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陆相湖盆构造活跃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比较成熟,而对于坳陷湖盆萎缩期的层序地层研究多处于探索阶段。本论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研究区钻测井、地震资料,以旋回为主,界面为辅,研究渤海黄河口地区新近纪古湖泊、古气候变迁及湖平面变化影响下的层序地层响应特征。在新近系共识别出5个三级旋回,根据旋回划分结果并结合关键界面特征分析划分了SB00、SB01、SB02、SB0、SB21、SB2六个三级层序界面、五个最大水进面。据此将新近纪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共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对应于馆陶组下段、馆陶组上段、明化镇组下段下部、明化镇组下段上部、明化镇组上段地层。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古近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根据本地露头和岩心资料,将研究区古近系地层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发育3个三级层序,苏维依组沉积期发育2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了研究区的古地理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综合钻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层倾角资料,在滩海西部古近系识别出区域性不整合面、地层侵蚀/超覆面及沉积旋回转换面3种类型9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结构与充填演化具横向分带性与纵向继承性,西部斜坡带层序发育齐全,层序结构清晰,沉积物以粗碎屑占主体,为一套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海南洼陷带缺失SQ1层序,但层序厚度大,体系域发育齐全,以湖相细粒沉积为主;东部陡坡带早期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中晚期过渡为扇三角洲沉积。结合研究区钻井油气显示资料,探讨了构造演化与基准面旋回对有利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构造演化时期有利储层发育于不同的层序内部单元。  相似文献   

4.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在应用单井电测曲线、岩性的基础上,对川东北赵家湾地区进行地层层序研究,识别出海平面升降界面,以沉积旋回表示,共识别出6个四级旋回,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起地层层序格架,通过对各旋回岩性厚度、地层后的的研究,细致划分了研究区内沉积相的展布与演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建立鄂尔多斯彬长地区延安组煤系地层发育的等时格架,划分煤系发育的沉积体系及微相,总结沉积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延安组地层以三段发育为主,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3个四级层序,区内为曲流河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以河漫沼泽、河漫滩、分流见湾为主,其中沼泽和平原环境是发育连续稳定厚煤层的优势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属性切片及井震结合技术,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岩心、钻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将下干柴沟组下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8个短期旋回基准面,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下干柴沟组下段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图。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分布与地层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地层切片研究下干柴沟组下段中期基准面旋回内沉积演化规律。最后以下干柴沟组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格架和地震属性切片为基础,编制了该区的沉积相图。  相似文献   

7.
应用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建立陕北延安蟠龙至高家屯地区瓦窑堡组煤系地层发育的格架,划分煤系沉积体系及微相,总结沉积演化特征。研究表明:瓦窑堡组四段地层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区内由下到上依次分为曲流河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以河漫沼泽、分流河道、湖湾沼泽、滨浅湖沼泽及泛滥平原为主,其中河漫沼泽、滨浅湖沼泽和湖湾沼泽为煤层发育优势环境。  相似文献   

8.
孙天一  柳成志  卜春阳 《当代化工》2014,(11):2441-2443
通过对松辽盆地王府断陷登娄库组地层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对岩性以及岩石粒度的变化的分析从而对登娄库组地层的旋回进行划分,借助旋回变化以及岩石岩性的变化对其地层层序进行精细划分,在组的基础上划分出段与小层。根据地震剖面、岩心、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将登娄库组地层分为d1、d2、d3三个三级层序;有根据岩石粒度变化、旋回性等特征划分分出了d12、d11、d22、d21、d32、d31六个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9.
为了方便现场作业以及更好地与全盆地层划分方案相对应,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应用单井岩性及测井曲线,对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旋回、5个四级旋回。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综合岩性、电性及旋回特征,以层序地层等时对比的思路,对牛青地区沙三段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发现牛青地区沙三段地层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并对湖泛面进行识别,进一步划分出低位、水进、高位3个体系域,建立了沙三段的层序地层格架。认为沙三段地层整体是一个湖平面先上升后下降的沉积过程,在水进域沉积结束时湖水最深。  相似文献   

11.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各种层序地层模式和新的成煤理论。笔者强调了煤层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应加强陆相冲积体系中煤层的等时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构造活动区盆地分析的一个特例。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来研究前陆盆地沉积地层时不仅要考虑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而且要重视构造作用的影响。前陆盆地构造活动不仅影响可容空间,还表现在对盆地基底构造作用的影响。前陆盆地的层序界面主要为构造作用或构造与湖平面变化叠加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前陆盆地不同结构单元生储盖组合关系及油气成藏特征,认为前陆褶皱冲断带为前陆盆地中油气主要富集区,前渊蚴陷带为主要的生烃和运移中心,前缘隆起带油气勘探须考虑后期构造作用对油气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沉积盆地热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地热历史的恢复和重建,根据不同尺度,其研究方法分为构造热演化法和古温标法。其中构造热演化法是在岩石圈尺度上,对其构造演化下的热流变化进行模拟,结合盆地沉降与埋藏,恢复盆地热历史。由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差异形成的盆地类型应用不同热演化模型,拉张盆地、走滑盆地多用拉张模型来描述,前陆盆地等以挤压模型来描述。而古温标法则是利用盆内可记录古地温的有机质、矿物等进行盆地热史的重建。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和流体包裹体等记录的是其经历的古温度峰值,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则可反演其所经历的热史路径,不同盆地条件应用不同的古温标法。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岩性油气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期基准面变化过程中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对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而控制着油气的生储盖组合及岩性油气藏的特征及类型。本文作者根据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中长期基准面的变化,总结出基准面变化过程中油气的生储盖发育分布规律,及其岩性油气藏的类型、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对吐哈油田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中生界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受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影响,不同构造区带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冲断带近物源区由于杂基和软矿物含量高,压实作用表现较为强烈,砂岩物性较差;但斜坡带远离物源区压实程度较弱,原生粒间孔隙发育。坳陷带比冲断带、斜坡带含有更高含量的富铁方解石,很难遭受后期溶蚀改造,所以坳陷带中铁方解石含量较高的地区储层物性也比较差,其机理可能与黏土矿物转化和长石类矿物发生溶蚀有关。  相似文献   

16.
滨里海盆地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大型隆起带是一个极其富有的油气聚集带,已发现的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如阿斯特拉罕、田吉兹、扎纳若尔、肯基亚克等油田均处于该隆起带上[1]。比克扎尔隆起与卡腊通-田吉兹隆起一样,作为大型隆起背景下的次一级隆起,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沉积和地层特征。已发现油田的主要产层为盐下的石炭系,分布于盆地的边缘带;随着地质-地震研究程度的不断加深、新的勘探技术不断应用,滨里海盆地的油气勘探将会由边缘带向盆地中心转移。根据区域研究资料,结合地质、地震、钻井资料,笔者对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中的泥盆系的构造演化、沉积环境、成藏条件及地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滨里海盆地比克扎尔隆起区盐下层系中泥盆系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滨里海盆地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大型隆起带是一个极其富有的油气聚集带,已发现的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如阿斯特拉罕、田吉兹、扎纳若尔、肯基亚克等油田均处于该隆起带上。比克扎尔隆起与卡腊通-田吉兹隆起一样,作为大型隆起背景下的次一级隆起,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沉积和地层特征。已发现油田的主要产层为盐下的石炭系,分布于盆地的边缘带;随着地质-地震研究程度的不断加深、新的勘探技术不断应用,滨里海盆地的油气勘探将会由边缘带向盆地中心转移。根据区域研究资料,结合地质、地震、钻井资料,笔者对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中的泥盆系的构造演化、沉积环境、成藏条件及地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滨里海盆地比克扎尔隆起区盐下层系中泥盆系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于颖  张旭  郭超  赵亚文 《辽宁化工》2014,(8):1077-1078,109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靖边油田,近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寻找新的产能接替区块,在精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油田南部韩家沟区发现了侏罗系延安组的延9油藏,本文综合分析该区延9油层组的地层划分、构造特征、砂体展布及油层特征,并计算了该区的储量,基于以上的研究,对韩家沟区延9油层组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油藏具有开采价值,为下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松辽盆地腹部二叠系地层地质特征分析确定二叠系,变质程度较浅,以黑色泥板岩、结晶灰岩为主,有海西期肉红色花岗岩和黑色云母花岗岩侵入,并见少量变质程度略高的变质砂岩、蚀变安山岩、辉绿岩等,可以与松辽盆地周边露头区二叠系相关地层组大致对比。  相似文献   

20.
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前陆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成果的发现,对前陆盆地的研究已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前陆盆地概念、特点、分类及其与油气关系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海相烃源岩前景如何、前陆盆地的识别标志、前陆盆地成藏的复杂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