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克拉玛依六~九区稠油区块属砂岩油藏,地层结构疏松,注高温、高压蒸汽的热采方式加剧了油层的破坏,致使生产井出砂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该区稠油油藏的正常生产。六~九区自199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绕丝管防砂等机械防砂及羟基铝防砂等化学固砂措施,由于防砂范围有限、效果差、固砂周期短、成本较高等原因,这些措施均未得到推广应用。有机硅改性固砂剂克服了以上缺点,具有较好的高温固砂性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300℃下,优选的有机硅高温固砂剂固结体抗压强度在4MPa以上,同时该固砂剂对地层伤害小,水相渗透率达0.60μm2以上。高温固砂剂在六~九区稠油油藏现场试验了10井次,有效率90%,增产原油1180.7t,处理后原油含砂率均为微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沟嘴组储层粘土含量高,开发后期含水上升,粘土膨胀运移造成储层出砂。出砂直接导致工程上砂卡堵、断、漏等抽油泵失效,地质上出现砂埋油层,造成油井停产,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防膨固砂技术是针对储层粘土含量高的有效化学防砂技术。室内通过对防膨固砂剂的配伍性、防膨率、固砂效果进行试验,评选出适合江汉油区新沟咀组储层的防膨固砂剂,对改善新沟咀组出砂油井的开发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分子材料堵水-固砂技术在尕斯N1-N2^1油藏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松砂岩油藏进人中、高含水开发期后,由于水对地层胶结物溶解、冲刷作用,地层的出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堵水固(防)砂一体化技术应用前景广泛。该技术适用于不同温度砂岩地层的防砂和堵水,根据地层具体情况,可以以防砂为主,也可以以堵水为主。与以往的堵水固砂技术相比,采用超分子材料的配方体系在封堵和固砂性能等方面有大幅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超稠油油藏储层岩石结构疏松,胶结程度低,原油粘度大,携砂能力强.随着油井进入高周期蒸汽吞吐阶段,井下技术状况变差,出砂量加大,地层亏空严重,常规高温固砂药剂量相对不足,加上部分筛管失效井出砂,使常规的化学固砂施工困难,造成固砂技术有效率较低.室内实验研究开发出新型高温固砂液,具有固化温度低、固结强度大、稳定性强等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新型高温固砂液能够有效阻挡细粉砂,达到油井固砂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方法采用筛管悬挂防砂管柱工艺对克拉玛依六、九区浅层稠油进行砂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浅层稠油注蒸汽开发中严重出砂问题。结果筛管悬挂防砂工艺在六、九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砂控技术,它较砾石填充工艺简单,不必配用复杂的地面设备及各种施工用车以及费用较高的携砂液。结论筛管悬挂防砂管柱是一种适合浅层调油注蒸汽开发的防砂措施,对低产能油田尽快收回投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砂工艺。  相似文献   

6.
稠油井新型高温固砂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稠油井防砂存在的成本高、对地层损害严重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出了一种新型树脂就地固砂技术。其固砂液具有固化时间可调、固结强度高、对油层损害小、稳定性好等特点,热稳定温度可达370℃。室内采用井筒模拟器对直接注入法和蒸汽携带法2种注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固砂液性能可靠,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用于稠油井蒸汽吞吐热采防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浅层稠油藏胶结疏松,油井易于出砂。对该油藏出砂原因、分布及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自1991年以来先后实施的绕丝管防砂、金属棉蠕动滤砂管等机械防砂及羟基铝、普通高温固砂剂、有机硅高温固砂剂等化学防砂措施,从现场应用效果、适用程度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8.
王增林  李鹏  魏芳  王勇  梁伟 《油田化学》2021,38(3):560-563
随着胜利油田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升高、注采强度增大等对化学防砂效果和有效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了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化学防砂技术面临的开发矛盾,介绍了胜利油田在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高渗滤砂管提液技术、低温固砂技术和分层注入技术方面的进展,为特高含水期油田化学防砂提供借鉴。参20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简述了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浅层稠油油藏转汽驱生产后,井筒隔热、井下结构、井下测试,调剖防砂、蒸汽分配与计量等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锦州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立清 《油田化学》2006,23(1):96-98,91
简介了锦州油田投入开发15年来不同时期主要用于热采稠油井的化学防砂技术原理和使用效果: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稀油油藏固砂剂FSH-901(1992~1995,施工136井次,有效率78.7%);无机钙/有机硅高温固砂剂BG-1(1992~1995,79井次,79.7%);Ca(OH)2/CaCO3/机硅单体高温“三氧”固砂剂(1996~1997,98井次,82.7%);高温泡沫树脂固防砂剂(1997,4井次,50.0%):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1997-2005,99井次,94.9%);氟硼酸综合防砂剂(1998-2002,130井次,81.5%);有机硅固砂剂YL971(1998~2002,89井次,85.4%);高强度有机硅固砂剂LH-1(2005,11井次,100.0%)。报道了防砂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出砂套变井逐年增多;多层舍采长井段井化学防砂难度大;出砂粒径逐年变细,表明油层骨架受到破坏。提出了化学防砂技术发展方向:研发常温固化的耐高温固砂剂;完善分层防砂工艺。参2。  相似文献   

11.
注水井出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治理出砂油藏注水井出砂严重的现象,从地面管理到地下工艺,探索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技术、滤砂管防砂技术、化学固砂技术、注水井智能监控装置的应用等,现场应用表明,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技术有效地遏制了套损井的出砂,几种措施配套应用,使注水井出砂现象减少一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泡沫树脂体系耐温性较差和辽河油田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化学固砂储层伤害大与有效期短的问 题,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疏水纳米SiO2、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制得纳米改性树脂基液,然后加入固化剂、乳化 剂、起泡剂、稳泡剂等添加剂制得泡沫树脂固砂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固化温度、固砂强度、渗透性能、耐温性能 和非均质多层注入性能;研发了配套的泡沫发生器,形成了耐高温泡沫树脂低伤害均匀固砂技术,并在辽河油田 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泡沫树脂固砂体系的最优配方为:20%~30%树脂基液+8%~12%酚醛胺类固化 剂+0.3%乳化剂OP-10+0.5%起泡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0.1%固体稳泡剂纳米SiO2+0.1%聚合物稳泡剂聚乙二 醇+57%~71%清水。该体系的起泡体积约为发泡前的7 倍、半衰期大于20 min,可在35 ℃以上固化,固化后耐 温可达280 ℃,既具有低温固化的特点,又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固化的泡沫树脂固结岩心的抗压 强度达到5 MPa以上,固砂强度高,满足疏松砂岩固砂强度的要求。对用0.25~0.42 mm石英砂制得的固结岩心 的固砂渗透率达到4.8 μm2,优于常规树脂固砂剂(1.9 μm2)。在非均质多油层中可明显防止高渗透层突进,改善 固砂剂注入剖面,实现均匀固砂。现场试验取得良好的防砂效果,验证了该技术可实现均匀固砂和低伤害特 性。利用泡沫树脂流体特性实现非均质多油层均匀固砂,达到了提高化学固砂效果和防砂有效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克拉玛依九区热采井现场取样和出砂情况的调查,和室内砂粒粒径、成分分析比较认识了九区吞哇阶段自喷期、不同轮回吞吐期、汽驱期和射孔完井与先期防砂井的出砂情况及规律,这些认识为油井管理和防砂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今后稠油开采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稠油油藏热采开发进入中、后期后,油藏自然递减逐年加大、纵向动用不均、水淹汽窜等问题严重影响油田稳产。以"精细研究深入认识"为原则,在开发过程中运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高温封堵调剖、蒸汽混相驱油、化学防砂等治理措施,确保了油田稳产,为同类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油矿场机械》2007,36(2):65-65
孤东油田防砂堵水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复合堵水防砂工艺技术;复合树脂颗粒防砂堵水工艺技术;复合水泥砂固砂堵水工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油井出水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研究、地层出砂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研究、防砂堵水方案的论证和制定、新型防砂堵水剂的研制开发、特殊地层防砂堵水技术研究、防砂堵水施工工艺设计等。固砂体抗压强度≥5MPa;堵水率〉90%,堵油率≤10%;适用地层温度30~350℃;固砂成功率≥90%;堵水有效率≥80%。适用于不同温度砂岩地层的防砂和堵水,根据地层具体情况,可以以防砂为主,也可以以堵水为主。该项目获得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已在胜利等油田现场试验20多口井,防砂成功率100%,堵水有效率80%,防砂堵水效果明显。该技术将防砂和堵水相结合,具有防砂和堵水双重效果,工艺独特,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冷家油田冷43块s1+2油层油井出砂严重,高温固砂、TBS防砂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行了人工井壁防砂现场试验研究及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平均周期增油1125t,累计增油2 249t.  相似文献   

17.
九7+8区是六、九区原油粘度最高的区块,油层非均质性强,胶结疏松,油层易于汽窜、出砂。2005年365口超稠油新并投产后,暴露出的出砂、汽窜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着九7+8区的开发效果。据统计仅2006年3月出砂卡泵修井197井次。为保证九,“区超稠油出砂井的正常生产,试验了8种防砂、排砂技术,累计施工68井次,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对8种防砂、排砂工艺在超稠油区块的适应性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优选出一套适合超稠油的防砂、治砂体系。  相似文献   

18.
稠油油藏大多具有渗透性好、胶结性差和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目前各大油田稠油井的防砂主要基于固砂和挡砂两种机理,主要防砂方法有机械方法、化学防砂以及复合防砂。机械方法主要有滤砂管防砂和绕丝筛管砾石高压挤压充填,化学防砂主要有高温水泥石防砂和高温复膜砂防砂.复合防砂除了管内砾石充填微裂缝防砂和复膜砂热采绕丝管复合防砂外,还有压裂充填和复合射孔防砂。有限防砂、携砂采油是稠油井防砂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孤东油田化学防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孤东油田砂岩油藏胶结疏松,油水井出砂严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并应用了适合不同开发阶段的一系列化学防砂方法,即酚醛溶液地下合成防砂、脲酚树脂溶液防砂、干水泥砂防砂、酚醛树脂涂敷砂防砂、低温涂敷砂防砂、轻质涂敷砂防砂、复合砂防砂、固结砂防砂、LS-1固液两相材料防砂等9种方法,介绍了每一种防砂方法的原理、选井条件、工艺技术特点、应用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严锦根  王兆水 《油田化学》2000,17(3):201-203
针对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和高温蒸汽吞吐采油的特点,研究了无机盐胶结材料SN在高温化学防砂中的应用问题。本文从高温化学防砂原理入手,对胶结温度对固结体抗折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确定了胶结剂与石英砂比例,石膏、硅粉加量,在现场一口井的初步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