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乙二醛脱色用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和重复利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方法难以使活性炭再生,但一次脱色后活性炭仍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可重复使用,可大幅减少活性炭的使用量和产品的带损量,同时减少了脱色后活性炭的处理量,由此每年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  相似文献   

2.
研究用粉状活性炭对颜色较深的维生素D3油进行脱色处理,以达到国际交易市场之标准。针对维生素D3油颜色较深之因素进行分析,借鉴油脂脱色处理方法,选择脱色吸附剂,比较脱色剂用量、脱色溶剂、脱色温度、脱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用粉状活性炭对维生素D3油进行二次脱色,即用环己烷为脱色溶剂,第一次用5%活性炭(w/w维生素D3油),第二次用3%活性炭(w/w维生素D3油),脱色温度50℃,恒温回流脱色时间1小时。使脱色后的维生素D3油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采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时,磷酸中的有色杂质会与萃取剂作用,干扰萃取过程,因此有必要事先对磷酸进行脱色处理.对4种活性炭的脱色及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用间歇实验筛选出了一种脱色性能好、磷损失小的活性炭.并用玻璃吸附柱进行连续吸附实验,测定了其初始脱色率和最佳用量,以及经过1次再生和2次再生的再生率和最大脱色率.实验结果表明,新炭的最佳用量为1 kg原酸用12.9 g新炭,脱色率为72%;1次再生的活性炭再生率为99.5%,脱色率达到新炭的95%.适用于湿法磷酸脱色的活性炭是颗粒状、比表面积大、孔隙体积大和平均孔径大的一类产品.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静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粒状活性炭(GAC)、椰壳活性炭(椰壳AC)分别处理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活性炭用量下,吸附率顺序为:椰壳AC>ACF>GAC;温度10~50℃,吸附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3种炭材料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随着染料溶液浓度的提高,脱色率是下降的;加热和微波均可使GAC和椰壳AC再生,而且再生后的吸附性能均基本可恢复到原来的100%,ACF经微波再生后,吸附量达原来的2.4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两步法生产糠醛中间废弃物木糖渣为原料,用氯化锌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并将所制备活性炭用于糠醛废水处理。考察了活性炭制备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索最佳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了所制备的活性炭产品对糠醛废水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碘吸附值及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818.9 mg/g和178.5 mg/g;所制活性炭用于糠醛废水的脱色处理,脱色率可达到97.8%。  相似文献   

6.
我厂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合成氨,原脱硫采用氨水中和法,使用阳泉煤制气,硫化氢经常高达2.5g/NM~3以上,虽然氨水中和法脱硫后串有活性炭脱硫,但活性炭仅使用四天就失效了,再生频繁,蒸气、电耗相当严重,并曾使铜氨液的总铜下降严重,变换触煤活性隆低,生产处于被动局面。为此:我厂将原罗茨风机前气柜后的除尘塔,改为铁氨液脱硫塔,再生风机用造气风机。在造气炉停止吹风开始制气阶段。风机送空气至再生池,再生铁氨液。脱硫塔采用空塔喷淋式。工艺流程图如下: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试验。温度为15-20℃,滤速为4mL/min时。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8%以上。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脱色性能没有明显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脱色亚甲基蓝的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试验,温度为15-20℃,滤速为4mL/min时,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8%以上。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脱色性能没有明显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脱色亚甲基蓝的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酸性大红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中酸性大红的吸附脱色试验。温度为15℃~20℃,滤速为6mL/min时,浓度为12mg/L的酸性大红脱色率达98%以上。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脱色性能没有明显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脱色酸性大红的吸附量大,可望作为对吸附脱色酸性大红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纤维用于苦卤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增新  孟韵  王犇 《无机盐工业》2005,37(12):50-52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对海盐苦卤进行吸附脱色实验.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活性炭用量、溶液流速、温度、浓度、pH对脱色率的影响.确定活性炭纤维对苦卤溶液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 ℃,苦卤溶液浓度(以溶液中X-计)为2 mol/L,溶液pH=6,动态吸附流速为6 mL/min.在此条件下,苦卤脱色率大于98%.活性炭纤维对海盐苦卤的饱和吸附量比颗粒活性炭大10倍.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加热到120 ℃并抽真空进行脱附,可循环使用18次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木糖用颗粒活性炭脱色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木糖液温度、流速等因素对颗粒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对木糖一脱液的脱色效果明显,在高径比为4、流速1.8mL/min时,有利于糖液的脱色,处理量为66mL/g,脱色后糖液透光度在70%以上,同时能够被质量浓度8%NaOH+3%HCl很容易地解吸再生,在80℃时脱色和解吸效果最好,可以满足制备精制木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陈榕  郑翔龙  胡熙恩 《化工学报》2011,62(Z2):102-106
为了研究电化学再生活性炭纤维(ACF)的效果,以SCN-为模型物,通过测量再生后活性炭纤维对SCN-的吸附容量的大小,考察了时间、吸附质浓度、再生循环次数等再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再生条件为0.8 mA正极化2 h,0.5 mol·L-1的硫酸溶液,能使再生后ACF的吸附容量提高为原始ACF的3倍。5次电化学再生循环后,ACF的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再生后ACF纤维表面也没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3.
在海因法生产甘氨酸的过程中,需要用粉状活性炭对甘氨酸母液脱色精制甘氨酸,经过分析,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主要是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种即有剧毒又容易降解的特殊化合物。本文采用三水平四因素实验,通过碘吸附值计算出再生活性炭的性能恢复率、损耗率、综合恢复率等性能指标,探索了影响该废活性炭再生的主次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活性炭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5g,微波功率640W,辐照时间7min,活化剂ZnCl2的浓度为3mol/L。在该工艺条件下,该废活性炭的综合恢复率为93.5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中酸性大红的吸附脱色试验。温度为15℃-20℃,滤速为6mL/min时,浓度为12mg/L的酸性大红脱色率达98%以上。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脱色性能没有明显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脱色酸性大红的吸附量大。可望作为吸附脱色酸性大红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脱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制的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阳离子染料溶液进行了静态、动态的吸附、脱色试验以及纤维吸附染料后的解吸、再生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纤维只要制作得法,其吸附、脱色性能远优于一般活性碳,并且用0.5N 的盐酸溶液即可使纤维再生,再生方法简便且再生率较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卢琼  曾庆轩 《化工进展》2007,26(1):73-76
选用二价钙离子蔗糖溶液为再生剂,再生蔗糖脱色后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再生液的配比、再生温度、再生液用量、再生液流速等因素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为0.5 mol/L CaCl2 8 g/L CaO 6.5°Bx蔗糖的再生液在70~80℃温度下,再生剂的用量约为脱色糖汁的一半,流速应低于脱色时的流速时,再生效果优于传统的钠盐再生剂的再生效果,重复再生后的纤维脱色率能保持稳定,交换容量下降少,且再生液能回收利用,废水排放量小,是一种环保型再生液。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是木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脱色剂,在实践中发现,按GB/T13803.3-1999检测合格的活性炭,在工厂木糖液的实物脱色中效果并不一定好,两者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比性差。作者将实物脱色与常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相结合,研究了活性炭质量指标与木糖液脱色的相关性,筛选出B糖脱色率、亚甲基蓝吸附值、铁含量3个指标是与木糖液脱色相关性密切的活性炭质量指标,并以此作为木糖液脱色用活性炭的主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运用Fenton法对甘氨酸母液脱色后的废活性炭进行氧化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废活性炭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enton体系中H2O2/Fe2+的摩尔比为24∶1,H2O2的浓度为22.50 mmol/L,再生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 min,适宜pH值为3,再生之后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可恢复75.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纤维对有机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性木质素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活性炭纤维。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活性炭纤维进行表征分析,同时以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对甲苯、甲醇和丙酮3种有机废水进行吸附法净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达到807.77 m~2/g,孔容为0.484 cm~3/g,中值孔径为2.11 nm;活性炭纤维对3种有机废水具有一定的吸附净化效果,3种有机物中甲苯的吸附最快,吸附量最大;对甲苯、甲醇和丙酮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229.12、156.68和103.34 mg/g。3种有机废水的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甲苯、甲醇和丙酮的吸附数据分别与准二阶模型、Werber-Morris模型和准一阶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1 存在问题 唐钢炼焦制气厂每天外送城市煤气76万m~3,焦炉煤气原采用ADA法脱硫,现改为PDS法,4台脱硫塔内均充填木格填料,溶液再生选用自吸空气喷射再生槽。再生槽简体直径为5.6/7.5m,安装有16个喷射器,每个喷嘴的工作流量为35~50m~3/h,自吸空气量75~218m~3/h。在实际生产操作中,不仅因吸入的空气量少、喷射器易堵,而使溶液的再生不完全、元素硫的回收量少和溶液中的悬浮硫高,而且使外供的城市煤气的硫含量严重超标,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年的外供城市煤气的硫化氢含量的月平均值高达749mg/m~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考察了国内几家兄弟厂的生产情况,对照炼焦制气厂的实际操作,找出了再生槽存在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