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VC膜锑(Ⅲ)氯络阴离子选择电极尚未见报导,本文研制了7402[(CuH_(2n 1))_3CH_3 NCl]及THDA[(C_7H_(15))_3C_(12)H_(25)NI]两种季铵盐作定域体的四氯络锑(Ⅲ)阴离子选择电极,以季铵盐7402作定域体的锑(Ⅲ)电极其较佳重量百分比为电活性物:增塑剂[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脂]:PVC为4:58:38;而以季铵盐THDA作定域体的锑(Ⅲ)电极,其较佳配比为1:60:39。两种电极的线性范围、检测下限与斜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Nafion修饰甲烯土霉素传感电极的研制及应用。该电极与一般高聚物传感电极相比,它无需合成电活性物,从面简化了电极的制作过程,避免了活性物的流失,延长了电极的寿命。该电极用于生产强力霉素的中间付产物——甲烯土霉素的测定具有较好的响应性能,为控制反应条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检测手段。线性范围为4×10~(-3)~2.5×10~(-6)mol/L,检测下限为1.4×10~(-6)mol/L。  相似文献   

3.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金属锑中的微量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  谢辉  赖心 《化学传感器》2004,24(3):59-61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以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了金属锑中微量氯离子.大量锑对测定氯离子的干扰,可用酒石酸和柠檬酸根络合消除.该方法流程简单、检测快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0%(n=6),加料回收率为90%~104%,最低可测定0.000 5%的氯离子.  相似文献   

4.
药物中胆酸的定量测定越来越重要,测定胆酸一般用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分光光度法,量热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些问题。1983年Campanella报道了胆酸盐液膜电极在药物中的应用,过去也有有关胆酸电极研制和应用的报道,但尚未见PVC膜胆酸电极的报道。作者研制了用三辛基—甲基胆酸铵为活性物质的PVC胆酸传感器,器件的线性范围为7.0×10~(-5)~8.0×10~(-2)mol/l,斜率为58mV,电极响应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苯海索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桂棣  苏渝生 《化学传感器》1990,10(2):45-47,51
本文以苯海索—四苯硼为活性物质,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等为增塑剂,研制成苯海索电极。该电极在0.05~2mg/ml 和10~(-2)~10~(-4)M 苯海索标准溶液中呈线性关系。用该电极测定盐酸苯海索及片剂含量和均匀度,均得到满意结果。本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生理溶液内氨的浓度常用氨空气隙微电极测定,其检测机理是:氨扩散通过空气隙进入电极尖端内,使局部范围内溶液的pH发生变化。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易于制作的氨气敏微电极,其尖端直径为2—5μm,适合于细胞內记录用。该电极利用硅橡胶憎水膜代替空气隙,并用中性载体离子交换剂作内pH敏感电极,在铵浓度2.0×10~(-4)~2.0×10~(-2)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其斜率为76—80mV/10倍,检测限为10~(-4)M。当测定溶液中铵的总浓度为10~(-3)M时,电极的动力学响应时间为2—3分钟。电极的寿命在一周以上。细胞水平的生物、医学电化学研究对氨微电极的研制及应用显示了日益增长的兴趣与要求。C.P.Pui及G.A.雷克尼兹等研制了第一支氨空气隙气敏微电极。该微电极用pH玻璃电极为内敏感电极,需由四支玻璃微电极管套迭而成,因此,要求难度极大的组装及封接技术。电极的寿命只有一、二天。最近,J.P约瑟夫对上述氨微电极进行了改进性的研究。他使用锑pH微电极为内pH敏感电极,使氨空气隙气敏微电极的寿命增长至一周,组成电极的玻璃管减少成3支,但该电极仍不可避免难度极大的尖端封接过程,因此,电极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到限制。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制作较为方便、以硅橡胶为憎水膜、中性载体离子交换剂pH微电极为内敏感电极的氨气敏膜微电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在选用碱性染料研制PVC膜电极的过程中发现,以丁基罗丹明B为大阳离子制成的数种离子缔合型一价络阴离子电极性能良好,尤其是制作碳棒涂膜式PVC膜电极效果极佳。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试制成功了碳棒涂膜式PVC膜MnO_4~-电极,电极线性范围1×10~(-2)~1×10~(-6)M,级差为53mV/1pC(20℃),检测下限7.1×10~(-7)M。与文献报道的液膜和PVC膜高锰酸根电极相比,该电极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良好,可用于水相中MnO_4~-的直接测定和电位滴定的指示电极。  相似文献   

8.
关于PVC膜迭氮根离子选择电极,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直接研制的报道。笔者采用三庚基十二烷基碘化铵[(C_7H_(15))_3C_(12)H_(25)NI]和“7402”[(CnH_2n_( 1))_3N~ CH_3]Cl~-,[n=8-11]为制备活性物质的原料,首次研制成两种PVC膜迭氮根离子选择电极,并测试了电极的一些主要性能。三庚基十二烷基型电极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65×10~(-5)—1.0×10~(-1)MN_3~-;“7402”型电极的线性范围为1.80×10~(-5)—1.0×10~(-1)MN_3~-。两种电  相似文献   

9.
自从 Cattrall 等人首先研制出 Ca~(2+)涂丝电极之后,涂丝传感器发展很快,现在已有不少类似传感器的报道。在目前所报道的有机药物电极中,多数为季胺、叔胺和仲胺类药物,伯胺类药物极少。本文报道了一种伯胺类药物(金刚烷胺)涂丝传感器的研制,并对其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其线性范围为10~(-2)~10~(-5)M,检测限为5×10~(-6)M,斜率为58mV/pc。直接电位法测得金刚烷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9.5%,相对标准偏差为0.8%。  相似文献   

10.
PVC膜锑(Ⅲ)氯络阴离子选择电极尚未见研究,本文对三庚基十二烷基碘化铵[(C_7H_(15))_3C_(12)H_(25)NI]、7402[(C_nH_(2n+1))_3CH_3NCI]两种季铵盐进行比较,制备出性能相近的电极。前者电活性物含量为1%,以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为增塑剂,该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1×10~(-1)—2×10~(-5)M,斜率为58mv/pSb;后者电活性物含量为4%,以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增塑剂,该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1×10~(-1)—3×10~(-5)M,斜率  相似文献   

11.
1968年H. Freiser把离子缔合萃取的原理首次应用于研制ISE,制成了一系列基于Aliquat—336S季胺盐阴离子液膜电极,其线性范围大多在10~(-1)~10~(-3)M之间。本工作根据Freiser等近年来的报道并参考R. W. Cattrall等的工作。采用国产季胺盐7402(与N—263)制成了一种选择性较好、工作寿命长达一年的PVC膜高铁离子选择电极。本文报道这种电极的制作、性能及其在合金与矿样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胃复安选择性电极的研制及应用.研究了活性物膜含量、增塑剂、电极结构等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以四苯硼作为离子交换体时,电极的线性范围为2.0×10~(-2)~8.0×10~(-6)mol/L,斜率57.4mV/pC,检测下限4.2×10~(-6)mol/L.用于胃复安的分析结果良好,回收率在97~104%之间,片剂胃复安的含量测定与药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13.
文献报道了几种PVC膜Tl~ 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和性能,本文应用2、3、11、12—四苯基—1、4、7、10、13、16六氧—2、11十八环二烯作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涂碳(PVC膜)Tl~ 离子选择电极,并测试了其性能。此电极不需要一般PVC膜电极所用的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具有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有关钯离子选择电极的报导仅有Sclbona等研制的季胺盐缔合物液膜电极和蒋德华等研制的季胺盐缔合物PVC膜电极。前者线性范围仅一个数量级(10~(-1)~10~(-2)M)。本文发现在含氧酸体系中,将丁基罗丹明B与PdI_3~-络阴离子生成的缔合物作活性物质,可制得性能良好的PVC膜钯离子选择电极。本文研究了电极的制作、性能及初步应  相似文献   

15.
高碘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文献报道较少,Baczuk和Dubois曾用三(1,10—啡咯啉)铁(Ⅱ)作活性物质的IO_4~-电极;Kudoh等选择比较了(CgH_(17))_3NCH_3~ ,次甲基兰,四苯钾和苄基二甲基十四烷基季铵为阳离子,结果表明以(C_8H_(17))_3NCH_3~ 季铵阳离子所得的IO_4~-电极为最好;国内潘景浩等曾以乙基紫及罗丹明类的碱性染料为活性材料研制了IO_~4~-电极,但这些电极的Nernst线性响应范围仅在10~(-1)—~10~(■5)M左右。由于高碘酸是有机反应中α-二醇、α-氨基醇等类化合的氧化物剂、文献曾用ClO_4~■电极测定了这类反应中IO_4~-的氧化反应动力学。所以高碘酸根电极在实际应用上还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该文报道了基于双(2-氨基苯酚)乙酰丙酮为中性载体的一种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该电极对Al3+具有较好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电极在pH=3.0的硝酸盐缓冲体系中对Al3+呈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5.5×10-6~1.0×10-mol/L,斜率为(19.7±0.3)mV/decade,检测下限为2.6×10-6 mol/L.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膜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该席夫碱与Al3+的响应机理.将其初步应用于电位滴定和废水中A13+回收率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制了以三辛基十六烷基氯化铵为定域体,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增塑剂的PVC膜PtCl_6~(2-)阴离子选择电极。电极线性范围1×10~(-6)-1×10~(-2)M,检测极限达5×10~(-7)M,响应快,重现性和选择性较好。该电极用于K_2PtCl_6溶度积和合成水样的测定,结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8.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型离子选择电极,国外近年来有若干报道,所用离子交换体有四苯硼酸盐(及其衍生物)、十二烷基磺酸盐、四氮茂等,电极的线性下限一般为10~(-5)M。Maeda等制备了以冠醚为活性材料的中性载体电极,对季铵阳离子的线性响应下限达到2×10~(-6)M。国内尚无有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电极的公开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以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为离子交换体、以硝基苯和邻苯二甲酸二(2—  相似文献   

19.
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的研制和鱼的鲜度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为交联剂,将黄嘌呤氧化酶固定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膜上,自制的氧电极为基础电极,研制成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研究了酶膜的制备,电极的稳态响应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以及稳定性、温度、pH 值、检出限以及回收率等,并且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稳态法进行了测试,用 SY一1A 型氧酶测定仪可检测6.63×10~(-10)A 的电流。并且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了鱼的鲜度,这在水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等方面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实验结果在电极响应的  相似文献   

20.
用于制作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的活性物质有杂多酸、离子缔合物和冠醚化合物等。其中以铊—0,0—二癸基二硫代磷酸盐与双冠醚15—冠醚—5的响应性能较好,线性响应范围的下限分别为3×10~(-6)M与2×10~(-6)M铊离子。作者之一曾用饱和漆酚冠醚(3,3′—正十五烷基二苯并30—冠醚—10)作为活性物质研制钾电极,该电极对铊(Ⅰ)离子亦具有良好的响应,线性响应范围的下限为1×10~(-6)M硝酸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