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通过硅烷偶联剂对黄麻纤维进行改性,再将其与聚丙烯纤维按不同配比混合加入水泥砂浆,从而探究改性黄麻纤维与聚丙烯混掺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黄麻/PP纤维混掺可提高砂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配比为2∶3时,水泥砂浆的抗压性能、抗折性能、抗冲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黄、洋麻纤维改性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硷处理改变黄麻,洋麻物理机械性能,使其适于纺纱;介绍了改性后黄、洋麻纤维特性的变化情况,详述了改性黄麻纤维的产品开发,包括改性黄麻与粘胶混纺纱的工艺流程及参数等等。  相似文献   

3.
徐静  王秀芝 《国际纺织导报》2006,34(3):22-23,26
研究了纤维状态下经化学改性处理的黄麻的柔性处理工艺.通过对黄麻纤维特性的分析,研究了碱改性处理后的黄麻纤维的柔性处理,以修复和改善强碱损伤的纤维,增强其柔软性和弹性,达到手感既柔软又滑爽的目的,从而使黄麻纤维具有可纺性,并使黄麻高档产品的生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表面改性对黄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的化学处理剂,碱、KMnO4和硅烷偶联剂A-151分别对预处理黄麻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测试了它们的基本性能,借助动态接触角分析了黄麻纤维的表面能变化,并通过SEM观察了不同处理后的纤维表面。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碱处理和A-151处理后黄麻纤维的回潮率和细度都明显降低;碱处理后,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14.64%:黄麻纤维经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后,纤维的表面能相应降低,微观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黄麻纤维内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间交联结构、纤维素结晶结构、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作用直接影响其反应活性。对黄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反应可及性是拓宽其应用范围的主要手段。介绍了黄麻纤维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法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利用生物酶、超临界CO_2流体和离子液体进行黄麻清洁化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高效、绿色的改性方法是黄麻改性加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菲  徐山青 《纺织学报》2014,35(8):44-0
以黄麻纤维为增强体,经NaOH改性后的豆腐渣/淀粉混合溶液为基体,通过湿法模压制备黄麻/豆腐渣/淀粉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豆腐渣/淀粉复配比、黄麻纤维含量、热压温度、热压强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性能和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腐渣/淀粉复配比为3、黄麻纤维含量为20%、热压强度为6Mpa、热压温度为80℃、热压时间为2min时,复合材料板材的拉伸断裂强度最优。试验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片材亲水性较好,表明其具有较差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黄麻纤维在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及混杂纤维配合比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与聚丙烯腈纤维作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麻纤维能有效地增强砂浆的早期抗裂性能,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长度的减小以及混杂纤维中起主要作用的黄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强;黄麻纤维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增强效果不及聚丙烯腈纤维。  相似文献   

8.
黄麻纤维的性能及服用织物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与环保意识的加强,黄麻纤维优良的抗菌舒适性能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黄麻纤维的性能,并阐述了黄麻服用织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黄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制作纯黄麻纤维以及与碳纤维混杂的针刺毡;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法制备黄麻纤维毡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碱处理和双氧水处理后黄麻纤维表面杂质被去除,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到改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黄麻/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提高更为显著,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比未处理纤维毡增强复合材料分别增加了146.2%和43.6%,但其弯曲性能却低于其他两种处理后的黄麻增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晓婷 《中国纤检》2014,(21):83-83
过去,黄麻种植并不被人们看好,因为其仅能编织麻袋、麻绳等附加值极低的粗糙产品。而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耗时8年,实现了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据介绍,该项目发明了黄麻纤维"生物—化学—物理"可控组合精细化技术,研发了复合酶生物脱胶和牵伸细化等关键技术,突破了黄麻纤维用于服装和家纺面料领域的精细化关键技术瓶颈;发明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纺织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黄麻纱线加工集成技术,重点研制了纤维纺前处理专用助剂及其处理工艺件;创新开发了黄麻织物加工关键技术,确保织造效率及产品质量;发明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织物染整加工关键技术,独创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织物协同漂白关键技术;研发了黄麻织物阳离子改性染色技术,显著改善黄麻织物染色鲜艳度和色牢度,并确保染色均匀性;研发了黄麻织物生物酶一柔软剂联合整理技术,显著提高黄麻织物柔软度。  相似文献   

11.
“羊毛化处理”是指在15~20℃的温度下,将松弛状态的黄麻纤维,用NaOH浸渍处理的改性处理工艺,使黄麻纤维产生卷曲,形成羊毛化的外观。为了修复和改善强碱损伤的纤维,增强其柔软性和弹性,达到既柔软又滑爽的手感,煮漂后采用氨基硅微乳进行柔软处理的修复工艺,获得了满意的身骨、手感和弹性,从而得到了经过化学改性处理的黄麻纤维。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黄麻、亚麻、剑麻三种不同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性能及耐火阻抗,复合材料所用基体为Modar(丙烯酸改性不饱和聚酯),同时分析了材料发烟问题、生态复合材料的抗热降解性能.由于亚麻纤维具有低木质素含量,因此它在所研究的三种天然纤维当中展现了最优良的耐温阻抗.由于亚麻纤维点燃时间长、到达闪燃前时间较长,最适合做增强体.而黄麻纤维耐火时间较短、燃烧快速但发烟量最低.黄麻纤维燃烧后发烟量低是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因为这能够使火灾的主要危险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针刺非织造汽车内饰黄麻毡的面密度与吸声性能的关系,并在黄麻纤维中混入一定量的铝纤维,分析铝纤维的混入质量、混合方式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测试声波频率下,黄麻毯的吸声性能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面密度为764 g/m2时吸声性能最好;铝纤维的加入有利于吸声性能的提高,吸声性能随着铝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  相似文献   

14.
黄麻纤维性能及其服用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与环保意识的加强,黄麻纤维优良的抗茵舒适性能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此,对尚未充分开发的黄麻纤维作产品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介绍了黄麻纤维的主要性能,展望了黄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黄麻纤维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黄麻纯纺细纱支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纤维粗,硬,工艺纤维支数低,这除与黄麻纤维素本身结构有关外,一般认为主要与含有较多的非纤维素杂质有关。这对黄麻纺织的品种开发带来困难。因此开展了对黄麻改性的研究。目前黄麻改性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黄麻纤维非织造布/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黄麻纤维通过针刺工艺制备成非织造布,并对其进行碱处理,制备了不同黄麻纤维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分析了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质量分数与碱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且随着黄麻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黄麻纤维/树脂质量比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其中碱处理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41.78 MPa,弯曲强度为59.03 MPa;碱处理后黄麻纤维的表面性能得到改善,使得黄麻纤维与聚酯树脂的界面结合情况得到改善,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我省黄麻资源丰富,在省计委的重视下于1977年初对我所下达了黄麻改性和纺纱工艺的研究课题,以解决黄麻在我省扩大利用的问题。黄麻单纤维长度很短,约为1~2毫米左右,不适宜纺纱要求,在纺织上黄麻是以束纤维来纺纱的,束纤维的品质对纺织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麻袋厂纺制的黄麻支数在  相似文献   

18.
转杯纺纺制黄麻/棉混纺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郁崇文 《棉纺织技术》1997,25(11):43-45
1 前言黄麻是生产麻袋、麻布的传统原料。近年来,由于由聚丙烯等化学纤维制成的包装袋、布的冲击,传统的黄麻袋、布的需求急剧减少,黄麻纤维的用途也因此受到很大限制。但是,由于黄麻纤维具有吸湿、放湿性好,透气性强的特点,加上价格低廉,作为纺织原料,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本文拟对在转杯纺上纺制号数较低的黄麻纤维与棉等纤维的混纺纱,以拓宽其用途作一初步的探索。2 黄麻纤维的性能黄麻纤维与棉纤维同属纤维素纤维,但其性能有着较大的差异。充分掌握和了解两者的性能和差异,是制定出合理纺纱方案的前提。黄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9.
黄麻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产量高、价格低廉的天然纤维。介绍了黄麻的性能和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情况。对黄麻纤维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苎麻纤维阳离子化改性的意义和进行阳离子接枝改性的原理,用季铵盐化合物处理苎麻纤维,可使改性麻纤维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新的功能,并具有屈服应力变曲线性状,有效改善了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和可纺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