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ON技术具有多业务接入能力,利用PON技术承载Small Cell和WLAN有效解决了移动覆盖盲点、数据分流的难点。文章在PON技术承载Small Cell和WLAN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用户和业务对高带宽的需求及LTE技术的发展,阐述LTE时代利用10G PON技术承载Small Cell及WLAN,并给出具体的应用场景,分析其应用优势,提出相关应用建议,消除LTE发展带来的PON承载Small Cell及WLAN的带宽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PON承载LTE小基站回传业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TE小基站回传的技术需求,综合考虑成本、技术能力、工程实施难度等因素,研究PON承载LTE小基站回传业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PON承载LTE小基站回传业务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最后,基于调研和实验室测试的相关结果,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标准化进展和设备成熟度。  相似文献   

3.
在LTE网络中,为了满足不同部署场景的需求,宏站、分布式基站、小基站和直放站将会协同组网.文章分析了各种站型的特点以及对传输网络的需求,总结出PON承载LTE基站时存在三种场景应用,再结合TDM PON和WDM PON的传输指标和优劣势,选择合适的PON来承载不同的站型.  相似文献   

4.
陈星 《信息通信》2014,(9):180-181
GPON技术可以同时承载多个业务接入,将GPON技术承载Small Cell和WALN可以完全覆盖当前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盲点,而且还可以解决移动通信中数据的分流问题。文章对GPON技术的基本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在GPON技术承载Small Cell和WALN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用户在业务需求和宽带的使用需求,较为详细地阐述了LTE时代中使用的10G PON技术承载Small Cell和WALN具体应用场景,对其具备的显著优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该技术的几点建议,消除了LTE发展过程中对PON技术承载SmallCell和WALN造成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PON设备的现状、应用及技术标准发展,然后根据现网测试的结果和网络应用提出现有PON设备在当前2G、3G移动回传网络中的定位,最后提出PON技术承载LTE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PON设备的现状、应用及技术标准发展,然后根据现网测试的结果和网络应用提出现有PON设备在当前2G、3G移动回传网络中的定位.最后提PON技术承载LTE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PON与MSTP混合组网、纯IP回程业务承载、PICO和Femtocell的承载、承载LTE基站等方面介绍了EPON承载方案的应用场景,并通过2个实例说明EPON承载方案能为运营商提供低成本、灵活方便的基站承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TD-LTE小基站回传承载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手段,由于其所具有的种种优点,受到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通过对TD-LTE进行简单的描述,了解其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TDLTE小基站回传承载中的PON承载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并对承载LTE基站方案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TD-LTE小基站回传承载技术进行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电信4G时代的到来,LTE作为以后中国电信数据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其室分覆盖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LTE网络的质量,因此如何快速打造一张精品LTE室分网络,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首先介绍LTE室内覆盖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然后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析了不同场景下LTE室内覆盖最优解决方案,最后总结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L网的室内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论述了POI系统实现原理、POI系统技术特点、LTE室分双路常见解决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着重论述了多家运营商是如何通过POI共建室分系统实现LTE室分双路建设方案的;详细分析了POI共建节约室分建设投资情况,为LTE双路室分系统共建方案的选取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PON网络不仅可用于2/3G/小基站的回传。也可以用于LTE基站的回传,当然还可用于同一站点同时存在的2/3G/LTE小基站的回传,并且基站业务回传到交换网络存在两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朱俊  汪国荣 《电信科学》2012,28(9):106-111
以往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承载网络以传统的点对点系统为主,因此网络建设成本尤其是光缆网建设成本非常高.当前,各电信运营商已全面开展以PON技术为主的光纤网络建设,采用PON技术建设平安城市的承载网络,是一种技术创新和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实践.通过分析视频监控技术的演进,研究模拟与数字承载网络技术的发展,分析比较各种承载网技术的优劣,阐述采用以PON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光网,在平安城市中承载应用具备的优势.同时,提出PON承载视频监控系统需关注的运维和技术问题并且探讨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于运营商来说,为了应对皮飞站的大规模部署和用户日益增长的有线接入速率需求,充分利用好PON和4G 的各自优势,建立PON+LTE的融合宽带网络,实现优势互补,可为用户提供体验一致的高速宽带接入服务。文章详细分析了在NG-PON2中将LTE小基站信号和高速有线宽带信号混传的技术。仿真结果显示,在NG-PON2的备选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接入网(OFDM-PON)中混传无线LTE信号和高速有线宽带信号可以省去无线信号的上下变频处理,技术实现简单,可以提升接入信号的多样性和速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移动用户的飞速发展以及高层、大型建筑物的不断增加,通信系统容量和覆盖要求不断上升。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是移动信号弱区甚至盲区,终端无法正常使用;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严重的导频污染,严重影响终端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弱区。为解决以上问题,优选方案就是引入室内覆盖系统,提供专用小区来吸收来自室内的话务,提升网络竞争手。文章通过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得出哪些建筑物需要建LTE室分站点,哪些建筑物暂不需要建LTE室分站点,并引入室分的新型建设方案—微站。  相似文献   

15.
相比LTE,5G对承载传送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更大移动前传和回传带宽、更小端到端时延、更密集组网以及更高精度网络同步等.因此对5G承载传送网络的组网方式和应用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 随着3G和LTE网络建设,满足移动前传和移动回传需求的本地承载传送网络架构趋于稳定,在光纤资源上为建设5G承载传送网络做好了基础架构准备.光纤直驱是3G和LTE移动前传的主要手段,5G时代随着超密集组网、覆盖加密、站点增加等趋势的出现,移动前传对光纤数量需求更大,现网光纤难以满足需求;大量新建光缆对管道资源需求太多,光缆施工越来越困难,尤其在密集城区.如何满足5G网络前传需求已成为行业技术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4G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问题是影响客户体验和运营商收益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室分站点性能和用户MR等数据的全量采集与研究分析,利用AI技术建立室分故障特征模型,并根据模型中好点和差点与室分物业点、站点、小区进行匹配,实现室分故障的精准定位,进一步提升网络优化及维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LTE大规模建设存在的选址难、物业敏感等问题,在站点覆盖效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出无主电杆、室分外打、楼面快速部署等替代方案。但同时也会带来LTE站点传输末端接入方式非常规、接入困难等弊端,文章创新性提出"非常规的接入方式"将末端光缆"拉进去",为现行大规模LTE建设提供经验案例,提速LTE难点的开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天网工程接入层现状问题,分析比较各种承载网技术的优劣,阐述采用以PON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光网,在天网工程承载应用具备的优势。提出了将PON技术应用于天网工程中的可行性、合理的组网方案,并探讨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LTE室分站点中,分布系统由馈线、耦合器、功分器、吸顶天线等大量无源器件组成,由于站点覆盖室内环境的特点,多数分布系统位于物业隐蔽或装修天花内,所处环境恶劣,器件故障多发。无源器件发生故障、性能下降都会影响室分网络质量,影响客户感知。针对早期排障中的困境,文章提出一种基于RRU通道级RSSI值的分布系统故障分析算法,通过分析端口级别RSSI值的相关性以及差异性得出疑似隐患RRU清单,继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传输》2014,(1):26-27
武汉是中国移动集团指定的与北京、天津、青岛同批开通TD-LTE试点的城市.武汉移动在2012年就实现了TD-LTE首航,其中烽火PTN承载网的关键技术充分满足了对武汉移动对LTE承载的要求.截止2013年6月份,烽火通信已经完成武汉移动全部PTN网络的优化和升级,LTE站点正在紧锣密鼓地快速开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