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家沟矿区采矿方法由空场法向崩落法演变。演变过程中对崩矿步距、最小抵抗线、孔底距、边孔角等爆破参数进行了验算和调整;对电耙和铲运机2种出矿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采用铲运机出矿方式;对相邻巷道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进路间距。实践表明,爆破参数的调整及出矿方式的选择对降低采矿贫损率起决定性的作用。李家沟矿区空场法演变为崩落法过程中爆破参数及出矿方式的研究为同类矿山降低贫损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凡口铅锌矿S6#南采场工程实际,运用三维激光探测仪CMS对S6#南采场空区进行跟踪探测,通过复合跟踪探测模型实现了采空区三维空间信息的完整获取及其三维可视化。利用地质资料所构建的设计模型与复合模型在垮塌最严重区域内剖面对比,准确获取了S6#南采场两帮垮塌程度(其中最大垮塌宽度接近5 m),确定了两帮边界信息,为周边采场回采爆破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S6#南采场回采指标的量化,准确计算出了回采贫损率,其中贫化率为5.67%,损失率为0.17%,实现了采场贫损率的可视化计算。  相似文献   

3.
贯通误差预计常用的方法是在误差预计图上,逐项量取误差预计公式中各个图形参数,列表进行统计计算,其中Licos2αI一项还要在图上进行两次投影后量取.这样做不仅费时而且易错.不如减少预计点数直接用公式算出数值容易,采用重要段落法、微机计算可大大提高效率及使用性.  相似文献   

4.
郭德  张秀梅  杨权成 《煤炭学报》2016,41(12):3122-3127
为改进重选作业分配率的计算方法、简化计算过程和便于实现计算机计算,简要介绍了目前所采用的近似公式法计算重选分配率的过程,研究了重选作业分配率的实质和重选分配曲线分布形态。应用改进的Logistic曲线模型推导出了用于直接计算重介质选煤分配率和跳汰选煤分配率的数学公式。结合实例,分别用直接公式和近似公式法计算了重介质选煤和跳汰选煤的分配率,进而计算出了不同原煤资料的重介质选煤和跳汰选煤的产品数质量。结果表明:直接公式和近似公式计算出的分配率和产品数质量的结果均十分接近,表明推导出的直接公式较为精确可靠。直接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精确,计算结果不受原煤可选性变化的影响,理论基础合理,可替代近似公式法计算重选作业的分配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了公式法、h收敛法、p收敛法和混合收敛法对支臂支撑点应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公式法计算出的最大应力均大于有限元法得出的最大应力;不同有限元收敛控制方法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别,即混合收敛法与公式法计算结果接近,而p收敛法与h收敛法和公式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h收敛与p收敛结果随着流体冲击速度加大,误差也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论述了有色矿山贫损工作的概况、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对损失贫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计算,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穆太升  周东良 《金属矿山》2009,39(3):182-183
夏甸金矿采用的低贫损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因矿体变化大,造成矿石损失贫化率增大。采用低贫损分段崩落与浅孔留矿耦合采矿方法后,采掘成本下降了2元/t,损失率从原来的12%~20%下降至10.8%,贫化率由原来的15%~25%下降为14.6%,经济效益良好,这种采矿方法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基于放出体和崩落体最大程度吻合理论,耦合优化庙沟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和进路间距。结合结构参数和实际体积贫化率与回收率的经验公式,推导质量回贫差的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崩矿步距的理论最优进路间距、放出体体积和质量回贫差。综合理论计算结果和工程类比法选择试验参数,进行1∶50比例尺立体模型相似模拟放矿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回贫差数学模型是可靠的,同时得出最优崩矿步距约为3.6m,最优进路间距为16.5~17m。  相似文献   

9.
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岩破碎矿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贫化率太高,采出矿石品位太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某铜矿前期采用分段崩落法,因贫化率太高,矿山陷入困境。针对该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开展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采用分段挤压爆破留矿,分段和阶段联合出矿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贫损指标,提高了采出矿石品位,实现了扭亏为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采用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矿石开采中的贫化率、损失率是矿山企业用以衡量采矿质量和矿床开采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日常性的贫损统计计算工作,计算起来颇费时间,有时还容易出错,这就要求在整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速度上下功夫。在具备微机的条件下,编写出贫化损失的计算程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在未编程序前,八个小时最快也只能汇总和计算40~50个采矿场的贫损资料.而今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出成果,功效提高十多倍,而且只要输八参数不错,计算出的结果就准确可靠,这就为及时提供资料起到了快、准、好的作用,本文对微机程序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西堡铁矿地质条件变化大、探矿费用高、采准工程准确性差、回采贫损指标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原有底柱分段落法的落矿工艺,采用分单元落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在玉石洼矿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玉石洼铁用无底柱分段崩浇法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效果,并据此讨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损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充填法采场运用采场管理小组降低损失贫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庆燚  曾飞云  刘小东 《中国矿业》2012,21(Z1):281-284,288
针对低品位铀矿石开采的特点,利用充填采矿法。为了控制开采过程中的损失贫化,成立采场管理小组。介绍了采场管理小组的组成、充填法的循环工艺、贫损的产生原因,重点说明了采场管理小组降低贫损的措施,各个部门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提出降低损失贫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坑工程中应力场与渗流场直接耦合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虚位移原理推导出基坑渗流直接耦合法的有限元公式 ,针对直接耦合法所生成的病态方程编写出基于MATLAB环境的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基坑渗流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程序求解病态方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原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和矿图求解法的基础上,结合利用数学知识,推导了利用公式计算测定煤岩层产状要素,有效地克服了现场测定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局限性,简化了现场的操作程序,有效地减少了现场的测定误差,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倾斜极厚大矿体在采用阶段矿房法回采矿柱时存在采矿贫损大、成本高、凿岩作业困难、作业安全性差等问题,结合红岭矿生产实际并借鉴国内类似矿山生产经验,提出分段凿岩、顶板一次崩落、间柱分段崩落、间柱出矿结构连续出矿、封闭采空区的矿柱回收新方法。经现场试验,取得矿柱回采损失率33%、贫化率15.31%、采矿直接成本72.95元/t的较好指标,为类似矿山进行矿柱回收和采空区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冶铜矿采场矿体“二次圈定”工作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泽湖 《有色矿山》1998,(1):1-4,21
对新冶铜矿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以采场二次圈定前,后的矿石储量矿体形态,采场贫损指标的对比,说明了采场矿体二次圈定工作是矿山企业降低损失贫化率,增加矿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软弱破碎矿体化学注浆浅孔留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丹铜矿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极为苛刻,矿体及围岩松散、破碎、含泥量高、自稳能力差,造成采矿过程中凿岩成孔率低、放矿困难、贫损高、生产能力差等诸多困难。通过对不同注浆的方法对比、理论计算、类比分析,确定采用裂隙化学注浆方案;通过化学浆液注入矿体及上盘部分围岩裂隙中,将松散的岩体黏结为一个整体,从而改善工程岩体的力学特性、完整性,提高炮孔成孔率及各项采矿指标;采用力学计算、室内实验及ANSYS与FLAC3D数值模拟,通过9种方案对比,得出顶柱15 m、矿柱16 m、矿房12 m为最佳设计方案。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裂隙高压化学注浆浅孔留矿法可以增强矿岩稳定性,提高采场安全系数,增加存窿矿石流动性,降低贫损指标,实现软弱破碎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9.
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对比了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通过比价法对综合利用率公式进行了修正,并探讨了同矿种多矿山综合利用率的汇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获取定向岩心结构面空间状态参数的方法主要有复位实测法、作图求解法和公式计算法。这 3种方法在利用测斜数据时 ,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采用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VisualLisp开发出岩心产状测试程序 ,利用计算机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直接测出岩心产状参数 ,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