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研究淡水冰的动摩擦规律,通过不同材料的滑道对淡水冰与多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正压力和滑动速度的改变对动摩擦因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动摩擦因数的影响取决于接触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其摩擦作用的机理不同,接触面较粗糙时,摩擦力取决于软接触材料的抗剪强度;接触面较光滑时,接触界面的水膜对动摩擦因数的增大起主导作用。冰与不同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顺序为木板、混凝土、冰。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布置数百座桥梁,桥墩壅水对渠道的过流能力和渠道的水面线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准确计算桥墩壅水对于水面线的计算和输水渠道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典型的圆柱型桥墩为研究对象,采用VOF方法对桥墩周围的紊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给定水深、流量和桥墩阻水比等条件下桥墩的壅水大小,通过与一维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对比,建议选择无坎宽顶堰公式作为桥墩壅水计算公式。最后,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维数值仿真平台上分析了所有桥梁的壅水效应对渠首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利用北疆供水一期工程渠道观测孔观测数据,结合渠道前期地质勘察资料,分析渠体附近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原因及对渠道所产生破坏影响,结果认为:渠体基础受渠道渗漏影响而产生局部上层滞水,在以泥岩,砂岩为基础的渠道中,该部分上层滞水会在渠道停水后反渗回渠道内,影响渠道边坡稳定,并提出要抑制此种破坏产生在渠体设置排水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整流配水装置对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就斜管沉淀池实际运行过程中,配水渠道、配水方式等对沉淀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桥墩壅水的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墩壅水的确定在输水渠道的桥梁设计中至关重要。渠道几何尺寸和糙率、桥墩阻水比、水流Froude数、桥墩形状及布置形式等都会对最大水位壅高和桥墩阻力产乍影响。结合水工模型试验资料,对比检验了不同桥墩壅水高度计算公式。在大流量、缓流情况下,对于阻水比较小的桥墩,Yamell公式比较符合试验资料,可以用于计算壅水高度。  相似文献   

6.
丘陵地区水库水资源利用主要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开发,水库库容不大,水库灌区范围却较广;灌区渠道承担着十分繁重的输、配水任务,尤其建成运行时间较长的灌区,输、配水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管理机制也相对滞后,科学合理进行灌区渠道改造管理对于丘陵地区水库水资源利用和灌区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体生物种群指标与河流水动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是水生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西江水系柳江河流共设置31个硅藻采样点,来探究表层沉积硅藻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群落结构,着重研究了硅藻与水深、流速和流量等水文变量间的关系。在研究区域共发现硅藻2纲38属264种,通过层状图和排序分析,流速是影响硅藻群落分布最主要的水动力条件,其次才是雷诺数。雷诺数的大小和浮游种类丰度关系紧密,但雷诺数对硅藻种类的影响还有不确定因数。直链藻和小环藻等浮游种类在大江中比小溪中较易出现,同时人工修建的大坝通过改变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的分布产生影响,尤其在水库下游等较极端的湍流条件下,桥弯藻和脆杆藻的丰度明显地增长。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填方渠道湿陷性黄土破坏使渠道产生变形,对总干渠通水运行产生影响,需进行处 理。利用黄土湿陷经验模型、变形倾度法等对永年县湿陷性黄土地基渠段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显示湿陷区域的大小对堤身因湿陷造成的沉降有较大影响,裂缝产生位置对工程安全无明显影响,考虑 实际地基分布,采取强夯等处理措施后,能够保证渠道的运行安全。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说明提出的方 法可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亚维 《陕西水利》2012,(4):180-181
通过对灌区渠道水利用率分析,指出了渠道水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及其他可能因素。从工程和日常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进一步说明了提高渠道水利用率,对灌区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水利建设由工程型向资源型转变,通过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引入“水权”概念,建立水市场和提倡股份合作制办水,拓宽水利融资渠道等重点战略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合理配置水资源,以期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修正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蔡守华  张展羽  张德强 《水利学报》2004,35(5):0111-0115
建立科学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从而为节水灌溉项目决策及灌溉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分析了目前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系统的修正,提出了由渠道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田间水利用效率、作物水利用效率和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组成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了这些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干渠渠道防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干渠工程采用土工膜,现浇混凝土板和混凝土预制板防渗,并针对梯形断面和弧形渠底梯形断面几种不同结构型式,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施工等总结长距离大流量引水渠道,采用土工膜作为渠道防渗材料的优越性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管内衬钢管的抗外压稳定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带有加劲环的内衬钢管的稳定因素作了讨论。结合王家厂水库南涵管加固工程 ,应用Misses公式和壳体理论有限元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管内衬钢管的压屈稳定 (简称稳定 )进行了计算分析 ,所得结果为南涵管加固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安全,利用建立的总干渠全线一维水温模型,针对 350、280、210 和 150?m3/s?这 4 种不同输水流量方案,模拟分析各方案在强冷冬、冷冬、平冬和暖冬等典型冬季气象条件下总干渠 冬季输水保温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总干渠冬季无冰盖大流量输水水温调控措施。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典型冬季 气象条件,在有限条件下采取无冰盖大流量输水调度运行方式,可不同程度缩短输水流动时长、减少沿程水体热 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在各典型冬季年份气象条件下,随着总干渠输水流量增大,沿程水温比降相应减缓, 明渠末端水温相应提升;在冬季气象条件适宜情况下,总干渠冬季采取无冰盖大流量输水水温调控措施,既有利 于减小水温降幅,同时也可有效解决冬季输水能力受限问题;建议根据总干渠中短期气温预报和水温预测情况, 在冷冬、平冬和暖冬等典型冬季气象条件下尽可能采取较大输水流量输水模式,在强冷冬气象条件下可分时段、 分渠段采用无冰盖大流量输水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水库输水河道对下游近河地下水源地补给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河春季灌溉期水库河道榆水的水文监测资料,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对近河地下水源袭夺水量的河道输水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既包括水量损失又包括水头损失的渠道输水效率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及将泵站和渠道作为整体建立站渠系统调水效率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站渠系统普遍实行的调水与供水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提出该方式下站渠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影响系统效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贾永军 《中国水利》2007,(13):49-51
甘肃省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艰巨,在节水改造方向和技术路线、技术决策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包括以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灌区发展规模,根据作物要求分别确定灌溉标准等。因此,甘肃中小灌区节水技术改造有一些具有共性的需求,如灌区水循环的模拟和评价技术、渠道防冻胀技术、管道输水技术、非充分灌溉技术、耕地盐渍化控制技术和灌区分析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宝鸡峡灌区骨干渠系淤积成因,并提出要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从源头上控制泥沙入渠,从措施上减少泥沙入渠,以恢复渠道输水能力,保障灌区农田适时灌溉。  相似文献   

19.
对于冬季输水渠道,在其基土冻胀作用时边坡混凝土板力学模型得到实践工程检验的基础之上,又以实际工程渠道为参数,理论分析了在特定冻胀力作用类型及计算方法的条件下,其渠道坡角、水深和边坡混凝土板厚度的变化对边坡混凝土板内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冬季输水渠道边坡板在冬季渠基土冻胀的过程中有沿坡面整体上移的趋势;在渠基土边坡整体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增大渠道坡角、减小渠底宽、提高渠内水位可大大减少渠道冻胀作用时边坡板的内力,降低渠道冻胀破坏的机率;通过增加边坡板的厚度来提高渠道抗冻胀破坏能力是不可取的。该成果为季节冻土区冬季无冰盖输水渠道的抗冻胀破坏设计指出了设计新思路。根据设计流量,设计并调整渠道水力参数,尽可能使渠内水深提高,不仅降低渠道冻胀破坏的机率,还可以减少渠道用地面积和土方工程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北地区输水明渠易发生冻胀破坏的问题,依据热传导和水分迁移理论建立冻结期渠基土温度场,以分析渠道内过水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为目标,以新疆玛纳斯河四级水电站引水渠为典型案例,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温度场的模拟,并将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数据及破坏类型进行比对,验证模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渠道内是否过水对渠道的温度场有显著的影响,主要是其温度场的分层发生变化且其温度线也出现了强烈波动。经实地观察发现,输水明渠渠基土体易产生较大的冻胀变形导致衬砌板胀裂、隆起及滑塌等破坏十分严重的位置与模拟中温度场发生变化的位置基本一致,且满足误差要求。用冻结期渠基土温度场变化来预测输水明渠发生冻胀破坏的准确位置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