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J1b^5)油藏有效厚度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的图版参数。首先利用目的层段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关系确定有效厚度的岩性标准,再根据油藏地层水电阻率和a、b、m、n参数值,采用含油饱和度图版法确定油层有效厚度的电阻率、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下限标准。从而,在油层有效厚度评价中精细地识别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有效地剔除储层中的砾石层、泥质层、致密层、干砂层和差油层.确定各井的有效厚度,提高了测井解释和储量计算的精度,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确定水平井井网参数对低渗透油藏的经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水平井的合理布井,需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以及注采排距进行研究。水平井段长度一般为油层有效厚度的6~10倍,对于有效厚度为4 m的油层,则要求水平井段的长度大于40 m。在油层有效厚度为4、5和6 m条件下,利用折算法得出水平井段合理长度为500~700 m。对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井网进行合理设计,既要做好注采井网形式对储层规模控制以及裂缝系统与井排方向的合理匹配关系,又要做好注水井排距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典型井四性关系研究,结合录井、试油资料,建立了陈家舍区块油藏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等测井解释模型。并通过分析化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解释模型的正确性,为确定研究区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戴一段储层孔隙度大于18.5%,含油饱和度大于45%,泥质含量小于20%,电阻率大于4Ω·m,声波时差大于270μs/m时,为标准油层。戴一段油藏有效储层下限的确定方法对临近区块有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界产量的确定是利用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关键。在分析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机理的基础上,将水平井三维渗流场近似分解为内、外两个渗流场。分别分析两个渗流场的流线分布,利用Dupuit公式得到外部渗流场临界产量计算公式;利用平面径向流原理,将水平段长度视为“油层厚度”,井眼与油层顶部距离视为“泄油半径”得到内部渗流场临界产量计算公式;结合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得出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新方法。据新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对比前人推导的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各向异性、水平段长度以及水平段距油层顶界的垂向距离与油层厚度之比对临界产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为三角洲相沉积,储层主要以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通过储层岩性、测井、试油及多种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目地层的"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阜三段储层属于中低孔、特低渗透油层,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13%,泥质含量为22.0%,声波时差为254μs/m,电阻率下限值为3.2Ω·m。通过对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的优化,提高了储层参数计算精度,避免了有效厚度的漏失,利用试油等方法综合确定了阜三段油层含油饱和度下限值为40%,有效厚度下限值为0.6 m。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区厚层底水断块油藏水平井经济技术政策界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厚层底水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平井开发效果既受剩余油富集区大小、油层厚度、水平井水平段长度、水平井在平面上和纵向上位置以及生产压差的影响,更受油价的制约。因此,通过胜利油区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解析法以及经济评价综合研究,提出了在当前油价和技术条件下,这类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和生产控制的经济技术政策界限,即水平井平面位置应避开老井水锥半径20m以上;水平段垂向位置应为距油水界面0.7倍的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一般为200~250m;油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8m;初期生产压差一般控制为0.6~1.OMPa;对于埋藏深度为1500m的油藏,油价从35美元/bb1升到40美元美元/bb1时,单井经济极限采油量从7101t降到6105t。  相似文献   

7.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及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吸取和继承前人对低阻油层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低阻油层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分析阿尔奇模型和Waxman-Smits模型的适用条件,建立了以束缚水饱和度、阳离子交换量等参数为核心的低阻油层含油饱和度测井定量解释模型,以获得较准确的低阻油藏的重要储层参数,该评价方法在储量计算和油藏开发生产中获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为特殊的低幅度薄层边底水油藏.未动用储量,大多分布在透镜状薄层带边底水的小砂体中,油层平均厚度小于3 m,油水关系复杂,直井开采难度大,效益差.通过精细解剖含油单砂体、细分流动单元、准确识别纯油层和低阻油水同层等,开展了水平井开采先导试验,进行了精确的井眼轨迹控制、水平段合理长度、布井方式与注采井距等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这类油藏的水平井开采技术,对油层跨度800m范围内不同油水关系、不同地质特征的未动用储量,整体优化部署水平井104口,建产能40×104t,储量动用程度由51.8%提高到82.6%.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测井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和白垩系呼图壁河组油藏的油藏描述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有,首先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地质研究等进行地层划分、储层特征描述和测井资料的标准化等基础性研究;其次,依据岩心实验分析数据确定测井解释参数;根据地质构造、储层特征以及试油结果并结合多井对比研究,分析油、水层分别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及头屯河组油藏出水原因分析;然后,由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压汞资料和试油结果建立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下限的确定;最后,依据建立的油层标准,进行有效厚度的划分.陆梁油田白垩系油藏复杂,属低幅度构造的低阻油气藏,识别油层难度大,尤其试油结果显示呼图壁河组油水同出层占总试油层的50%,在这些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为达到新疆油田公司"增储上产"的任务,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运用综合评价技术对解释疑难层进行解剖、精细解释,解决了储量计算中油层的含油气饱和度、油层有效厚度等重要的计算参数难题;通过对储层的孔隙结构、固井质量及储层含油气饱和度等各方面的研究,分析出"油水同出"的原因,基本上达到了正确认识油藏的目的,为油田公司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35×104t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肇州油田葡萄花油层已投产水平井的生产情况,研究了水平井流入动态以及产能特征,分析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和递减情况,并对水平井的注水受效进行了分析.认为水平井初期产能及影响因素主要是渗透率、水平段含油砂岩长度、储层含油性和油层厚度,而水平井水驱含油砂岩长度是影响注水受效的较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储量评价贯穿气藏开发始终,系统梳理气藏不同储量计算方法,对认识和开发气藏具有重要意义。前期评价阶段,分气藏类型选择容积法或体积法计算探明地质储量,指导开发概念设计和开发方案编制;方案实施阶段,落实可动用储量,指导井位部署;规模开发后,采用物质平衡与现代递减方法计算单井或气藏动态储量和可采储量,指导井网、井距、生产制度等开发技术政策优化;开发中后期,采用精细气藏描述和数值模拟方法落实剩余储量,指导挖潜部署。综合来看,储集空间结构、流体赋存状态和气藏边界是优选不同储量计算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发全生命周期不断认识气藏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2.
李华昌  杜志敏  汤勇  汪勇 《钻采工艺》2012,35(2):51-53,10
新场气田沙二段气藏属低渗、低水干气气藏,该气藏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计算难度大,在理论研究、方法学习、现场验证和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监测资料计算水平井单井动态储量.主要利用产量递减法、流压法和产量不稳定法、历史拟合分析法计算动态储量.分析认为,产量不稳定法和历史拟合法计算结果较为可靠,实际应用中可综合利用这4种方法进行沙二段气藏动态储量计算.单井控制储量的计算为沙二段气藏气井的合理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常在应用容积法计算气藏采收率和可采储量时,一方面,未考虑到容积法探明地质储量存在一定误差及其没有完全反映气中天然气的可流动性,误把动态储量采收率当作容法地质储量采收率,导致计算的可采集量偏大;另一方面,忽视了水驱气藏原始和废弃条件下的含气饱和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公式应用的错误和计算结果的失真。文章以理论分析结合实例计算,提出了气藏动态储量与动态法采收率才是一一对应的逻辑匹配关系,由两者计算的可采集量是合理、正确的;而容积法储量采收率应根据动态储量采收率及动态储量与容积法储量之比例来折算。折动态储量采收率具备横向可比性,容积法储量采收率则不然。同时,提出对于水驱气藏应考虑原始与废弃时含气饱和度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修正了容积法计算气藏采收率和可采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储量计算结果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基于高精度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不但解决了传统容积法在进行复杂油气藏储量计算时储量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储量的分布范围。以新立一新北地区为例,在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Petrel计算出的储量值客观合理,综合运用计算出的储量值与储量丰度值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储量评价,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炭系是川东地区的主力产层,储量、特别是容积法储量是制定开发方案的基础。在储量计算的有关参数中,有效储层下限的确定直接影响有效储层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三个参数。研究发现,由于储集岩类型不同,其孔隙类型也就不同,孔喉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储集岩,有效储层应有不同的孔隙度下限。通过对川东地区七里峡、大天池、大池干井、高峰场、云安厂、福成寨等构造石炭系209个岩样的压汞资料分析研究,得出不同储集岩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以此计算了川东石炭系8口气井的容积法储量,与不同储集岩采用相同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比较,计算结果相差6.22%,结果更接近地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超深层大气田一般都具有高压超高压、基质致密、裂缝发育等特点,其动态储量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准确评价该类型气藏的动态储量,首先基于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深入分析了岩石有效压缩系数与岩石累积有效压缩系数的相关关系,优选出适合于高压超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的物质平衡分析方法 ;然后,基于非线性回归法确定了动态储量评价的起算条件,针对未达到起算条件的情形建立了半对数典型曲线拟合法,并采用该方法计算了3个超高压气田(藏)的动态储量,进而验证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的气藏累积有效压缩系数是影响该类气藏动态储量评价结果的关键参数,该参数是原始地层压力和当前平均地层压力的函数,而其数值难以通过岩心实验测得;(2)针对高压超高压气藏,推荐采用不需要压缩系数的非线性回归法进行动态储量评价;(3)采用非线性回归法计算动态储量的起算点(无量纲视地层压力与累计产气量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起点)无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基于图解法的统计结果得到不同无量纲线性系数(ωD)情形下起算点对应的无量纲视地层压力衰竭程度介于0.06~0.38,基于实例气藏数据统计得到的起算点也在此范围内;(4)未达到起算条件时可采用半对数典型曲线拟合法估算动态储量,动态储量与视地质储量的比值(G/G_(app))是ωD的函数,ωD越大,(G/G_(app))越小;(5)处于试采阶段的高压超高压气藏,应尽可能延长试采时间,以提高动态储量评价的可靠性;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高压超高压气藏,则应以动态储量为基础制订气藏综合治理措施,进而不断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阮基富  梁峰  李新玲  张苏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51-54,147,148
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存在储量、压力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为弄清剩余储量分布特征、动用西端低渗储量、确保水平井合理部署及钻遇率、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就必须开展储层精细描述,落实储层、物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在精细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应用Petrel建立了气藏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对模拟前后参数分布特征及储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及生产效果关系进行了剖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分析和评价气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聚合物驱(聚驱)油田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利用聚驱驱替特征曲线,对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的19套井网进行研究,发现一类与二类油层聚驱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开采阶段采用的方法不同。在聚驱后续水驱阶段,水驱规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直线特征,可采用修正甲型和丙型水驱规律曲线计算聚驱可采储量、标定可采储量、空白水驱可采储量和聚驱增储结果等;在聚驱中后期阶段,通过计算出的累积产油量,利用历史数据预测转后续水驱的累积注水量,即可计算出整个聚驱过程中的聚用量,并可分析后续水驱阶段的采出程度,从而建立起中后期可采储量的计算模型;在聚驱早、前期阶段,对于还未注聚的区块无法用驱替曲线进行可采储量预测,因此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从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出发,回归了聚驱可采储量的计算模型,根据注聚前设定的注聚方案参数就可以进行可采储量的预测。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精确计算聚驱油田不同阶段的可采储量,其计算平均误差仅为1.96%。  相似文献   

19.
由于储层多孔介质界面现象的存在,采用类似干气的传统物质平衡方法来计算凝析气藏的储量并预测其产量必然与实际的储量和产量存在差异。基于相平衡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和毛管压力影响的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利用该方程可以准确计算凝析气藏的储量并预测其产量。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凝析气藏中,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计算的储量和预测的产量均小于传统物质平衡方法和不考虑吸附和毛管压力影响的物质平衡方法所计算的结果,且与现场实际结果更为匹配。该研究对于凝析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艾湖油田玛18井区低渗透砂砾岩油藏直井压裂单井可采储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法、油藏工程方法、经济极限法和矿场试验法对多级压裂水平井参数设计和产能预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玛18井区“甜点”深度为3 876~3 881 m,水平井走向应为南北向,推荐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为1 200~1 400 m,井间距为500 m,裂缝半长为150 m,裂缝间距为50 m。采用优化参数设计6口多级压裂水平井,第1 a平均日产油为29.0 t/d,符合产能预测数据(25.0~33.0 t/d)。该研究建立了砂砾岩储层含油饱和度预测方法,并形成砂砾岩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参数设计和产能预测方法,可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