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确定绿色地铁站点的评价指标,在遵从全面、合理、有效、可行的原则下,制定了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并进行指标评价算法研究,得出了绿色度的得分。对于指标评价,应用AHP-Elman算法。AHP算法主要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Elman算法主要应用二级指标作为输入,对一级指标作为输出,得出一级指标的预测值。对权重和指标的预测值进行乘积处理,得到绿色度的最后得分。  相似文献   

2.
试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用数据衡量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状况,本文创建了一级评价指标("两率"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四率"指标),给出了指标的内涵和计算公式,指出了该指标的使用意义.通过对甲乙省近两年来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指标分析和评价,证明了两级指标建立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国内冲击地压预测的各种指标,将电磁辐射预测指标与常规指标进行了比较.基于粗糙集理论,选取了常用的预测指标和电磁辐射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各个指标对于冲击地压的敏感性,并根据义马跃进煤矿的现场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电磁辐射预测指标在冲击地压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要比常规指标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苏步新  张建良  车晓梅  郭建  郑常乐  任山 《煤炭学报》2013,38(12):2234-2240
针对高炉喷吹煤性能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炉喷吹煤综合特性指标提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高炉喷吹煤发热值、着火点、燃烧性、反应性、流动性和可磨性等性能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高炉喷吹煤的综合特性指标:综合燃烧特性指标P1,综合反应特性指标P2,综合流动特性指标P3和综合可磨特性指标P4。新的综合特性指标不仅减少评价指标的数量,且综合特性指标之间相互独立,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在4个新综合特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煤粉喷吹性能评价指标P,并结合基础性能评价指标F,最终得到煤粉性能的总体评定。  相似文献   

5.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动静态指标的灰色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指标,通过研究演马庄矿与谢一矿掘进工作面电磁辐射特征,将电磁辐射预测指标(电磁辐射强度E)与常规突出预测指标R值指标及钻屑指标Δh2、K1、S等进行对比,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指标优选,比较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电磁辐射预测指标的综合关联度大于常规指标,预测无突出危险准确率为100%,可以作为工作面突出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确认了指标的准确性,从而指出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分为内部评价指标和外部评价指标,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图.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敏感度,并对各个指标敏感性进行排序。确定了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与钻屑量指标S为主要预测指标,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q为辅助预测指标。利用此方法在某矿煤巷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应用。实践证明,选择的预测指标对突出危险性较敏感,保证了煤巷掘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岩土指标标准值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岩土指标标准值的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重点讨论了岩土间接指标及回归指标、承载力指标标准值的计算 ,给出了回归指标标准值普遍适用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影响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确定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井下复杂环境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确定的影响和预测指标确定的要求 ,着重分析了单指标在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中的局限性和钻孔定位对敏感指标确定的影响。同时 ,定义了作为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的温度指标和瓦斯涌出指标 ,并对不同条件下各种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指标气体作为预测预报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关键问题在于指标气体对煤自燃预测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根据指标气体选取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煤种煤样实验研究。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试验,分析煤自燃氧化过程气体产物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选取各煤种适宜的指标气体,并以温度为参考对各气体预测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从中筛选出关联度最高的前3种气体预测指标作为主要预测指标与辅助指标,从而提高煤炭指标气体预测预报指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