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对外贸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满足就业市场需要,各高校纷纷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由于专业培养模式趋同、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及职业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在调研当前外贸岗位及其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增设实践课程及商务外语、电子商务等课程,并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以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育出更适应外贸工作需要的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1)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拥有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及惯例,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能够迅速适应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而当前市场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市场细分的角度看,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课程设置的内容趋同化,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没有充分细化,层次性不强。在市场细分视角下,创新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兼顾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应用性以及特色性,系统地考虑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入手,提出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促进了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国际经贸往来。当前,我国和沿线国家迫切需求大量国际经贸人才。为了培养适合当前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调研了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9)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供需严重失衡,根本原因是高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模式与外贸企业需求不匹配。提高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外贸实践能力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以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带动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材》2017,(3):233-234
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是高校专业里面的热门专业,学习工程造价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代沟。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建筑管理人才,在教育制度上必须勇于创新,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首先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理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课程评价原则,最后对专业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组成和目标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广东省中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深入外贸行业和企业、中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在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广东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
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更加频繁,这些方面都显示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了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经济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社会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不仅仅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的规则,而且熟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区别。这就对高校国贸专业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国贸专业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改革。众所周知,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这门课程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以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为目标,忽视了社会对研究型、技能型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基于"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型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中文与英语相融合"的四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0):84-85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通过分析了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趋势,分析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应用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