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轻薄蚕丝织物具有较高的紫外线透过率,有必要提高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能力.采用水热法将纳米棒状氧化锌原位组装于蚕丝织物表面,探讨了锌离子浓度、氧化锌晶体生长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抗紫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织物表面可以形成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以及整理后蚕丝织物的UPF值在5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2.
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原料、组织结构、颜色织物的uPF值进行测试,分析纤维种类、织物结构、染色和后整理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纤维种类的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不同;织物密度增大,覆盖系数增大,厚度增加,UPF值升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提高;随着染料浓度增大,织物的UPF值升高,抗紫外线性能增强;经纳米TiO2整理后,织物的UPF值由15.9提高到48.3,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轻薄蚕丝织物具有较高的紫外线透过率,有必要提高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能力。采用水热法将纳米棒状氧化锌原位组装于蚕丝织物表面,探讨了锌离子浓度、氧化锌晶体生长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抗紫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织物表面可以形成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以及整理后蚕丝织物的UPF值在5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4.
将溶胶-凝胶法应用于纺织品抗紫外整理当中,可以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屏蔽作用.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将钛酸四丁酯作为前驱体制备二氧化钛水溶胶,研究了钛酸四丁酯、水、螯合剂、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二氧化钛水溶胶的粒径分布,用稳定时间评价二氧化钛水溶胶的稳定性,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n[钛酸四丁酯]:n[螯合剂]:n[催化剂]:n[水]=1:5.5:1.66:90,室温下反应1h.通过测定紫外线透过率并计算UPF值来评价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显示整理后涤棉织物的UPF达到60,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纳米TiO2对棉的防紫外线整理工艺,结果显示纳米TiO浓度对织物UPF值影响显著,其值随纳米粉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合单因素试验综合分析,TiO2最优整理工艺为纳米TiO2浓度为21g/L、粘合剂浓度为30g/L、焙烘温度为120℃。经该工艺整理后织物UPF值达64.55,洗涤50次后UPF为47.85,白度增大,断裂强度提高,弹性折皱回复角、抗弯长度、静态悬垂系数几乎无变化,透气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改善涤纶织物抗紫外线及耐日晒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二氧化钛溶胶和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用于涤纶织物整理,探讨纳米材料对改善涤纶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及提高涤纶织物耐日晒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用含纳米TiO2溶胶和分散液的整理液处理后,涤纶织物的UPF值提高,其中纳米TiO2分散液整理的效果更显著,UV-A和UV-B的透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散红HL染色织物日晒前后的色差值ΔE降低,具有明显改善涤纶织物耐日晒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TiO2纳米粉体、分散剂种类、粘合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整理后织物UVA/UVB透过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工艺优化分析,形成了最佳的整理工艺组合.实验表明,经纳米材料整理后的抗紫外线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8.
棉织物的纳米TiO2抗紫外及抗菌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 TiO2功能整理剂.X射线衍射(XRD)表明主要为锐钛矿型纳米 TiO2.采用该整理剂通过浸-轧工艺处理织物,研究其时纯棉织物的抗紫外线和抗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防护因子(UPF)值有很大提高,UPF等级达到50 的水平;织物对于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整理织物有较好的白度保留率,断裂强力增加.  相似文献   

9.
TiO2溶胶在织物抗紫外线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溶胶用于纯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整理,初步的研究表明:经TiO2溶胶处理后的纯棉织物,其紫外线透过率明显降低,而且屏蔽紫外线的范围较宽.该方法可用于织物的抗紫外线整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氨气相沉积法在织物表面原位生成CeO2颗粒以制备抗紫外织物,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O2颗粒能与织物紧密结合,并有效屏蔽紫外光,经整理后的织物具有非常好的抗紫外性能。棉织物经整理前后的UPF值从8.71提高到298.26,比整理前提高了33倍;UVA透过率从17.95%降低到2.11%;经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也有非常大的提高;而且,在经过30次洗涤后,所得织物仍能保持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和壳聚糖进行静电层层自组装整理,得到具有防紫外、导电功能的棉织物。采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和壳聚糖(CS)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其导电、防紫外线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分析光谱(FTIR)及表面染色色深(K/S值)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采用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评估防紫外线性能,采用两探针法测量织物表面导电性能并得到相应的IV曲线。研究表明:经石墨烯改性后的棉织物展现出超强的紫外线防护性,其导电性能也有相应的提高。组装5次,改性织物的UPF值达到92.39,远高于未处理棉织物(UPF=9.37)。另外,仅组装5次,改性棉织物的表面电阻率由未处理棉织物的7.19×10~7Ω·m降到4.4×10~2Ω·m。  相似文献   

12.
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柠檬酸联合处理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等离子处理的时间和功率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整理后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和白度为主要指标,得出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佳时间为5 min,最佳功率为50w.  相似文献   

13.
研究纳米石墨烯整理涤棉织物的防静电性能。采用纳米石墨烯(G)作为防静电剂,水溶性聚氨酯(PU)为黏合助剂,通过轧-烘-焙方法对涤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并研究相关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和结构;采用表面电阻率作为衡量防静电的参数,并对其机械性能、透气性和耐水洗等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纳米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整理织物导电性能提高。当石墨烯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时,其表面电阻率为3.98×10~(-4)Ω·m,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纳米石墨烯整理织物可应用于特殊行业静电防护服装和精密仪器静电防护套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得到耐洗性反应性抗菌整理剂,以DMF为反应溶剂,100℃条件下,通过异噻唑啉-3-酮与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抗菌整理剂N-三乙氧基硅丙基异噻唑啉-3酮-,产率62.72%;应用1H-NMR、ESI和I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应用该反应性抗菌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20%(o.w.f)的整理液处理织物,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8%和94.63%,经过30次水洗后抑菌率仍可达到86.79%和85.73%,表明整理后棉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织物的白度基本不变,顶破强力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醋酸水溶液为介质制备水溶性低聚壳聚糖;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用壳聚糖溶液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并用活性艳红X-3B对其染色.经试验对比确立了低聚壳聚糖水溶液处理棉织物的优势,并探讨了低聚壳聚糖和环氧氯丙烷质量浓度对预处理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2 g·L-1、环氧氯丙烷3 g·L-1时,预处理棉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K/S值和断裂强力均有明显提高,并且适合低盐染色,有较好的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棉织物整理中负离子整理剂体积分数、烘焙时间、烘焙温度和浸泡时间对织物负离子释放量、透气性及手感的影响,并用方差分析的排序法评定整理效果.结果表明,经过负离子处理的纺织品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柔软性良好,但透气性和折皱回复角较原布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棉织物柠檬酸无甲醛整理工艺 ,三乙醇胺的加入对整理织物的交联程度、强力及白度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壳聚糖作为交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偶联剂,协同三聚氰胺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改性对棉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和抗紫外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氧化壳聚糖与三聚氰胺用量摩尔比为2∶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用量为3m L,处理时间90min,温度为70℃时,改性棉织物的柔软性、抗紫外、抗皱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经改性处理后,棉织物的强力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9.
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水溶胶用于涤棉织物抗紫外、抗起毛起球双功能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整理工艺条件:TiO2水溶胶用量50%(质量百分数),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UPF值可达到53,起毛起球等级可达4~5级.TiO2水溶胶具有抗紫外和抗起毛起球双功能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