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旭光  吕军  李惠  禹斌  马久菊 《矿产勘查》2019,(10):2645-2653
通过对三道湾子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表明Au是形成金矿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示元素,Ag是重要伴生元素。As、Sb、Hg是金矿的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Cu、Pb、Zn强异常反映Ⅱ阶段叠加,可能形成富矿体。Bi、Mo、Mn、Co是尾晕指示元素。经计算分带序列,发现Sb、As、Hg前缘晕元素出现在分带序列的下部,出现反分带,反映了矿化叠加。建立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并成功预测深部盲矿靶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表金矿资源的开采与枯竭,深部勘探成为未来金矿勘查的必然选择,因此深部找矿预测研究也是势在必行。金宏金矿床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本文结合金宏金矿矿区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坑道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矿区V8号金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金宏金矿床As、Ag、Hg与Au成矿关系最密切,Sn与金成矿关系不密切;与典型金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对比分析,金宏金矿床具有原生叠加晕特征,是多期次成矿成晕的结果;并根据原始晕垂直分带序列特征对金宏金矿床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3.
哈狗山金矿床为牟—乳金矿带内中—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床,文章研究了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矿床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在研究哈狗山金矿床单一次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识别不同阶段成矿—成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用模式和标志对矿床深部预测,提出了盲矿靶位,经初步验证,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利军  徐质彬  石坚  谭辉跃  肖谆 《矿产勘查》2018,9(11):2170-2176
通过运用格里戈良指数分带法分析包金山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样品测试数据,总结了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特征。包金山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依次为Ag-Sn-As-Mo-Pb-Zn-Hg-Tl-Mn-W-Au-Cu-Sb,整体呈现出(前—尾—近)—(前—尾—近)—(前—)的叠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矿床较早期成矿尾晕以叠加晕的形式叠加于较晚期前缘晕和近矿晕之上,反映了该矿床至少存在3期成矿作用叠加。矿床主成矿期近矿晕(Au、Cu)出现,但未结束,晚期仅出现前缘晕(Sb),近矿晕和尾矿晕还未出现,因此,矿床边深部找矿工作应重点围绕该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化富集带部署。  相似文献   

5.
金青顶金矿床是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脉严格受构造控制,已探明储量为32 t,平均品位为6.44×10-6。为探讨金青顶金矿床深部成矿潜力,本文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金青顶金矿床II号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结果表明:金青顶金矿床II号矿体的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As、Sb、Hg,近矿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晕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Bi、Mo、Co。II号矿体特征指示元素的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确定了II号矿体在-195 m、-435 m和-945 m中段深部存在金成矿作用叠加,并据此建立了II号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综合矿脉品位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学分析、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构造叠加晕成矿模式以及井下地质现象观察分析,显示出金青顶金矿床II号矿体向深部的延伸较差,说明在深部存在矿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今后在本区开展找矿工作时,应重点关注矿区内的空白区及矿床外围。  相似文献   

6.
五龙沟地区是青海省昆中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带控制,为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典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和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具有Au、Ag、Cu、Pb、Zn、As、Sb、Bi、Hg、W、Mo、B、Co、Ni、V等多元素组合特点,主要金矿体赋矿构造带原生晕轴向分带规律表现为金矿体前缘指示元素为As、Sb、Hg、B,近矿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指示元素为Bi、Mo、Mn、Co。在总结构造叠加晕预测标志基础上,建立了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通过赋矿构造带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进一步圈定了深部找矿靶位。  相似文献   

7.
陈树民 《矿产勘查》2019,(3):592-599
为评价某金矿深部找矿潜力及找矿靶区预测,文章采用构造叠加晕的找矿方法,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构造叠加晕理论模型的建立,对某金矿区主矿体(LM8)进行了深部找矿潜力评价和找矿靶区预测。文章以该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成矿期次、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等作为基础资料,提出了该金矿床具有多阶段、多时期叠加成矿的特点,且矿体受NW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主矿体(LM8)深部存在盲矿体,且矿体延伸较大,经SDZK1901、SDZK1902钻孔验证,预测靶区找矿效果良好,显示了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该区域找矿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区域金矿勘查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大尹格庄金矿床隐伏缓倾斜隐伏矿的构造叠加晕和矿体上方地表土壤后生叠加晕综合模式。构造叠加晕可指示深部存在隐伏矿,而土壤后生叠加晕可指示厚覆盖层下隐伏矿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哈西哇金矿深部盲矿的找矿前景,为深部圈定找矿靶区,本文在研究矿床地球化学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哈西哇金矿床进行了构造叠加晕的研究。通过对哈西哇金矿床1号矿体进行采样,并化验分析了所采样品中Au、Ag、As、Sb、Hg、B、Cu、Pb、Zn、Bi、Mo、Mn、Co、Ti、V、Ti、W、Sn等18种元素含量,研究了矿床元素组合和含矿构造中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在空间分布中所具有的特征。结果表明,哈西哇金矿床成矿作用伴随有微量元素富集,存在明显的原生晕轴向分带规律。根据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指标,对1号矿体深部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一个预测靶区,为矿山的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钻孔ZK1603验证有良好的见矿效果,为矿区周边深部找矿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山东范家庄金矿床深部成矿潜力,文章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600勘探线所控制的Ⅵ-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地球化学原生晕统计分析表明,范家庄金矿特征指示元素为Au、Ag、Cu、Zn、As、Sb、Hg、B、W、Mo、Bi、Mn、Co、Ni、V、Cd。600勘探线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中可见典型的"反向分带或反常"特征,表明范家庄金矿床具有多期成矿成晕特征,且矿体上部产生剥蚀。在矿体尾部原生晕存在前缘晕与尾晕共存叠加现象,指示矿体深部可能还存在隐伏盲矿体。  相似文献   

11.
寻找隐伏的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矿床有三个方法系统,即以观测矿体引起的物探异常为目的的物探方法系统,以观测矿体或矿床上部地球化学晕为目的的化探方法系统及以研究解决找矿过程中的地质问题为目的的综合方法系统。这三个系统是互相补充的。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地应用这三个方法系统可以有效地找出隐伏的大型或超大型有色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隈子金矿床与辽河群盖县组合金硅质体关系密切,硅质体属于变质分异而成。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原始分散型矿源体阶段、变质再生型矿源体阶段、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成矿阶段。辽南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与隈子金矿相似。初步建立了这类与变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系列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八方山多金属矿床产于中泥盆统星红铺组、古道岭组。指示元素有Cu、Pb、Zn、Ag、Cd、Hg、As、Sb、Au、Ba、Sr、B等,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Zn-Hg-Pb-Ag-Cu1-Ba-Sr-Sb-As-Cu2、Ni、Co、Au,具有明显多建造晕的特点。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是由海底喷流(汽)同生沉积-叠加、再造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豫西矿集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钼多金属矿产地之一。在收集和分析大量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实例研究,总结了叠加改造型矿床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及体制转换与叠加改造成矿的关系。认为叠加改造是豫西矿集区重要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期和燕山期,且以燕山期为主。印支期成矿作用与陆—陆碰撞后的拉张环境有关;燕山期成矿作用对应于构造体制大转变和岩石圈拉伸减薄,除形成斑岩型钼矿、热液型银铅矿、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外,对印支期预富集的金矿化(体)进行了叠加和(或)改造,形成了成矿元素和矿石矿物复杂的叠加改造型矿床。原定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部分石英脉型金矿应归为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韦朝文 《矿产勘查》2019,(9):2203-2210
龙头山次火山岩体的供金潜力以及该矿床的金成矿模式、控矿作用了解还不够深入,尽管其成因成矿模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研究实例还不多。燕山晚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铜金矿成矿期,广西龙头山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温度和压力等都已经得到精确厘定,为研究华南燕山晚期金矿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提供理想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系统采集矿石及围岩样品,在详细的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龙头山金矿床具有"上金下铜"分带规律,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矿体,这为深部找矿勘查扩大了范围。并首次提出龙头山金矿中铜、金的成矿动力学模式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遥感技术,结合地质和化探资料,在赣西地区成矿区带应用灰色关联度和成矿有利度对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异常进行了评价和预测,评价了矿田周围的成矿地质环境,圈定了六个远景区,为开辟新区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陕西秦岭泥盆系金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泥盆系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已探明超大型、大型多金属矿床十余处,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一批中—大—特大型金矿床。该区金矿的控矿条件为地层岩性和构造,特别是脆-韧性剪切带。总结了秦岭泥盆系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萍乡─乐平坳陷带具备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的大地构造条件。断裂破碎带和沉积间断界面控制矿床的产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性和岩相分别是细碎屑岩系、不纯碳酸盐岩和山前平原相、潮坪泻湖相。硅化、黄铁矿化、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最佳化探指示元素组合为Au─As─Sb─Hg。综合找矿模式为异常+构造+岩性+岩相+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