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治疗支原体肺炎肺实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支原体肺炎肺实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每次10 mg·kg-1·d-1,静脉滴注,qd,持续治疗5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强龙治疗,每次1 mg/kg,静脉滴注,q12h,持续治疗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37/41)和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14.73±1.84)和(19.64±2.63)mg/L,IL-6分别为(50.49±6.05)和(69.21±7.42)mg/L,血沉(ESR)分别为(27.47±3.30)和(31.11±4.73)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83%(11/41)和12.19%(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治疗支原体肺炎肺实变患儿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且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石吟  阮凡  郑颖 《金属学报》2018,23(12):1392-1396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改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经腹腔镜术中证实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皮下注射;试验组3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排卵率、妊娠成功率、流产率、ERK-5、p-ERK水平。结果: 试验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排卵率(90.00%,27/30)较对照组(66.67%,20/30)高(χ2=4.81,P<0.05),试验组活产率(76.67%,23/30)较对照组(33.33%,10/30)高(χ2=11.38,P<0.05),试验组流产率(3.33%,1/30)较对照组(20.00%,6/30)低(χ2=4.04,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ERK-5水平分别为(10.81±3.29),(13.34±2.16)μg/mL;p-ERK分别为(0.99±0.17),(1.59±0.27)μg/mL(均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明显提高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董金良 《金属学报》2019,24(7):805-809
目的:分析每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影响。方法:87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1例对照组和46例试验组。对照组奥利沙铂每次130 mg/m2,静脉滴注,每周期第1天,1个疗程为21 d,持续治疗3个疗程;替吉奥每次50 mg(体表面积>1.25 m-2~1.5 m-2)或者60 mg(体表面积≥1.5 m-2),口服,每周期第1~28天,6周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替吉奥用法同对照组,脂质体紫杉醇每次60 mg/m2,静脉滴注,每周期第1、8、15、22天,1个疗程为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sEC水平,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22%(30例次/46例次)和56.10%(23例次/41例次),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9%(27例次/46例次)和48.78%(20例次/41例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分别为(9.37±2.03)和(8.99±1.48)ng/mL,糖类抗原125(CA125)分别为(24.08±3.98)和(23.22±3.86)U/mL、糖链抗原19-9(CA19-9)分别为(14.57±2.81)和(15.30±2.22)U/mL,sEC分别为(1 903.87±250.17)和(1 934.37±199.46)ng/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腹泻及肝肾功能异常为主,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每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确切,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sEC水平,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76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早晚各一次,用药1个月后减量至晨起10 mg,每日一次,维持半月后再减量至隔日晨起10 mg,半月后停药;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病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3~0.5 mL,每月1次,最多注射3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26/27例)和95.92%(47/4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0.37%(19/27例)和46.94%(23/49例);对于Farwell Ⅲ、Ⅳ度病变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00%(6/10例)和14.29%(3/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2.62±0.37)和(5.16±0.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不良、胃胀和呃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治愈率显著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对凝血功能和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10 BU,维持剂量5 BU,隔日1次,静脉注射+高压氧治疗;试验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40 mg,qd,静脉注射+巴曲酶注射液+高压氧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及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45/46例)和80.43%(37/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分别为(20.34±3.21)和(15.18±2.13)s;APTT分别为(51.47±4.34)和(40.01±3.56)s;sVCAM-1分别为(113.35±20.76)和(172.14±21.37) μg/L;ICAM-1分别为(67.12±14.35)和(95.16±14.52)μg/L;VEGF分别为(92.75±15.36)和(75.12±14.18)μg/L;SOD分别为(133.47±11.69)和(112.37±10.43)ng/L;TXB2分别为(198.74±16.31)和(237.15±17.17)ng/L;VE-cadherin分别为(3.02±0.57)和(4.41±0.5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痛、皮肤瘙痒、心慌,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15.22%(P>0.05) 。结论: 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修复血管损伤内皮,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罗玲玲  滕承志  李晓笑  潘丹峰 《金属学报》2017,22(11):1278-128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qd,静脉滴注;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盐酸氨溴索15 mg,qd,静脉滴注,连读给药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50/52例)和82.69%(43/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sCRP分别为(13.28±4.76)和(21.11±6.42)mg/L;IFN-γ分别为(8.45±3.62)和(20.36±5.12)ng/L;PCT分别为(4.02±2.07)和(7.46±2.13)μg/L;IgA分别为(2.17±0.43)和(4.03±0.52)μg/L;IgG分别为(8.14±1.31)和(12.32±1.65)μg/L;IgM分别为(0.86±0.28)和(1.20±0.3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头晕、嗜睡等,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08%和19.23%(P>0.05)。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确,可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魏锋  王大禹  魏云海 《金属学报》2017,22(3):316-320
目的:探讨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胆舒胶囊2粒/次,3次/d,和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柴胡散口服治疗,1剂/d。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腹胀、纳差、恶心等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试验组的腹痛、腹胀、纳差、恶心积分分别为(0.94±0.52)、(0.86±0.45)、(0.73±0.47)、(0.72±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2±0.51)、(1.71±0.43)、(1.51±0.52)、(1.41±0.45)分(P<0.05)。试验组的不良情绪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2.64±7.35)、(32.37±7.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1±8.62)、(48.41±7.11)分(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疏肝柴胡散联合胆舒胶囊和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曲普利啶胶囊联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曲普利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头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4(IL-4)等炎性因子含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观察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头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为(1.61±0.22)、(1.83±0.26)、(4.34±0.54)、(2.37±0.24)、(1.51±0.1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7、IL-4、IL-8及IL-13含量分别为(0.83±0.22)、(43.15±5.21)、(35.42±10.65)、(113.12±18.53)、(5.44±1.05)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结论:曲普利啶胶囊联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AR疗效确切,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祥艳  陈聪  孙云  张虹  高楚楚  陈舒 《金属学报》2018,23(12):1408-1414
目的: 探讨益肾抗瘤方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相关腹水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卵巢癌相关腹水患者分为试验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IL-2腹腔灌注治疗,试验组IL-2腹腔灌注联合益肾抗瘤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水控制有效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试验组腹水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CA125总缓解率及控制率分别为71.4%、9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9%、83.7%(P<0.05)。治疗后,试验组CEA、CA125、HE4及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试验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及IgM、Ig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升高及周围神经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PFS为6.0(3~1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0(2~10)个月(χ2=8.113,P<0.01)。结论: 益肾抗瘤方联合IL-2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并发恶性腹水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茅晶晶  郑孟女  胡炳真 《金属学报》2017,22(10):1158-1161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对子宫腺肌症合并中重度痛经患者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腺肌病合并中重度痛经患者16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12.5 mg,每日一次,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试验组患者在月经第5~7天放置LNG-IUS,含52 mg左炔诺孕酮,缓释速度为20 μg/d。比较2组患者的痛经评分、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 (PBAC)评分、子宫情况及血红蛋白、糖类抗原(CA125)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相近(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及6个月后的痛经评分分别为(1.71±0.46)分、(1.03±0.27)分和(0.68±0.47)分,对照组分别为(2.06±0.51)分、(1.43±0.50)分和(1.08±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相近(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及6个月后的PBAC评分分别为(108.36±23.10)分、(71.83±19.51)分和(42.98±16.19)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96±26.43)分、(95.60±22.56)分和(69.76±17.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子宫体积及血红蛋白、CA125水平相近(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子宫体积、CA125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4.72±1.24)mm、(134.53±22.09)cm3、(23.85±11.31)U/mL和(127.04±12.90)g/L,对照组分别为(6.55±2.95)mm、(158.45±26.96)cm3、(36.35±15.19)U/mL和(108.63±12.0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NG-IUS可以明显减轻子宫腺肌症合并中重度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月经量,控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CA125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郑伟伟  王嘉嘉 《金属学报》2019,24(2):198-204
目的: 探究清肠止痢汤和艾灸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诊断及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0.8 g,3次/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清肠止痢汤,100 mL,1次/d,口服,及艾灸治疗,30 min/d,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活动指数、Baron内镜分级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11,P=0.013),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的证候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yo活动指数与Baron内镜分级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17.407,-13.671;P=0.000,P=0.000);治疗前两组TNF-α、IL-6、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9.611,-7.391,-5.404;P=0.000,P=0.000,P=0.0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7.27% vs.14.55%;χ2=0.842,P=0.359)。结论:清肠止痢汤和艾灸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且能更好控制肠道黏膜炎症及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DV组和ETV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和3年后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肝纤维化治疗疗效,病毒学指标[如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率]以及远期预后(3年死亡率、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后,ETV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1.89±0.23)m/s和(1.49±0.28)m/s,P=0.000 16];ADV组和ETV组肝纤维化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25%和81.25%,ETV组明显高于ADV组(P=0.033)。治疗3年后,ETV组患者的HBV-DNA载量[(2.91±0.90) log10 IU/mL和(2.26±0.68) log10 IU/mL,P=0.000 007 5]和无应答率明显低于ADV组(2.50%和11.25%,P=0.029),HBV-DNA转阴率(86.25%和68.75%,P=0.008)和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ADV组(27.50%和11.25%,P=0.009)。ETV组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25%和6.25%均明显低于ADV组(43.75%和17.50%,P=0.020,P=0.028);两组患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3.75%和5.00%(P=0.058),ADV组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明显高于ETV组[HR=2.996,95%CI(1.009,7.656),P=0.048]。ADV组和ETV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3.75%和11.25%,P>0.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病毒学应答,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长期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记录176例长期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阿德福韦酯(ADV)+ 拉米夫定(LAM)治疗组28例,阿德福韦酯(ADV)+ 恩替卡韦(ETV)组20例,LAM组21例,ADV组26例,ETV组81例]的临床资料,并计算eGFR。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 Whitney检验、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 ADV+LAM治疗组、ADV+ETV组、LAM组、ADV组、ETV组患者的eGFR分别为:(78.9±13.8)、(80.2±15.8)、(78.8±12.9)、(74.6±14.6)、(79.5±13.1) mL·min-1·1.73 m-2,P>0.05;eGFR<80 mL·min-1·1.73 m-2的病例数分别为14(50%)、12(60%)、10(47.6%)、20(69.2%)、47(58.0%),P>0.05;血清磷水平分别为(0.95±0.14)、(0.92±0.11)、(1.02±0.13)、(0.92±0.16)、(0.97±0.14) mmol/L;血清磷降低的病例数分别为15(53.6%)、13(65%)、6(28.6%)、13(50%)、39(48.1%),而且LAM组与ADV+ETV组相比,χ2 = 5.466 9,P=0.019 4。结论: 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影响肾脏功能,其中ADV的影响最明显,ETV次之,LAM最轻,而且监测eGFR和血清磷水平能更敏感地反映肾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