏用水平井开采成功的关键是对剩余油的分布要认识清楚,而稠油底水油藏和正韵律储集层顶部差油层利用水平井开发效果明显。开发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水平井段在油藏中的位置和水平段的长度,并加强水平井的找水、控水措施的研究与实施。这些经验对高含水油田水平井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地区曹妃甸油田的大部分水平井投产后就出现高产水现象,到目前为止,该地区有大量水平井己处于中、高含水期,高产水己成为降低该区块产量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产水量和提高产油量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学者引入ICD工具来控制水的产量,并采用数值模拟的办法模拟ICD在井下工作状况,并实例对比了采取ICD完井和不采取ICD完井这两种情况下水平井产水情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沿水平段地层渗透率的不均质性是造成水平井段局部水锥进的主要原因;优化完井方式能够延迟水平井段进水;ICD适用于类似曹妃甸油田这种薄油层、强底水驱油田的控水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平井挖潜底部强水淹的厚油层剩余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绥中36-1油田为东营组下段湖相三角洲沉积的大型披覆背斜稠油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如何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油速度,是目前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通过建立精细井组油藏模型,在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段井技术与多相垂直管流(VF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平井部署的可行性.现场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板桥油田板南断块产能低、含水较高、采出程度低和地层能量不足等问题, 2018年12月对板14-1断块水平井45 H实施CO2吞吐技术,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为了在板南断块推广该技术,进行静态参数对CO2吞吐效果影响研究。根据板南断块的地质特征,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比不同静态参数下单井累计增油量和换油率,开展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地层原油黏度、水平井长度及避水高度对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原油黏度及水平井避水高度对底水能量活跃的常规稠油油藏CO2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水平井长度的影响较小。对于板南断块,适宜进行CO2吞吐的区块孔隙度为30%~35%,渗透率(1 300~1 900)×10-3 μm2,地层原油黏度50~65mPa·s,水平井长度200~230 m及水平井避水高度4~6 m。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技术在临2块馆二段底水油藏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 ,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 ,在生产中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底水油藏、垂直裂缝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临盘油田临 2块馆二段是典型底水油藏 ,直井开发 2 0多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开发调整效果较差 ,底水锥进严重 ,含水上升快。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发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共设计了 8口水平井 ,投产后效果很好 ,初产高 ,含水低 ,大大提高了断块的采油速率 ,采收率也由 34.7%提高到 45 .4% ,平均每口井增加可采储量 3.5× 10 4 t ,相当于直井的 3倍多。图 1参 2 (熊敏摘 )  相似文献   

20.
水平井技术是胜利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的一项有效技术。由于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受层内夹层、剩余油富集厚度、水平井生产参数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剩余油分布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此研究结果在整装正韵律厚油层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