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一路向北在山东省位山附近建穿黄隧洞调水过黄河,顺大运河或新扩建河道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自流经新辟的胶东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山东半岛供水.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将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自流.经胶东半岛输水干线向山东半岛供水.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院收到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授予公司临时应急调度原型微平台建设项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 156 km,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水利部工作要求,南水北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水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在山东省位山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 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km 黄河以南需建13个梯级,新(扩)建51座泵站,总扬程65m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范围分为黄河以南、山东半岛和黄河以北三片,主要供水目标是补充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泵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下游干流取水,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现有6处13座泵站,新建21座泵站,分13个梯级抽调江水向北输送人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德州大屯水库;另一路向东送水至威海市米山水库,工程分三期实施。本文着重介绍了东线工程泵站设计概况,为广大读者更多了解南水北调建设情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南水北调东线于2013年11月正式通水。工程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之平行的河道输水,设13梯级泵站,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一路抵达鲁北地区,一路向东输水至青岛、烟台等地。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向津冀供水,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功能进一步健全,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继东  万一 《治淮》2002,(7):13-15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湖泊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我省的供水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学春 《江苏水利》2003,(10):26-27,3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我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水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在山东省位山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km。东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补充天津、河北、山东(含山东半岛)、江苏、安徽等输水沿线城市生活、环境和工业用水,并适当兼顾农业和其它用水。东线工程分三期实施,各期调水规模为:一期工程抽江500m~3/s,二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4,(2):52-54
根据东平湖滞洪区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防洪兴利需求,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水库输水的运用条件,对东平湖的水量调度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输水的水质要求、水量调度过程和相应的水量调度方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输水时,应不影响东平湖的防洪调度运用,入、出湖水量调度过程应考虑因输水产生的水量损失,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王栋 《水利发展研究》2007,7(2):33-34,37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四横三纵”基本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四个调蓄湖库,工程实施后将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的江都泵站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水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为两路,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开凿隧洞穿过黄河,到临清穿卫运河后进入河北,利用清凉江、南运河送水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km,其中黄河  相似文献   

12.
王栋  孙荪 《小水电》2006,(6):33-35
1引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四横三纵”基本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4个调蓄湖库,工程实施后将有效地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缺矛盾。  相似文献   

13.
张晓瑾  韩晓  曾骥 《治淮》2013,(1):46
1前言为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顺利实施,确保调水水质,国务院出台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意见》,提出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明确责任,确保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输水目标的实现。南四湖、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境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至济南段输水工程,是山东省政府确定的南水北调山东段2002年首批开工建设的一号工程。日前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通过水利部规划总院、水利部  相似文献   

15.
杨登琴 《治淮》1996,(8):19-2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京、津和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水源短缺的战略性工程。规划2020年总体调水规模抽江1000、穿黄400、送到天津180立方米每秒。 从扬州附近长江调水北送天津,利用京杭运河和与之平行的几条河道及邵伯湖、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承担输水与调节任务。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60公里,黄河以北490公里。分干线全长740  相似文献   

16.
《治淮》2021,(3)
正济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地区和重要输水通道,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结合航运工程(简称两湖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主干线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济宁市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起市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保卫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公安机关、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五位一体的施工环境保障快速反应网络,为工程建设营造了"零阻力推进、无障碍施工"的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有效保障了辖区内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如期建成通水。  相似文献   

17.
《治淮》2018,(12)
正一、引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东线工程可以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和天然河道,但却面临沿途水质污染的难题,确保输水干线水质是东线工程的关键所在。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截污导流项目等治污工程的有效落实,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水质大部  相似文献   

18.
1南水北调鲁北输水工程任务鲁北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向山东鲁北地区送水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的连接纽带。该段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将调入东平湖的江水北送至鲁北地区,进而经现状的引黄入卫工程、引黄济津工程向河北、天津应急调引江水,解决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该段输水工程由相对独立而又联系紧密的小运河输水工程、七一河、六五河输水工程、大屯水库蓄水工程、灌区灌溉影响处理工程等5部分组成。2鲁北输水工程主要设计参数2.1输水规模山东省一期工程需调江水量多年平均为13.2亿m3(不含…  相似文献   

19.
《治淮》2021,(9)
八里湾泵站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十三级泵站。本文通过站址影响因素分析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选,科学合理地确定站址方案,为工程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输水干线输水工程安全、经济运行,沿输水线路建设了通信与自动化监控系统。介绍了整个输水工程通信与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情况,论述了系统的工作内容、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