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成县暴雨特性和山洪特性,采用山洪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分区计算其临界雨量,为该地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为相似地区山洪灾害防治临界雨量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山洪灾害暴雨洪水调查是山洪灾害防治的基础,为山洪灾害系统防治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根据2015年河北省张家口山洪灾害调查工作要求,收集下花园区暴雨洪水资料,调查定方水、戴家营、响水铺3个典型小流域历史洪水及灾害情况,推求不同频率设计暴雨洪水,确定其历史洪水重现期分别为50年、10年、20年。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灾害、暴雨、地形、地质、社会经济等方面考虑,将长江流域分为长江源及金沙江中上游山洪灾害低发区、滇北川西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川中山洪灾害低发区、陕南陇南山洪灾害高发区、长江上游中深切割山地山洪灾害高发区、洞庭湖水系溪洪灾害高发区、两湖平原山洪灾害低发区、长江中下游干流—鄱阳湖水系溪洪灾害高发区和长江下游干流—河口无山洪灾害区9个山洪灾害类型区,并总结它们的分区特征;同时,基于不同山洪预警难易程度,将山洪分为可预警山洪和难以预警山洪两类,认为前者的防治理念应侧重"灾前防治,保障民生",而后者的防治工作应着力于"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最后结合以上两方面工作将9个山洪灾害类型区依灾情程度和预警难度分为四类区域并分别给出分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4.
拜城县是阿克苏地区暴雨山洪频发区,为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精度,需对小流域进行典型洪水分析。通过分析拜城县基本概况,对其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山洪灾害成因进行探讨,以亚吐尔乡牧场、黑英山乡尤勒衮亚村1~4组以及老虎台乡托普鲁克6村2小队为例,分别采用洪峰流量模比系数地区综合频率曲线法、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对三地小流域山洪灾害典型设计洪水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提出地区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算出来的小流域典型洪水,符合拜城县山洪灾害防御要求,可供当地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增强了暴雨山洪预警和群众避险能力,全面提高了山洪灾害防御水平,在局地暴雨和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阐述了辽宁省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和发挥效益情况,总结了项目建设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为其他地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完善与提升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洪灾害是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历史山洪灾害分布特征研究则是进行山洪灾害防治必要的前期工作。以河南省历史山洪灾害点为数据源,以七大水文分区为基本单元,借助ArcGIS统计分析各分区内山洪灾害点的数量和密度,并进一步分析山洪灾害与地面高程、100年一遇6 h暴雨均值和高程标准差的分布关系,总结得到河南省历史山洪灾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历史山洪主要分布在伏牛山深山区、沙颍河山丘区、洪汝河、唐白河、丹江浅山丘陵区,总占比达80.46%,且不同分区山洪灾害主要诱因有所差异。从高程、100年一遇6 h暴雨均值和高程标准差来看,历史山洪分别集中分布于140~240 m、290~320 m和0~20 m区间内,其中伏牛山深山区高程处于200~400 m、高程标准差小于50 m、100年一遇6 h暴雨均值在140~170 mm和200~230 mm区间内更易引发山洪灾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隰县山洪灾害调查,在对全县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防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山洪灾害的对策措施.发挥TWR01A型雷达监测作用,提前30 min预报山洪危险区出现区域暴雨,从而提高隰县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促进隰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临界雨量计算分析,研究暴雨量级及时间空间分布特点、不同历时暴雨参数、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甘肃省不同区域山洪灾害所对应的临界雨量,对制定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科学防治山洪灾害,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岷江上游汶川地震重灾区为靶区,在剖析山洪灾害特征及驱动因子的基础上,开展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得出研究区山洪灾害具有如下特征:①受暴雨控制,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暴雨区,具带状、群发特征;②受地震发震断层的控制,在主断层范围内集中、连片分布;③呈串联或并联特征;④震后崩塌、滑坡淤堵河道,山洪灾害发生的临界雨量降低,导致山洪灾害规模扩大、频率增加,危害加剧。根据主控驱动因子即暴雨驱动因子(年最大1 h暴雨均值)和地震驱动因子(距发震断层距离),将研究区山洪灾害分为3个等级: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和低度危险区。研究成果可为岷江上游流域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小丽 《海河水利》2023,(2):54-57+125
府谷县暴雨山洪灾害频发,为了切实提高山洪防御能力,分析了府谷县基本情况、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府谷县历史山洪灾害成灾暴雨量级、地质条件和陕西省水文局小流域洪水预报参数率定成果综合分析,确定各地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并提出府谷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预警建设方案,供黄土高原区进行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