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验的精彩     
《钟表》2007,(6):26-27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的尺度:公元前二世纪,人们以日晷来度量时间;一千多年前的希腊和我国的北宋时期,能工巧匠们曾设计出水钟精确到每日10分钟的误差;六百多年前,机械钟问世,并将昼夜分为24小时;十七世纪,单摆用于机械钟,使计时精度提高近100倍;二十世纪,石英晶体振荡器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周志远  孙言博 《钟表》1996,(1):43-46
1 太阳钟 在历史的长河中,天文学和计时学是相伴发展的,可以说有了天文学,也就有了计时学,计时仪器和天文仪器一样,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精确化的。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土圭、圭表和日晷,其原理是通过太阳的投影和方位计时,一般通称太阳钟。  相似文献   

3.
刘兴力 《钟表》2007,(B08):54-58
计时表,chronograph或法语chronographe,来自拉丁语chrono(即时间)和graph(画或写)。计时表原文的本意可以翻译为时间的书写器。事实上,第一个计时装置是一个能精确地在刻度盘上写出测量时间的钟。他的发明人,我们必须记住他的名字,是法国制表师秀赛(Rieussee,或叫秀才)。这个人在1821年发明了一个带有钢笔尖的钟。笔尖能够以点点的方式写出所测时间的长度。他把这个钟叫作时间书写器(chronograph)。这个书写器用起来其实比较困难,每次使用前要清洗刻度盘,要充墨水。很快,怀表就可以用指针来显示测量的时间了。但是,每测一次,机芯都被停下来。为了测量一段时间,连本来的时间显示都丢了,这肯定不令人满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钟表》2007,(6):90-92
在古代,人们还利用水来计时,这是因为人们发现使用日钟(上期已介绍)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从日出到日落白昼时间的长短,因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使用时必须按季节加以调整;另外,日钟只能在有太阳时使用,阴天、雨天或夜晚就不能使用了;对于在室内或山洞里生活的人来说,日钟也不方便,要知道时刻必须到室外或洞外去。于是,人们发明了水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英国伦敦钟     
顾连城 《钟表》2007,(12):95-97
英国伦敦钟的制造历史可谓久远,它的历史可追溯到英国乔治一世时代(十八世纪初),时至今日,依然还有许多英国人喜欢称英国伦敦钟为乔治钟。  相似文献   

6.
气象自记钟的检修机械工业部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牛文斗我国气象台(站)及使用气象自记仪器的用户逐年增加,产品销量很大,应用非常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日久天长自记钟有部分损坏,需要维护、清洗及修理。如果送到非专业修理部去修理,他们对仪器用途不清楚,修理后...  相似文献   

7.
杜恒彦 《钟表》2012,(2):104-105
烟台是中国现代时钟制造业的发祥地,具有百年制钟历史。自1915年7月中国第一家钟厂——烟台宝时造钟厂(后更名为烟台德顺兴造钟厂)诞生起至30年代初,烟台先后衍生了永康、盛利、永业、慈业、仁昌(后更名为歧鸣)等六家钟厂,形成了当时中国最早、最大的制钟业基地.并将制钟技术传播到全国各地,为中国民族制钟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将带我们一起欣赏一番经由家明钟表行修复的这款十二功能烟台钟,80年过去之后,这款钟先进的制作工艺依然值得细细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耿 《钟表》1997,(1):5-7
本文针对火车站集中使用近百面时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586计算机通过金字塔式控制方法进行集中管理,解决塔钟、站台钟、厅内石英钟等近百面时钟的走时不同步问题。采用GPS(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作为标准时间源,计时精度可达1微秒,并且没有累计误差。  相似文献   

9.
鸟语花香     
亦梵 《钟表研究》2008,(6):32-37
在2008年3月16日举行的安帝古伦(Antiquorum)专场拍卖会中,一只由Pierre Jaquet—Droz先生于18世纪中后期制造的鸟笼音乐钟最终以167,200瑞士法郎(约150,480美元)的价格成交,以高出专家估计价格上限近两万瑞郎的价格再次刷新了古音乐钟的拍卖纪录。在今年巴塞尔钟表展会上,独立制表人Matthias Naeschke也推出了这种鸟笼音乐钟。  相似文献   

10.
康威凯 《钟表》2004,(5):76-80
从日晷、便携式日晷再到钟表,日晷上能够产生阴影的针后来演变成钟表的时针。最初的钟表就只有一根针,随着人们的需要才逐渐发展出分针,秒针,即现代规范的表。钟表匠人完成了对时间的解读绝不会停滞不前,他们开始为钟表增加新的任务。时、分、秒以外,首先被考虑的新功能就是显示日期,这样人们便不用每天凝望着不会动的印刷品日历了。  相似文献   

11.
珠宝表新品     
《钟表》2007,(7):95-95
积家(JLC)珠宝表千禧钟;积家(JLC)专为女性设计的专业潜水表;积家(JLC)珠宝陀飞轮表。  相似文献   

12.
1前言现有机械钟的双历装置大致为两种,一种是翻牌式,另一种是转盘式。这两种结构不足之外是:一是需要采用单独的双历机构,许多钟表不适用;二是机构零件繁多、工艺复杂、调整困难、成本增高;三是需较大的转动力矩,从而缩短了钟表的走时延续时间。我厂新研制的一种指针式双历装置(见图1、图2、图3),能在钟表的同一钟面上用指针的形式自动显示日历和周历,改进了上述不足,其结构简单可靠,目前已进行了批量生产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96228911.X)。2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如图1、图2、留3,它是在现有机械钟机心前夹板6、夹板柱5、…  相似文献   

13.
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简称TRT)是世界公认的钢铁企业重大能量回收装置,随着高炉无料钟炉顶技术及干法除尘工艺的发展、成熟和推广应用,配置的TRT装置由湿式发展为干式。本文介绍了国内首套干式TRT的研制、应用和效果,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常州市天天新钟表厂(原常州武进顺达钟 表厂)是1994年成立的以石英挂钟生产为主的民营企 业。建厂六年来,企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石英挂 钟主要生产厂之一。在千禧年之际,该厂在企业发展 战略上又有重大举措,为此本刊记者屹然专门采访了 该厂厂长王国志先生。  相似文献   

15.
在机床制造中,电液比例控制可对执行机构的运动,以及自动调节闭环系统的工作进行远距控制。但是本国(指俄国)的比例技术具有一系列本质上的缺点,限制了它们在金属切削机床中的应用。P10和P16型二级比例式液压换向问能实现定位精度±0.05mm(在机床制造中要求1~10Pm),速度的稳定下限为30~60mm/min(要求2~4mm/min),压力调节范围2.5~32MPa磨床类机床的工作压力为08~1.2MPa),起动时间约0.05s(例如,电蚀机床要求低一个数量级)。结构的缺点是控制系统的减压阀和反馈电传感器的工作不可靠;流量特性本质上的非线性(死…  相似文献   

16.
车床交换齿轮的计算机辅助计算湛江海洋大学工程学院(524025)钟罗杰1前言在生产中,当遇到车制精度较高的螺纹、蜗杆或特殊螺距的螺纹时,通常是先由工人用试奏法进行交换齿轮计算,在车床上安装好所算得的交换齿轮组,然后再作车削加工。这种作法效率很低,尤其...  相似文献   

17.
攀钢四号高炉采用的是无钟炉顶布料系统.其中布料溜槽是高炉上料系统的关键设备,而倾角(α角)的控制又是布料溜槽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高炉上料质量的好坏,为此,为了提高α角的控制性能,我们采用了变频高速装置来参与其控制,通过我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大提高了α角的控制精度,这对其它类似的控制系统而言,可已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电波钟技术发展史 1978年, DCF时间成为德国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法)。但那时只有少量专业用途的商品化电 波钟。 1980年,第一个供电子爱好者组装的六位数字显示式电波钟部件上市,所有这些产品都采 用大量分立电子器件,没有达到批量生产的程度。 1984年。诸如Kundo,Junghans和斯图加特的FFMU学院开始研制开发可大批量生产的电 波钟产品,主要目的是尽量降低产品成本。以寻求更广大的市场。 1986年,Kundo开发出第一个电波钟产品、它有液晶显示和自动定位指针。采用分立电路 技术。其…  相似文献   

19.
旭明  Divid 《钟表研究》2008,(5):29-39
从利用日晷和沙漏计时开始,人类就一直关注着计时器与各种机械设计美学观念的完美结合。而今,手表已不再是冰冷的计时工具,完美的机械工艺所传达出的是无限的美感与真实。细细体味,就能挖掘出其中时而交联,时而又各自独立的艺术内涵。因此,每当我们抬起手腕读取时间,同时也是在享受这些艺术的美感。对爱表人而言,有了这些元素,手表便具有了生命。  相似文献   

20.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以机车牵引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向着高速、大密度等方向发展。目前,在全球236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有144个设有铁路运输(包括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其中90个国家提供客运铁路服务,铁路依然是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拥有无法取代的地位。而中国的铁路占有量仅次于美国和俄国,位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