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述了微喷灌技术在湖口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马迹岭灌区王斯村蔬菜高效节水示范基地中的应用,介绍了蔬菜基地采用微喷灌技术的设计方案与具体设计,分析了效益,并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
喷灌和微喷灌作为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水源、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世界农业发展中已普遍应用。但安哥拉由于连年战乱,节水灌溉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项技术及设施急需完善与发展。结合Gandjelas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喷灌和微喷灌系统的设计,工程实施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风力资源直接扬水蓄水,发展丘陵山区自压微喷灌工程技术,解决了山区电力资源匮乏、山地相对落差较大的灌溉问题,可实现农业节能高效生产。该文以莆田松岭生态茶园风力扬水自压微喷灌自动化技术应用为实例,对风力扬水自压微喷灌自动化技术布置、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大力推广应用于沿海丘陵山区节能节水灌溉,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微喷灌自动化技术是实现茶园节水化,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文山茶厂微喷灌自动化技术应用为实例,对微喷灌自动化系统布置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遵化市食用菌大棚发展迅速,普通灌水方式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效益低下。为此,遵化市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通过试验分析及优化设计,将微喷灌应用于食用菌大棚之中,收效良好。此文对大棚微喷灌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梨树微喷灌节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海河水利》1999,(3):10-12
微喷灌是目前梨园较好的节水灌溉方式,它弥补和克服了滴灌和喷灌在果园应用中的许多弊病。节水试验表明微喷灌在节水,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枝叶、树冠、根系发育以及产量和单果重等方面都优于管畦灌和传统漫灌。  相似文献   

7.
喷灌技术的发展是靠研究设计单位与制造企业的不断试验创新与推广的。喷灌试验内容包括:喷灌机机械试验、喷头水力试验及喷灌的田间试验三部分,阐述了其中的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吉林水利》2002,(6):40-40
我国喷灌设备研制与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推广工作始于1954年,到现在已有48年历史。48年来, 我国的喷灌技术在探索中发展,研究出了一大批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和成果,特别是1976年以来取得的大批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在喷灌设备产品研制与生产方面,形成了基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原井灌区灌溉节水与土地管理机制矛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平原井灌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文章指出,正确应对目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格局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矛盾是进一步推广灌溉节水的重要途径。文章强调,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喷灌节水技术推广的应用平台,灌溉用水实行计量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固扩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补灌区节水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赟  贾小蓉  曹麟  刘志珍 《人民黄河》2015,(2):142-144,148
针对宁夏水资源短缺、远距离高扬程输水灌区供水成本高、沿用传统渠道输水灌溉模式和种植结构难以维持扬黄灌区良性运行和持久发挥效益的问题,以宁夏固海扬黄扩灌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节水补灌区的节灌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先后实施管灌和滴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喷灌、滴灌试验研究了以马铃薯为种植对象的节水灌溉制度和灌水定额。结果表明:1试验区滴灌比喷灌每公顷节水720 m3,增产0~7 500 kg,滴灌优于喷灌,区域可供推广的节水改造技术应为以滴灌为主、喷灌为辅的节水技术;2在加强对扬黄含沙水流技术处理的基础上,管理模式应为推行土地流转后的"公司+农工"集约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述及室内土工试验的目的及其质量对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列举了若干次土工试验质量问题造成工程事故的实例 ,指出在质量检查中发现的各项试验的质量问题 ,最后提出了提高土工试验质量的关键及应采取的措施徐变对混凝土坝的应力、应变影响较大 ,文章针对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埋有正、倒垂线及一定数量应力应变计的特点 ,提出一种反演沙牌坝体碾压混凝土徐变度的方法 ,并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土质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法很不成熟,导致在建土质隧道施工灾害频发.以在建的天恒山土质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严寒地区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的特点,在改进并革新"三台阶七步"施工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浅埋土质隧道的"两台阶五步"施工法,安全、经济、快速地穿越了天恒山软可塑状态的亚粘土地层.论文详细介绍了"两台阶五步"施工法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是生产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针对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存在的授权有限、地位尴尬、管理体系不成熟等现状,通过江苏境内天然气管道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实践,分析天然气管道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模式与要点,评价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实施成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在北京市选取新河再生水灌区,对土壤质量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未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碱性的危害性较低;再生水灌区土壤阴离子含量相比井灌区含量变化要稳定,对作物影响程度小;再生水灌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程实例研究了用生灰砂桩法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的方法 ,发现该方法既能有效挤密桩间土 ,提高密实度 ,消除湿陷性 ,又能有效降低土体含水率 ,改变土体的状态。同时生灰砂桩胀化过程中与砂形成坚硬固化物 ,具有较高强度 ,且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 ,使其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 ,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 ,是一种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简便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动态响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湿耦合非等温流方程,结合实际蒸发和植物蒸腾的边界条件,通过考虑水分迁移所引发的非饱和土应力变形行为,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坡比和不同覆盖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各种动态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分析计算非饱和土表层的蒸发量及草皮对边坡土层含水率和变形的影响;采用分阶段变渗透系数的方法,能有效反映出降雨入渗和蒸发蒸腾过程中膨胀土所表现的不同渗透特性;而边坡的安全系数随气候变化而波动,降雨时边坡的稳定性比蒸发时低,蒸发可提高表层土体吸力,草皮覆盖亦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参考等.为促进我国尽快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以下措施:加大疏浚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宣传;明确并建立疏浚土综合利用协调管理机构,以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相关法规中增补有关支持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的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疏浚土综合利用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回填压坡是提高天然边坡稳定性的常用手段,回填方式对边坡稳定性的提高效果及工程费用影响较大,为研究不同回填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某一天然土质边坡水平、坡脚、坡腰、坡底4种回填压坡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稳定系数、潜在滑裂面位置及坡顶位移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填可显著提高边坡稳定系数,同时将使坡顶位置产生向坡体内的变形趋势,回填土自身稳定性会影响到坡体潜在滑裂面位置的变化,同一回填体积下,采用坡脚回填的方式对于边坡稳定性的提高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对于天然土质边坡回填压坡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北京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了污泥堆肥对土壤环境及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影响。旨在为北京市污泥堆肥用于高羊茅园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资源再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增加了高羊茅栽植小区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增加了43.9%~73.2%,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施用污泥堆肥后,高羊茅栽植小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远低于相关标准限值.且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小于土壤安全限值0.7.表明种植小区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施用污泥堆肥对高羊茅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高羊茅总生物量增长率为16.7%~50.0%。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确定污泥堆肥用于高羊茅的适宜施用量为2kg/m^2。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峡工程基础化学灌浆加固的需要,比较了几种典型的环氧树脂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着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和土层预渗改性对浆液渗透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化灌浆液渗入土层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灌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