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洪涝频发、用水短缺、水体黑臭、水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深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水环境问题是目前深圳河流域治理中最为突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通过深圳河流域"一河一策"的实施,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有效解决深圳河长久以来积累的水环境问题,改善深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持续提高深圳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陈筱云 《人民珠江》2007,(3):14-16,25
深圳市第一阶段的水资源战略,即境外调水极化发展战略,是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深圳城市水资源的特点提出的。进入21世纪,深圳城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发生了变化,深圳城市水资源战略必须转型。第二阶段水资源战略要实行供水零增长均衡发展战略,即把传统水资源对城市居民生活、城镇公共和工业用水的零增长和污水零排放作为最终管理目标。而要实现第二阶段深圳城市水资源战略目标,必须实行建设节水型社会、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适度境外调水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管道直饮水在我国城市的发展特征,对上海、深圳、北京、包头和东营等典型城市管道直饮水项目进行了考察,回顾了直饮水发展的背景,归纳了其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并对城市供水发展提出了启示。研究认为,现阶段直饮水工程不宜在城市整体范围推广,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前提下,在小区、酒店和写字楼等场所局部施行。  相似文献   

4.
<正>5月1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深圳遭强降雨城市严重内涝的新闻。据了解,这已是中央电视台继前年北京,去年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会城市内涝灾害后,再次通过"焦点访谈"剖析城市内涝之症。城市内涝,水漫金山,损失惨重。逢大雨必大涝,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道魔咒,面对这个明显缺位的"短板",人们普遍探问,"涝疾"的病根究竟在哪里?城市内涝不仅是我国普遍现象,也是世界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财金 《中国水利》2006,(12):67-67
深圳市因开山采石和取土形成了众多的裸露山体缺口,成为深圳这座“国际花园城市”的发展之痛。近年来, 随着深圳城市水土保持内涵和外延的拓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已从原有、传统的开发区的大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向城市背景山体景观治理转移。在裸露山体缺口治理方面,应用喷混植生、人工植生盆(槽)、挂笼砖等多项综合技术,解决了我国多年来在裸露石壁上恢复植被的技术难题。目前,多项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深圳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被辟为经济特区之后,风雨十五载,昔日的边陲小镇已经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深圳的水土流失成为发展中城市新话题,这是始料不及的。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有一种“门坎”理论,认为只有跨越各自的“门坎”,才能取得快速发展。深圳的“门坎”是什么?有识之士指出是水。于是,他们大做水的文章,水务改革、水源建设、供水建设、抗御洪涝、整治水土流失……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在深圳召开的部分沿海城  相似文献   

7.
深圳经济特区在党的领导下,发扬“敢试”、“敢闯”的精神,把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模式”。与此同时,深圳水务也顺利实现了由农田水利向城市水务的转轨变型,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实践证明,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深圳水务的今天。今后15年,深圳将进行第二次创业,在发展水务事业中,要作好第一的文章,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深圳水务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奥运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巨项目和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重要城市为代表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工程建设无论规模还是水平都跻身世界前列,已然成为世界工程建设大国。工程建设项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管理在创新。随着"一带一路"与"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正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是构建"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动整个深圳城市绿色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对于深圳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城市更新已成为土地的最主要供应方式。去年,深圳对于城市更新的依赖性已经高达75%。然而,拆不动、赔不起、玩不转,依旧是其面临的老三样难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规则的不够明晰导致利益争夺加剧。行业呼唤规则,保障各自的利益,提高城市实施的效率。此时,深圳《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出台,旗帜鲜明地指向了这三大城市  相似文献   

11.
黄添元 《中国水利》1999,(10):27-28
深圳市水务局于1993年7月组建,主要负责全市的水源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及城市制配水等工作,对全市水务系统进行行业管理。水务局成立6年来,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城市供水与城市防洪排涝保障体系,基本改变了深圳严重缺水和“逢雨必涝”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由农田水利向现代化城市水务的转轨变型,为特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水环境。实践证明,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是成功的,它适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深圳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被辟为经济特区之后,风雨十五载,昔日的边陲小镇已经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深圳的水土流失成为发展中城市新话题,这是始料不及的.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有一种“门坎”理论,认为只有跨越各自的“门坎”,才能取得快速发展.深圳的“门坎”是什么?有识之士指出是水。于是.他们大做水的文章,水务改革、水源建设、供水建设、抗御洪涝、整治水土流失…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在深圳召开的部分沿海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城市化的进行,水土流失伴随着开发建设而产生,甚至…  相似文献   

13.
综合采用文献检索、座谈交流及调研考察等方式,归纳总结我国城市污泥处置现状,并深入梳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以期为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决策城市污泥处置出路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深圳以迷人的城市风貌,醉倒八方来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00年度国际“花园城市”评比中,深圳经济特区一举摘取了最大规模级城市“花园城市”的桂冠。接着,又荣获由国家水利部和财政部颁发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称号。此前,深圳已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城市等多项殊荣。这些熠熠生辉的光环,使深圳天蓝地绿水清花红城更美,无限春色入眼来。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北京、大连、深圳等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回用工程的情况,对我国在污水回用方面存在的对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认识不足、污水处理和回用项目的启动缺少资金而且经验不足、污水处理与回用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说明我国开发利用城市第二水资源———污水资源,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匮乏的局面,实现污水资源化,对保障城市安全供水,缓解水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圳以迷人的城市风貌,醉倒八方来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00年度国际“花园城市”评比中,深圳经济特区一举摘取了最大规模级城市“花园城市”的桂冠;接着,又荣获由水利部和财政部颁发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称号。此前,深圳已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城市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深圳市水务局以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为导向,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胆探索和实践新的治水思路,积极协调人和水、水与社会的关系,使困扰深圳多年的河流污染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了较大突破,促进了水务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我们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线,进一步强化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加大水务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在完善水务管理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继续完善城市水源保障体系,加快东江水源工程二期、北线引水工程以及4条配套支线工程建设,加快…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2014,(24):128-131
深圳本地水资源匮乏,人口、产业、建筑高度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管理问题十分突出。面对严峻形势,深圳采用先进的管水、用水理念,走出了一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路子,保障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率先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群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若干颇具借鉴示范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深圳河为深港界河。深圳河河口有香港米铺国际湿地保护区和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对深圳河湾的生态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深圳侧的城市发展使深圳河湾的环境受到较大破坏;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河道整治使原有生态环境承载、修复能力大大削弱;深圳湾的围填海减少了滩涂面积,使红树林种群及分布、底息动物、水生生物、鸟类栖息繁衍等均受到影响。为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在以后的整治过程中划定泄洪控制线、适度清淤、加强河道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冯俊湘 《中华建设》2012,(6):100-101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楼宇智能化市场随之迅速成长,智能化建筑已初具规模,楼宇智能化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应用楼宇智能化的建筑不断出现,目前楼宇智能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档住宅中应用普遍,逐渐成为高档物业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