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合模机构的工作性能,提出运用Pro/E与ADAMS协同的方法建立合模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力的放大比和行程比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肘杆机构的几何尺寸及位置尺寸与模板行程、速度及力的放大比之间的关系,建立合模机构的优化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全电动精密注塑机合模装置肘杆机构磨损的特点,建立其磨损计算模型,推导出磨损寿命计算公式,并分析各参数对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肘杆机构的磨损主要发生在销轴与轴套的摩擦界面,磨损寿命与摩擦界面材料硬度、当量弹性模量、磨损常数、作用载荷以及销轴与轴套的结构参数等均有关系,且磨损规律与常规摩擦副有明显不同:销轴与轴套的间隙大小对磨损寿命有很大影响,销轴半径大小则对磨损寿命几乎没有影响,磨损寿命与合模力大小成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淑燕 《塑料科技》2014,(7):106-109
详细介绍了全电动注射机中五点斜排双曲肘锁模机构的设计过程,建立了动模板行程、速度、合模力和丝杆行程、速度、推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数学模型和运动仿真软件绘制出了最佳特性曲线。结果表明:通过该特性曲线可以直观地判断锁模机构设计的合理性。该方法也是锁模机构优化设计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冯良为  岑运福 《橡胶工业》2001,48(11):674-676
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成型机四孔斜排肘杆式合模机构进行了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推导出模板行程、油缸行程、速度变化系数、锁模力和增力倍数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介绍了初始角和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注射成型机合模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成型机五孔直排式双曲肘合模机构进行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系统推导出模板行程、油缸行程、速度变化系数、锁模力、增力倍数等计算公式 ,并首次介绍了初始角、临界角的直接计算方法 ,为注射成型机合模机构的合理设计、优化设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冯良为 《橡胶工业》1999,46(9):546-549
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成型机五孔斜排式双曲肘三连杆合模机构在斜排角作为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推导出模板行程、油缸行程、速度变化系数、锁模力、增力倍数等计算公式,并介绍了初始角和临界角的直接计算方法,为注射成型机合模机构的合理设计、优化设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注射成型机五孔直径排式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成型机五孔直排式双曲肘合模机构进行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系统推导出模板行程、油缸行程、速度变化系数、锁模力、增力培数等计算公式,并首次介绍了初始角、临界角的直接计算方法,为渡海型机合模机构的合理设计、优化设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成型机五孔斜排式双曲肘三连杆合模机构在斜排角作为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和力分析。推导出模板行程、油缸行程、速度变化系数、锁模力、增力倍数等计算公式,并介绍了初始角和临界角的直接计算方法。为注射成型机合模机构的合理设计、优化设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式子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大型注塑机负后角合模肘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对前、后及动模板进行结构造型及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注塑机的移模速度与油缸速度的速比与合模机构的参数有关,负后角在开模过程中无自锁角,在合模过程的移模速度具有明显的慢快慢特征,在高压锁模区移动模板的速度下降得很快,具有良好的开闭模速度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机构的3个模板结构得到优化。将此技术应用到公司生产的大型注塑机上,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合模机构的分类以及各类合模机构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综述了2种典型的合模机构:肘杆式合模机构和二板式合模机构。在传统肘杆式合模机构的基础上,保留肘杆式合模结构的主要优点,同时通过改变肘杆与动模板的链接方式,改变动模板与肘杆之间力的传递方式,提出了采用新型动模板自适应合模机构的新一代精密注塑装备Generation 2.0(简称G2.0)。指出了肘杆式合模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肘杆磨损、模具损坏、调模困难3类突出问题的产生机理。阐述了动模板自适应合模机构针对以上3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了采用新型动模板自适应合模机构的新一代精密注塑装备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肘杆机构合模部件是一个弹性变形的力封闭系统。从肘杆机构合模部件的弹性力学角度,在理论和实例方面,分析了肘杆机构合模部件弹性力学与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联特性,研究了肘杆机构合模部件弹性变形能释放转换型式和动力驱动型式及与运动学动力学性能的关联。提出了油马达—滚珠丝杆—肘杆机构等组合的传动系统,实现开模行程的连续运动,打破传动的油缸驱动肘杆机构合模部件传动系统的增力比的设计极限,由传统的约20倍可增大到约100倍,实现肘杆机构合模部件节能降耗驱动的突破,拓展了运动性能优化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12.
速度传动比性能是肘杆合模机构的最重要的运动特性,也是不同于全液压合模机构的运动特性的主要区别,但往往在设计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肘杆合模机构的速度传动比的特性以及影响速度传动比性能的有关技术参数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根据作者对国际上部分品牌规格肘杆合模机构的注塑机的肘杆机构速度传动比的综合统计分析,提出了设计良好的肘杆机构速度传动比曲线的参考性建议,并提出了改善已有肘杆机构速度传动比性能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12):43-4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VA自动发泡成型机上使用的控制模具开合的开合模机构。该机构肘杆机构安装在上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合模时,合模油缸推动十字头和中模板向下运动,同时,十字头使两边的上肘杆座、上肘杆、下肘杆和下肘杆座处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就可利用肘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将EVA材料发泡时产生的巨大膨胀力传递到上模板;下模板上安装的锁模油缸推动下隔热板、下加热板和下模具同时向上运动。开模时,合模油缸带动十字头和中模板向上运动,同时,十字头使上肘杆、推力杆和下肘杆产生转动,分别离开原来所处的直线位置;锁模油缸带动下隔热板、下加热板和下模具同时向下运动。  相似文献   

14.
从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弹性变形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作者对弹性力学在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中研究应用的一些成果.研究了拉杆和肘杆两者之间抗拉刚度的关系,提出了拉杆及肘杆根据拉伸刚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推力座导杆、销轴、模板支架、模板等抗弯挠度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有关零件抗弯挠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有关零件的挠度和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根据挠度要求进行强度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从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弹性变形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作者对弹性力学在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中研究应用的一些成果。研究了拉杆和肘杆两者之间抗拉刚度的关系,提出了拉杆及肘杆根据拉伸刚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推力座导杆、销轴、模板支架、模板等抗弯挠度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有关零件抗弯挠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有关零件的挠度和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根据挠度要求进行强度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从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弹性变形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作者对弹性力学在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中研究应用的一些成果。研究了拉杆和肘杆两者之间抗拉刚度的关系,提出了拉杆及肘杆根据拉伸刚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推力座导杆、销轴、模板支架、模板等抗弯挠度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有关零件抗弯挠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有关零件的挠度和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根据挠度要求进行强度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17.
从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弹性变形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作者对弹性力学在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中研究应用的一些成果。研究了拉杆和肘杆两者之间抗拉刚度的关系,提出了拉杆及肘杆根据拉伸刚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 研究了推力座导杆、销轴、模板支架、模板等抗弯挠度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有关零件抗弯挠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 研究了有关零件的挠度和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根据挠度要求进行强度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对负后角合模肘杆机构运动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际测量十字头的位移以及动模板的位移来实时分析合模机构的运动,包括合模机构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注塑机的移模速度与油缸速度的速比与合模机构的参数有关,在合模过程的移模速度有明显的慢—快—慢关系,实际测量与理论分析吻合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开闭模特性。  相似文献   

19.
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弹性力学性能的探讨(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弹性变形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作者对弹性力学在注塑机肘杆合模机构中研究应用的一些成果。研究了拉杆和肘杆两者之间抗拉刚度的关系,提出了拉杆及肘杆根据拉伸刚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推力座导杆、销轴、模板支架、模板等抗弯挠度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有关零件抗弯挠度的设计方法及准则;研究了有关零件的挠度和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根据挠度要求进行强度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全电动注塑机肘杆式合模机构,将混合驱动理论引进合模机构中,参考现有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出以常规电机和伺服电机为驱动源的二自由度混合驱动式合模机构;然后利用ADA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对虚拟样机的开合模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并针对样机进行坐标参数化、设计研究分析,确定结构中各参数的灵敏度;最后以关键参数为设计变量,对动模板的速度曲线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将混合驱动理论引入到全电动注塑机合模机构中具有可行性,并为全电动注塑机的大型化、超高速化和低成本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