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东庞矿6#煤层松软破碎、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以6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煤层巷道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由于实体煤体强度低,两帮易发生变形破坏导致顶板离层量增大,顶板离层破坏会加剧巷道两帮挤压破坏,巷道整体失稳。依据巷道破坏特征,依据强帮固定原则,采用锚梁网加锚索联合支护的支护方案,并对支护参数进行设计。实践表明,该支护方案支护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对该矿其他工作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兴润 《能源与节能》2023,(12):150-152+156
针对余吾煤业松软破碎煤层支护困难的问题,以N3102工作面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对其破坏特征及维护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巷道进行临时支护及锚网索联合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践。实践表明:支护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该矿其他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煤矿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高应力松散破碎围岩支护是企业生产一大难题,虽然采取了相关措施,依然不能控制巷道的收缩变形。因此,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对矿井深部高应力松散破碎围岩巷道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高应力巷道支护方案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王家胜 《能源与节能》2020,(5):16-17,113
顶板破碎现象是巷道掘进施工中经常遇见的情况之一,实现巷道掘进通过相关区域时的有效支护,对于提升巷道使用稳定性,保障矿井生产作业安全有积极意义,是推动矿井综合效益增长的有力举措。以此为着手点,针对深部沿空掘进锚网索联合支护工艺开展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巷道原支护形式不足的基础上,对巷道支护工艺开展优化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实践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护工艺能够大幅提升巷道围岩稳定性,增强巷道作业安全性,对矿井有效、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松软围岩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受关注。通过了解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和软岩巷道支护原理,根据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特点,确定最佳支护时间、支护部位及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松软煤层巷道大变形的数学计算问题,首先介绍了岩体变形计算的数学理论,并以某煤矿松软煤层综采工作面两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不同支护方式对巷道的支护效果,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提出4种不同的支护方案,运用基于岩体数学计算理论的FLA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变形状况以及结合巷道围岩的地质条件,提出了适合本矿该综采工作面两巷的最优支护方案,对同类巷道的变形机理及支护技术的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惠阳煤业15#煤层开切眼松软破碎黄泥顶板支护困难的问题,通过测试顶板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基于工程类比法确定锚杆+锚索+钢筋网联合支护方案,为保证安全高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巷道的顶板下沉量较小,满足工程实际要求,有效地解决了破碎泥岩顶板开切眼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8.
井下掘进作业的安全有效是矿井生产高效开展的关键前提.确保掘进作业面巷道过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区域时的有效性,对于提升矿井生产综合效益至关重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巷道掘进施工提出针对性的分区支护方案,并对不同区域的支护方案设计做出针对性的探究.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案实现了对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为矿井生产安全开展和综合效益有效...  相似文献   

9.
以浅埋深大断面Ⅳ级破碎围岩巷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法对初始应力状态和掘进成巷支护状态下的巷道围岩重分布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应力状态下,巷道围岩应力呈均匀带状分布,无应力集中现象;在掘进成巷支护状态下,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现象缓解,集中面扩散,支护后处于松动区的围岩变得稳定,塑性区应力减小为弹性区应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巷道在原有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大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锚杆锚固方式、不同顶板角下的围岩应力场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对巷道支护进行了设计,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旭 《能源与节能》2020,(3):101-103
矿井生产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需解决因采深、开采强度产生的高应力、采动影响、复合松软顶板、大断面巷道等条件带来的围岩控制关键问题。同时,围岩风化、支护材料锈蚀等导致的巷道失修、局部垮冒现象时有发生,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薄喷封闭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封闭阻隔性、延展性、渗透性、环保性、阻燃性,可通过喷射于煤岩体表面而被应用于煤矿巷道等地下工程中,作为表面封闭、加固,防风化、锈蚀及腐蚀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分析赵各庄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提出了采用喷锚注技术进行修复,并根据巷道实际情况设计了支护参数,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巷道的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类似巷道支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已成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目前,软岩巷道顶板支护存在许多安全问题,通过对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的存在问题、呈现的特点及影响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因素的了解与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防治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成宽亮 《能源与节能》2020,(4):36-37,162
声波测试是当前测试煤矿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方式。随着深井巷道的推进,巷道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围岩由于前期爆破和后期围岩内部应力调整,会产生较多的裂隙和形变。而围岩的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应力分布情况都会显著影响声波在围岩中的传播速度。通过监测迎头推进过程中的围岩波速变化情况,分析了迎头推进距离、岩性、巷道位置等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超然 《能源与节能》2020,(5):160-161,168
为控制A矿巷道围岩变形,抵抗流变,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通过矿压监测以及对围岩变形特征的分析,决定采取“内外耦合支护”的方式进行巷道围岩稳定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后,巷道围岩位移较小,锚杆受力稳定,并无明显离层出现,软岩巷道得到有效支护,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杨茂生 《能源与节能》2020,(3):12-13,17
针对软岩巷道掘进扰动作用大、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以山西煤炭运销煤集团四明山煤矿软岩巷道地质条件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岩巷道掘进扰动机理及扰动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巷道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弱掘进所带来的扰动影响,巷道掘进的影响区域主要为以掘进头为圆心、半径40 m的圆形区域,当超出该区域后,围岩受到掘进的扰动影响基本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