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数据库技术     
王翔 《程序员》2008,(2):24-25
近几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要以应用为导,随着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越来越趋向于异构数据源环境,在微软发布ADO.NET实体访问框架(Beta3)的同时,IBM、MySQL、Sybase等厂商也推出了对应的数据驱动产品,避免.NET2.0发布时内置的.NET驱动对Oracle仅提供有限支持,导致Oracle 10g(包括R2)在.NET社区使用率受直接影响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数据库技术     
王翔 《Internet》2008,(2):24-25
近几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主要以应用为导,随着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越来越趋向于异构数据源环境,在微软发布ADO.NET实体访问框架(Beta3)的同时,IBM、MySQL、Sybase等厂商也推出了对应的数据驱动产品,避免.NET2.0发布时内置的.NET驱动对Oracle仅提供有限支持,导致Oracle 10g(包括R2)在.NET社区使用率受直接影响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有效解决智能终端设备如何访问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问题。Windows Phone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首先利用对象关系映射技术为关系数据库建立实体对象模型;然后使用REST风格的WCF数据服务封装实体对象上下文,Windows Azure可作为发布该服务的载体;最后遵循开放式数据协议的规范查询及操作数据。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使用MVVM模式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由于智能终端可以通过开放数据协议访问和操作部署在Windows Azure中的WCF数据服务,结果以XML的形式返回,从而使得Windows Phone数据访问的模式可以扩展到使用其它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平台,如Android、IOS等。  相似文献   

4.
WCF服务技术与DES算法相结合,通过对微软WCF服务技术分析及原理介绍,对WCF服务的设计、配置、使用DES类对WEB中数据实现加密与解密..NET Framework封装了DES加密类,为数据加密提供方便,DES算法高效可行,再利用WCF面向服务编程技术优点,应用WCF框架提供高效实用的DES加密解密服务,达到We...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SOA架构的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是利用.NET中WCF的HTTP协议来完成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相似文献   

6.
基于WCF的双工操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布式平台下,双工操作是一个其重要的组成部分,WCF是微软C#3.0推出的.NET平台下的框架产品,它代表微软最新分布式技术发展的方向.通过一个简单的样例,演示如何使用WCF来创建双工操作,并解决由此产生的并发问题.  相似文献   

7.
忠恬 《共创软件》2002,(3):82-83
微软Visual Studio.NET和.NET框架的发布没有什么让人吃惊的——毕竟,它已经发布了350多万套Beta测试版本。但是微软却利用这次机会大肆宣传它对企业的作用,并且继续展开对SUN这个“单一语言”公司的进攻。微软相信通过将.NET Web服务基础框架与它的主流开发工具结合,以及伴随SOAP、WSDL标准的出现,可以在2002年将Web服务发展为其主流业务。  相似文献   

8.
连接Windows与外面的世界:WC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红梅 《程序员》2006,(11):59-64
WCF是.NET 3.0的核心技术。它重新定义了网络服务的界面,称得上是微软革命性的产品之一。本篇首先将WCF与微软其他相关产品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然后主要介绍了WCF的新界面及其最基本的使用过程;文章最后还就大家比较关心的网络监测和网络授权课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了基于.NET的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WCF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经营预警系统,解决了数据分散和集中管理的矛盾。一个中心信息处理系统,多个WCF服务,解决了各分散电厂的数据差异性问题。由于各个服务相对独立,因此全局服务操作不会因某一个数据库的故障而停止全部操作或引起性能瓶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NET与Web服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 Web Services的出现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在使用已有硬件、应用程序前提下继续工作的梦想得以实现。文中详细介绍了微软.NET的平台构成、Web服务的概念及其在.NET环境中的实现;并从Web服务的基本技术规范出发对.NET Web服务进行阐述;介绍了XML技术规范在.NET Web服务中的应用和SOAP协议的使用以及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和Web服务的两种发现机制(DISCO和UDDI)、服务的数据服务等,以便大家对这些技术有全面而透彻的理解,掌握其精髓,从而能够充分利用.NET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和Internet网络的环境数据采集系统中心监控软件的设计。中心监控软件负责从Internet上接收数据采集端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处理。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微软.NET架构下采用VB.NET(Visual Basic.NET)语言进行开发,配合先进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和多线程Socket(套接字)网络编程技术分别实现了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Microsoft用于构建分布式面向服务架构的新一代框架WCF(WindowsCommunica—tionFoundation)的体系结构与技术要素;同时分析了对等网络(Peer—to—Peernetwork)的基本原理和网格化特性。在分析WCF和P2P网络优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即时通信软件,总结了使用.NET平台开发P2P应用的基本步骤,阐述了对等网络是开发P2P应用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13.
基于REST架构模式的遥感影像数据服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架构模式应用到遥感影像数据服务,提出一种基于REST架构模式的遥感影像数据服务方案.首先探讨了基于REST架构模式设计遥感影像数据服务的关键环节,然后分别从影像服务资源实体识别、影像服务资源标识、影像资源表述、影像资源操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WCF框架为基础说明了遥感影像数据服务的实现要点.结果表明,REST架构模式是设计遥感影像数据服务的可选模式.  相似文献   

14.
ADO.NET是.NET框架中推出的的一种基于XML的全新的数据访问技术..NET数据集(DataSet)和数据提供程序(Data Provider)是ADO.NET的两大核心组件.DataSet对象可以独立地一次处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使用DataSet对象,可以大大减轻系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牛晓峰 《程序员》2014,(12):18-19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事盛极必衰,如今.NET开源,跨平台开发和运行让Java的优势荡然无存。辅以.NET高效的开发效率和微软如今包容开放的开放环境,势必吸引众多开发者的回归。11月13日,微软宣布.NET三大区块开源,这包括了.NET Famework4.6、NET Core5和Runtime编译平台。如果你对这些没有概念,可以告诉你一个直观的感受:借助.NET的软件迁移,Mac和Linux的软件开发效率会更高,如果你用的是Mac,那你再也不用感慨可用的软件太少了。  相似文献   

16.
微软的ADO.NET能够访问不同类型的数据源,是进行高效数据库操作的优秀类库。现在Power Shell也可以使用ADO.NET的强劲功能。本文共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如何通过Power Shell脚本使用ADO.NET来获取SQL Server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排水实时数据主动服务的问题,提出基于.NET Remoting技术的城市排水实时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实时数据主动“推送”服务,并给出使用C样实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常可 《程序员》2004,(11):131-131
微软的.NET技术家族是现今软件开发业界的舆论焦点.其主攻Web开发领域的战将——ASP.NET也开始越来越广泛的个人秀……So,越来越多的程序员——传统的ASP人VB人,Java人,PHP人都或多或少地开始接触ASP.NET。虽然也是微软的产品.但平心而论,ASP.NET的学习曲线并不平坦。“Web控件”,“ADO.NET”,“数据绑定”,“HTTP处理器和模块”等等太多的新概念和思想,数千个类名和无数的方法,参数,新的Web事件驱动模型……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19.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是Microsoft为构建面向服务的应用提供的分布式通信编程框架,是.NET Framework 3.5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该框架,开发人员可以构建跨平台、安全、可靠和支持事务处理的企业级互联应用解决方案。本文中对WCF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介绍。  相似文献   

20.
Borland Enterprise Core Objects II(ECOII)是一套模型驱动的开发框架。本文通过一个角度探索如何使用ECOII通过快速、简单的方法将关系数据库带入到微软.NET的对象世界进行处理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