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变革加剧,大学生受到社会转型冲击波的影响剧烈,加之其正处于身心发展剧变时期,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成为高校不容回避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峻.时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尽快建立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2.
三本院校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因此,应结合三本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成因,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与模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迅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会造成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特别是关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尽量减轻心理危和够合他们带来的身心问题.引起"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不仅有其本身过于自我、难以相处的性格,还有虚拟网络的侵蚀等.因此,高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要重视心理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女大学生的婚恋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女大学生婚恋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其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们女教师以其特殊身份对女大学生婚恋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和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和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及其成因,认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项各部门联动的系统工作,提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应包括心理危机教育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心理危机后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问题是维系稳定校园环境的基础,尤其对高校辅导员来讲,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强化90后大学生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和危机应变能力,建立完备的大学生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辅导员危机公关小组等几方面入手,浅析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16日,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颁布后,全国高校开始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在高校迅速开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及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均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始建立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在学校的各班级设立心理保健员.我校也在2006年开始推行班级心理保健员制度,四年来,该制度在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心支持下,正茁壮成长,并已开始日益突显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给人们的社会心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应该努力地开辟健康教育新模式、新方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起来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集管理、预防、应对、保障为一体,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做为高校的学生辅导员,怎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引导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等五个方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 ,承受着巨大的求学、择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急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但从实际情况来 ,各地区、各高校发展极不平衡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重治疗、轻预防 ;重研究、实验 ,轻推广、应用 ;不能正确处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工作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因而 ,必须理清思路 ,系统规划 ,采取有效措施 ,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新的阶段。一、理清思路 ,建立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中 ,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着身体素质的提高 ,而且也是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形成的核心因素 ,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从根本方面来看 ,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素质 ;从现实方面来看 ,在于防治心理疾病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